國外的某些國家學歷能買這已經是大家公認的事實,一些水碩水博因此而來,為大家所深惡痛絕,但是您能想到歐洲的「院士」頭銜也能買麽?
前兩天,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科室主任宋某某當選為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的訊息引發廣泛關註。醫院官方曾釋出報道慶祝這一成就,將此視為醫院及武漢大學的榮譽。畢竟歐洲院士的頭銜看上去非常的專業和高大,能給醫院臉上貼金。
但是隨著網友們的質疑,好像宋某某的院士頭銜有可能是買來的。這就尷尬了。甚至當當網友詢問院士增選的費用由誰承擔時,醫院還撤回了相關報道,更是引發外界對增選過程透明度的質疑,頗有些欲蓋彌彰的感覺了。
一位名叫「氘教授」的互聯網作者曝光。自己也曾收到該機構的要求,但是參選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並非免費,而是需要支付高達40-100萬元的服務費。而且為了顯示大度,這筆費用甚至可以不先支付,在增選成功之後才需要付款,但是參選者還被要求簽署保密協定。有這一條,也不怕你不付錢。
假如事情屬實的話,那麽這些歐洲院士的含金量就讓人會感到懷疑了,但是這件事情也是好事,它或許也讓人們看到了外籍院士增選背後不為人知的一面。
特別是其中這個保密協定的存在,不僅參選者必定付款,同時也讓他們當選迷霧重重,更則給人一種遮遮掩掩的印象。這不僅讓外界對歐洲的這些院士增選的公正性產生了懷疑,也讓人們重新審視了這些掛著歐洲院士頭銜的專家學者是否有真材實料。
要知道,院士頭銜在學術界向來被視為至高無上的榮譽,它不僅代表了個人在科研領域的卓越成就,還意味著一系列的學術資源和利益。據業內人士介紹,在國外,院士榮譽僅是學術認可,不牽涉到具體的經濟利益。然而在國內,國內院士增選的條件非常嚴格,特別是對於科研成果的要求,往往需要得到國家級科技獎項的支持。院士的頭銜還與計畫資助、學術地位乃至政策支持緊密相關,同時甚至有很多官方的力量大力支撐,更讓人對院士而神往。
這一差異,使得國內一些科研人員在無法滿足嚴格的國內院士增選條件時,轉而尋求國外院士的頭銜,由此催生了代理機構和相關的服務費市場。而國外的院士頭銜也能唬住對此不了解的人們。
筆者觀點:
我相信宋主任還是有學識和能力的,只是沒有辦法在國內達到院士的資格。假如他能靜下心來做研究,相信染指院士並非無稽之談。可是這次歐洲院士頭銜是否水,是否是花錢購買,也給他的職業生涯帶來了一絲陰雲。
此事,我們應當反思,學術機構和個人應該如何堅守道德底線,維護學術榮譽的真實性和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