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如果有機會,你願意離開地球,前往宇宙中的其他星球嗎?

2024-08-30科學

在迄今為止發現的5000多顆系外行星中,天文學家篩選出了幾顆其他地球。最近的是K2-18b,它的大小是地球的八倍,距離我們124光年,母星是一顆紅矮星,公轉周期為33天。 乍一看似乎離恒星 太近了,但由於紅矮星的熱量不如太陽這樣的黃矮星,所以k2-18b總體上還是位於恒星的宜居區域內區。

2019年,倫敦大學的科學家首次在K2-18b上發現了水蒸氣,這意味著它至少含有氫和氦,大氣中甚至還存在甲烷和氮,這為誕生提供了條件的生活,即使上面什麽都沒有,僅憑水蒸氣 的存在,它仍然是一顆可以人類居住的星球。

唯一需要克服的是它的重力環境,但幸運的是K2-18b並不是唯一的宜居系外行星。Kepler-452b也是一顆超級地球。它的品質是距離1400光年的地球品質的5倍。公轉周期為385天,與我們地球基本相同。然而,它的恒星Kepler-452比我們的太陽更古老,也比太陽更亮。 所以kepler-452b會造成非常強烈的溫室效應。 ,無法直接註冊。

除了太陽系外的這些世界,天文學家認為,月球和火星未來也將成為人類文明的新家園。更準確地說,隨著地球人口的持續增長和宇宙資源的開發,人類文明整體進入太空時代已是鐵定的事實。唯一的區別是早晚。

關鍵技術不是馬斯克的可回收火箭,而是材料技術突破帶來的太空電梯技術。只有這樣,才能讓大量的人員和物資以極低的成本進入太空,最終在太空中建造太空。工業系統將航天器從太空發射到月球和火星,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那時的焦點會集中在第一批去月球、火星的人身上,真正的普通人,因為相比之前的科學研究和實驗,航天發展時代的主力軍只能是曇花一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普通人訓練自己,讓太空和其他星球成為人類真正的新家園,而不是科學研究基地。

以目前的技術,去月球大約需要一周的時間,去火星需要半年的時間。未來這個時間可以減半,這樣月球就可以依靠地球的供給來長期維持運轉, 不過火星的開發還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機率只能靠最初幾批火星開發者能夠自給自足 ,最終讓火星成為一個不依賴地球資源就能運轉的新世界。

這種類似於美洲新大陸和歐洲的關系的格局,未來極有可能會導致火星人和地球人之間發生沖突,甚至整個人類文明會因為不斷增加而萎縮、萎縮。在空間距離上。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