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藥明康德,被拉黑,還是結束群聊?

2024-03-17科學

一語成讖,字節跳動被強制要求出售tiktok,那藥明呢?

從2024年初,美國國會議員提出的【生物安全法案】,在整個生物醫藥乃至社會輿論層面、立法層面,已經掀起不小的波瀾,越來越多的角色被動或主動的卷入,時至今日,風浪越來越大。

對中國的打壓,美國政客從未停歇,而這一次,被卷入的還有產業界的「名門望族」。

3月13日,美國生物技術創新組織(BIO)宣布將剔除藥明康德的會員資格,並將終止與其合作。

這一決定引發了業界內外的廣泛關註,對雙方的合作前景以及全球生物技術產業的競爭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代表生物技術行業的倡導協會之一,美國生物技術創新組織(BIO)自1993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推動生物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其會員涵蓋了全球眾多領先的生物技術公司、研究學校、州生物技術中心和相關協會,為行業的繁榮與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藥明康德此次被剔除會員資格,無疑是對其聲譽和地位的一次重大打擊。藥明康德作為一家在全球生物技術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公司,其業務範圍涵蓋了藥物研發、生產、銷售等多個環節。

而在一個多月前,BIO是藥明的堅定支持者。

前CEO Rachel King從產業角度,旗幟鮮明地公開反對【美國生物安全法案】,並且該組織向美國政府發出警告信,「針對中國公司的法案,如果不加修改地透過,將對美國生物技術產生負面影響,這項立法將對藥物研發供應鏈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害」。並且,該組織批評了該法案將「生物技術領域基因組測序公司與CDMO公司的混合」,聲稱這「代表了對生物技術市場和患者數據如何交叉的根本性誤解」。

要知道藥明康德作為已嵌入美國制藥產業鏈的企業,在商業邏輯和產業執行上,已有了長期的信用, 因為政治上的原因被出局,影響的不僅是這一家公司,還有美國的醫藥產業。

但新任BIO的CEO,卻撤回了前任CEO的立場,和提出法案的政客們站在了一起。

毫無意外,此訊息一出,資本市場是最先嗅到「危險」的味道的,第二天上午藥明康德A股以及港股股價,分別跌去了4.74%和9.38%。

對於BIO的這一決定,一些產業人士並不意外。「 BIO 應該受到了來自國會的壓力。作為一個行業協會,當然扭不過美國政客的大腿。

「退群」對藥明影響幾何?

這兩年,本來藥明和華大基因就被美國經常針對,在疊加國內醫藥行情寒冬未過,這封信一經發出,讓藥明康德在美國的命運又滑落了一個台階。

就有業內人士指出,本次藥明失去會員資格,會對企業形象和聲譽造成影響,是一種「軟性」損失,這很可能比法案本身帶來的直接損失要大。

要知道美國是藥明康德全球第一大市場,占其2/3的收入 。2023年前三季度,藥明康德營收295.41億元,其中,美國市場貢獻了194億元營收(占比超過65%),剔除特定商業化生產計畫後同比增長36%。

說白了,數據安全只是一個借口,根本的一點:「是‘誰動了我的起司’,美國政客或者說其他的CRO 公司不想看到藥明占了如此大的市場份額。相比於反壟斷所需要的經濟和市場分析,數據安全的理由來得更簡單粗暴。」

所以不管是之前的華為,還是現在的藥明,tiktok,中國企業,出海之路艱難險阻,任重道遠,但也正應了那句話:風浪越大,魚越貴!

出路,何為出路?或許只有掀桌子硬剛這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