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海洋強國青年科學家:為大國鍛造向海圖強「藍色引擎」

2024-10-17科學
象山開漁節盛況。活動主辦方供圖
參加2024「青年與海」人才科技周的青年在象山合影留念。活動主辦方供圖
2024「青年與海」人才科技周濱海運動嘉年華-日出海岸漫跑。活動主辦方供圖
2024「青年與海」人才科技周「低空+海洋」創新融合發展專題交流會現場。活動主辦方供圖
編者按
黨的二十大作出「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部署。科技創新是推動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核心動力。
今年,中國青年報社再度與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共同啟動尋訪「海洋強國青年科學家」活動,向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發出建設海洋強國的邀約,尋訪一批在海洋強國建設中有卓越貢獻的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工作團隊。這些海洋強國青年科學家,聚焦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海洋科技創新、守護「藍色糧倉」等海洋強國關鍵核心領域,打造向海圖強的「藍色引擎」。
——————————
今年9月,海洋強國青年科學家與以向海圖強為誌向的象山,共同開啟了一場雙向奔赴之約。「青年與海」的碰撞,會產生哪些火花?
一群劈波斬浪的青年科學家
人類認知海洋、經略海洋,一個關鍵技術是要能在水下「看得清、看得遠」。復雜多變的海洋環境一直是人類探索海洋的難題。天津大學海洋技術系主任胡浩豐所做的研究,就是給人類創造一雙水下「千裏眼」。
海洋中無處不在的水分子和懸浮粒子,不斷對光進行吸收和散射,極大地影響人們的水下視力,正因此,實作水下環境中的清晰、遠距離成像,成為海洋、國防、公共安全等多個領域的國家重大需求。胡浩豐向這個難題發起沖擊,經過多年攻堅,他和團隊完善了水下偏振成像模型,實作了水下超視距清晰成像,將水下可視距離提升了1倍。
茫茫大海中不僅有不計其數的海洋生物,還有各種漂浮物,這些都有可能成為核電廠冷源取水口堵塞的「元兇」。作為水下偏振成像核心技術的負責人,他帶領團隊用4個月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研發出冷源災害監測系統,實作在較渾濁的水體中獲取清晰影像,解決了近海渾濁水體環境下對於水母、毛蝦等高透明致災生物清晰成像的難題,服務於核電安全重大需求。
海洋深處藏著太多未知,波濤洶湧的海面之下,近九成是超過1000公尺的深海。受技術條件所限,人類對深海和極地等區域的了解十分有限。水下機器人能夠在極端海洋環境下工作,到達人類難以觸及的海區,在探索人類未知世界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23年9月27日,「星海1000」極地探測無人潛器跟隨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在北極完成78天科考任務,實作中國首次北極海冰冰底形態觀測試驗,共探測冰下冰貌7000平方米,克服了冰層對探測區域的限制。
這是哈爾濱工程大學跨學院研發團隊集智攻關4年的成果。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副教授李鵬的研究成果套用其中。針對極地冰雪、低溫等特殊性,他提出極地環境下潛器外形最佳化、總布置設計以及近冰層水動力效能預報方法,攻克極地環境下的潛水器總體設計難題,提升了水下機器人的「極地海洋環境適配能力」。
李鵬說,在靠近海底、水下障礙物、岸壁等水域作業時,復雜的流體作用幹擾會很大程度影響水下機器人等穩定性和操縱性。他和團隊勇闖無人區,圍繞關鍵技術開展一系列基礎理論研究工作,研發出可底棲式自主水下機器人,解決近海底航行安全性問題。這款水下機器人可搭載地震檢波器、水聽器等載荷開展長期海底移動觀測任務。
深懷愛國之心、砥礪報國之誌,聚焦國家重大需求,在努力實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征程中,這些強國青年科學家們劈波斬浪,銳意創新。他們中,很多人年紀輕輕,就在重大計畫中擔重任、挑大梁、當主角,用青春和智慧,持續不懈地向浩瀚的海洋科學領域進軍。
一個「最強大腦」相互碰撞的平台
在90後青年企業家翁利春眼中,廣袤的海洋是神秘的,也處處蘊藏著機會。
他自主創業,公司從3個人的團隊起步,深耕「深海移動視覺化抓鬥取樣器」制造,如今成為中國各類深海科考航次和重大工程的裝備供應商和技術服務商。
參加海洋強國青年科學家活動,有機會與不同學科跨界交流,讓翁利春非常興奮,與這些「最強大腦」的碰撞,不斷重新整理他對海洋的認知。
他物件山蓬勃發展的海洋風電產業非常感興趣,打算嘗試從自己擅長的深海「躍」出水面,開展近海風電裝備的研發生產。聽到天津大學胡浩豐教授的水下清晰成像技術,他靈光一現,這不正是企業需要的嗎?他解釋說,從前在深海作業,海水很清澈,對攝像裝備要求並不高;而淺海則不同,水中顆粒物較多,需要搭載更高水平的攝像裝備。
他想找機會認識一下象山當地的海洋風電企業,在青年科學家與企業座談中,當地政府把相關企業請到了現場,「我們剛好對接上了!」翁利春此行收獲滿滿。
浙江鈺烯腐蝕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歐曙輝一直在台下觀察,從這些青年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中,他在思考當下以及未來海洋行業發展趨勢。
這家企業從事海洋腐蝕防護材料生產多年,「企業越往前走,碰到的問題就越多,越需要依靠科技創新加以解決。」歐曙輝說,企業一年拿出1500萬元-2000萬元資金用於研發,既需要「拿來就能用的」技術,解決實際工作的問題,也需要中長期研發計畫,解決向深遠海、向極地發展的未來問題。
他期望青年科學家幫助企業開啟國際視野,和他們一起碰撞出新的火花。此次青年科學家帶來的防腐蝕技術和水下機器人技術令他心動,「我們有研發團隊,可以跟高校科研人才合作,更有利於把實驗室研究成果落地,實作產業化」。
一場共同期待的「化學反應」
從事土壤環境修復研究的明治大學研究員馬瑞強初遇象山,就被這裏的氣候、海鮮「圈粉」了,更重要的是,他發現有很多人和自己一樣,有想法、想做事,而這裏恰好有適合創新創業的空氣和土壤。
受象山「青年與海」人才科技周的邀請,他與其他幾位留日博士一起來到這裏,邂逅了許多國內外海洋領域的青年科學家以及企業家,他希望能在這片創新熱土上有所作為。象山同樣滿懷熱忱,期待與海洋青年科學家,以及當地企業共同來一場「化學反應」。
象山對人才的求賢若渴,令東京農工大學博士特別研究員劉健印象深刻。人才科技周期間,當地為留日博士團開展了小範圍的精準對接,各個相關部門、投資基金以及各街道相關負責人悉數到場。
沒有穿靴戴帽的客套話,象山縣委書記包朝陽直截了當地對各個計畫進行點評,明確了政府、企業、技術團隊各自的分工,同時,把企業的發展納入當地城市發展規劃,暢談共同的未來。「思路清晰、簡明扼要、非常務實。」劉健感慨地說。
對接效率高得讓劉健有些吃驚,各部門把對應的各種優惠補助減免政策一並為企業梳理清楚,很快他的農業技術服務團隊與當地有了合作意向。
山東大學海洋研究院博導郭磊有同樣感受。作為海洋強國青年科學家,他參加了與當地企業的座談交流,「交流結束,誰也沒走,大家都在加微信」。郭磊在這裏結交了很多新朋友,「都是可以同頻共振的年輕人,我們能共同奮鬥30年」。
郭磊的研究領域偏向基礎研究,在這裏,看到這麽多全國各地青年科學家的研究,他捕捉到新的靈感,「接下來可能還會繼續對接,把一些計畫跟我們的研究結合起來」。
眼下,翁利春在象山投資的新廠準備投入使用,一個2500平方米的標準工業廠房即將改裝完成。在這裏,企業真正感受到了落地「加速度」:今年4月公司成立,6月與象山工業投資集團簽訂股權協定,8月開始建設,「效率非常之高」。
象山「問政於企」的營商環境讓翁利春津津樂道。決定在這裏投資後,當地政府人員找到他問詢,需要哪些政策和配套服務,讓企業能夠得到發展、能夠留得住人才。這些溫暖又務實的服務讓這位年輕人信心滿滿,他希望和更多誌同道合的青年奔赴山海,逐夢星辰。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春艷 張敏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