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楔子
當地時間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 將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約翰·J·霍普菲爾德 (John J. Hopfield)和 傑佛瑞·E·辛頓 (Geoffrey E. Hinton),表彰他們在使用人工神經網路進行機器學習的基礎性發現和發明。
約翰·J·霍普菲爾德創造了一種關聯記憶,它能夠儲存和重構影像以及其他模式型別。
傑佛瑞·E·辛頓發明了一種能夠自主發現數據中內容的方法,並執行任務,如辨識影像中的特定元素。
辛頓將霍普菲爾德網路的想法套用於一種新網路,這種新網路使用另一種方法:波茲曼機。波茲曼機可以學習給定數據型別的特征元素,可以用來分類影像或建立新材料。這種機器學習幫助推動了當今機器學習的快速發展。
兩位獲獎者從20世紀80年代起就開展了與物理學相關的人工神經網路的重要工作。而 其中的一位傑佛瑞·E·辛頓還曾經學習過建築學 。不僅學習過建築,還為我們揭示了建築學的兩個「真相」。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
聊聊傑佛瑞·E·辛頓與建築相關的趣事
。
02
家族
傑佛瑞辛頓出生在一個科學世家,從他開始往上數四代,都是「牛人」。
其玄祖父,為英國數學家喬治布爾。布爾代數、布爾邏輯以他命名。
玄祖母, 布爾的夫人瑪麗是女權主義哲學家兼數學愛好者。他們育有五個女兒。
布爾的大女兒瑪麗,嫁給了數學家和作家查理斯·辛頓,而 今天的主人公就是這一脈下來的, 傑佛瑞辛頓的 曾祖父是數學家,曾祖母是數學奠基人的女兒。
其他的親戚,也多有不小的成就,大家有興趣可以看傑佛瑞辛頓的家譜 (如上圖) 。
03
學習生涯
如今被譽為「AI教父」的傑佛裏·埃佛勒斯·辛頓, 雖然出生在一個牛人世家,但其求學經歷挺「坎坷」的 。
-
18歲的辛頓進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學習物理和數學,但覺得數學太難了,於一個月後就退學了。
-
在倫敦工作了一年後,他改修建築學,但學了一天,又放棄了!
-
然後又轉讀生理學、哲學,也是沒讀多久就陸續放棄了。
-
最後輾轉選擇了心理學。
-
劍橋大學本科畢業後,辛頓竟然去當了木匠!期間他並沒有放棄學術研究。
-
當了2年木匠後,辛頓重返校園,最終以本科生的身份成功申請上了愛丁堡大學的博士,研究方向為:人工智慧神經網路。
」一天「,這就是今年諾物理學獎得主與建築學的緣分,真的是一面之緣啊!
那麽牛人到底給我們揭示了什麽「建築學」的真相呢?
04
「 螺絲釘 」
其實 辛頓在選建築學之前,是做過準備工作的,在一家事務所進行過為期一個夏天的實習,雖然他只上了一天建築學的課。
而他發現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建築學一直讓基層員工考慮預算的問題,而不能「天馬行空」的發揮。
這其實是很多 同學 學了建築學這個專業之後,發現的共性問題。 如果 你不能成為「著名建築師」,那麽你的 創意將 一文不值 ,更加 不會有人問津 。
吳彥祖在談到他上建築學專業後,卻沒有選擇成為一名建築師,也是類似的解釋。
我有很多同學,上班後就變得對建築沒有熱情,最初在事務所裏,可能不是你在創造,爬到能創造的位置,要十幾年。
我有個朋友在一個建築公司,兩年時間都在畫大廈的窗子,他讀書的時候是非常優秀的學生,我覺得很可惜,為什麽要變成這樣?
那時我跟自己說,我不要變成這樣,不要變成上班的機器人。
擴充套件閱讀: 【 如果吳彥祖來教,建築學招生會不會容易點? 】
所以 建築學的真相一:絕大多數建築師都只能作為「螺絲釘」存在 。
你要麽耐得住寂寞,靜待花開;要麽你對建築學是 「 真愛 」 ,始終不離不棄。 但大多數人 最後都 會放棄,特別是 「 牛人 」 。
05
「牛馬」
辛頓在發表 「 獲獎感言 」 時,提到了 「 活都是研究生幹的 」 ,其實言下之意應該還有下一句,」榮譽卻屬於我「。
建築行業的基層員工,不管是在校時幫老師畫圖;還是上班後幫老板畫圖,面臨的局面其實就是辛頓提到的這樣。
不管是榮譽,還是絕大部份的利潤,都是屬於 「 老板 」 們的 ,而自己只不過是 「 牛馬 」 。
所以 建築學的真相二:絕大多數建築師都只是 「牛馬」 般的存在 。
幹不好,要扣錢; 幹好了,也得 「 終身負責制 」 ,這就是建築學專業基層員工的宿命。
06
結束語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雖然只上了一天建築學,卻 洞察了建築師出社會之後就是 「 螺絲釘 」 的本質 。
諾貝爾 物理學獎得主,在獲獎感言上感謝了自己的研究生 ,但也 揭示了建築師出 社會之後就是 「 牛馬 」 的命運 。
牛人就是牛人,不得不服! 但真相確實很殘酷,雖然是不經意間的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