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跨越60年,這組展品見證了這場重要會議!

2024-08-30科學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的3樓,【共和國脊梁——中國科學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的展廳裏,一組檔和一個提包靜靜地躺在展櫃裏。

【共和國脊梁】展一角

來源丨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乍看上去,這一組展品似乎顯得平平無奇,但當你仔細閱讀它們背後的展板,您會驚訝地發現,這組貌似普通的檔,卻是新中國成立之後一次極其重要的會議的直接見證。

了解新中國科技發展史的人都知道,這次會議的意義非凡:

它是新中國成立後舉辦的第一次大型多學科國際學術會議,被稱為「新科學的起點」;

來自於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科學家出席了本次會議;

在這次大會上,毛澤東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自接見了各國的科學家代表;

大會使用中、英、法、西班牙四種官方語言,僅轉譯人員就200名之多;

大會上成立了四大洲科學通訊聯絡組;

北京海澱區的「北京科學會堂」就是為了保障這次會議的順利召開而特地修建的;

【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釋出了會議公報;

……

北京科學會堂,1964年建成開放,鄧小平題字 來源丨北京友誼賓館官網

這次大會,就是1964年8月21日召開的北京科學討論會。

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的「向科學進軍」的偉大號召,得到全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的熱烈響應。1963年9月,「世界科協(世科聯)北京中心」成立,這是中國科協最早加入的國際民間科技組織。從此,中國科技界有了與國際科技界溝通交流的渠道和平台。

1964年3月5日,中國科協主席李四光和「世科聯北京中心」主任張維向世界有關國家發出了【1964年北京科學討論會邀請書】,主題為「有關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發展民族經濟和文化,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的科學問題」。

1964年8月21日, 北京科學討論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

來源丨中國科協之聲

這場北京科學討論會從1964年8月21日起,到8月31日止,共進行了11天,來自四大洲44個國家和地區的367位科學家參與會議,大會上共送出了299篇論文,分別包括理、工、農、醫、政治與法律、經濟、教育、語言文學、哲學歷史等領域。在大會上,中國派出了以中國科協副主席周培源為團長的中國科學家代表團。

1964年8月24日,毛澤東、鄧小平等領導人接見參加北京科學討論會的中外科學家代表。 來源丨團結報團結網

大會上,中國代表團鈕經義、鄒承魯所報告的【從胰島素A及B鏈重合成胰島素以及A及B鏈肽段的合成】取得了該領域的重大突破;施雅風、劉東生所報告的【希夏邦馬峰地區科學考察的初步報告】因為許多重要發現而呈現出極高的科技水準,以這兩篇報告為代表的中國科研陳果引起了各國科學家的高度關註。

在1960年代,希夏邦馬峰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沒被征服的8000公尺以上的高峰。在這次大會召開前的四五月份,中國科學院和國家體委聯合組織了對希夏邦馬峰的科考活動,在活動中收集了大量珍貴的標本,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

劉東生院士捐贈的科考報告

來源丨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的這篇【希夏邦馬峰地區科學考察的初步報告】正是由作者之一的劉東生院士捐贈的,現在正在3層的【共和國脊梁——中國科學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展廳裏展出。除此之外,展廳中還展出了時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的丁穎在會議期間所使用的檔包。為了參加這次科學討論會,丁院士親自到寧夏、甘肅、山西、陜西、新疆連續工作了3個月,並在會上作了關於水稻光溫生態的學術報告,取得了較好的反響。

丁穎院士在北京科學討論會上使用的檔包

來源丨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展覽中,還展出了關於這次科學討論會的剪報、大會議程以及相關地質旅行的說明書等材料,歡迎對中國科技史及這次會議感興趣的觀眾朋友們來館參觀。

關於大會的剪報

來源丨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大會相關地質旅行的說明材料

來源丨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展覽中關於大會議程的材料

來源丨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在當時,中國的學術水平相對封閉和落後,也缺乏舉辦國際級的大型學術會議的經驗。而這次科學討論會是中國第一次承辦的國際科學討論會,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在國際科技界引起了熱烈反響、廣受好評,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聲譽。

今年正值1964年北京科學討論會60周年,世界科聯來華召開第96次執委會。同時,國家科技傳播中心2層正在舉辦「為科學而合作——中國科協與世界科聯的合作」展覽,觀眾朋友們來館時,在參觀2層新展的同時,也請不要忘記在3層的「共和國脊梁」展中,還有一批見證了當年首屆北京科學討論會的展品哦!

參考文獻:

[1].科協歲月|60年前的今天,新中國第一次大型國際學術會議召開→[OL].中國科協之聲.2024.08.21

[2].中共中央「向科學進軍」號召的提出與九三學社的響應[OL].團結報團結網.2021.07.11

[3].歷史回顧 | 一九六四年北京科學討論會[OL].中國科協新技術.2024.02.26

來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