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國家科技獎|體量僅千余人,上海這家研究所何以同時斬獲兩項國家自然科學獎

2024-06-25科學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陳玲玲(左)和許琛琦(右)獲得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6月24日揭曉的2023年度國家科技獎榜單上,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一舉拿下兩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占據上海此次自然科學獎獎項的半壁江山 。
這家僅有70多個課題組、人數不過千余人的研究機構,近十年走出了2位中國科學院院士、17位國家「傑青」、4位元新基石研究員、4位元科學探索獎獲獎人 ,並攬下2020年度、2022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中生命科學領域的近半數獎項。
這家「小而美」的研究所,何以源源不斷產出高水平原創成果和優秀人才?記者深入走訪發現,堅持探究「前沿重要科學問題」,以開放包容的氛圍,持續激發不同年齡段科學家的創新熱情 ,是這裏成果倍出、活力迸發的「原創密碼」。
從容
高水平成果叠出,是否意味著「5+2」「白加黑」的鞭策與催促?在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主任劉小龍看來,在基礎研究領域,做出好成果,更需要一份從容。
今年,中心研究員陳玲玲的「環形RNA生成和功能機制的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11年,她回國來到分子細胞卓越中心建立實驗室,就在環形RNA領域不斷深耕,是國際上最早投入環形RNA領域的研究小組之一。
「這裏的氛圍特別好,讓年輕科學家可以心無旁騖地做科研。」陳玲玲說,自己特別享受在中心做科研時的專註:無論在實驗室啟動、經費支持,還是在招收學生上,中心都會給年輕的研究組長(PI)以相對充足的資源;不管遇到答辯材料修改、實驗室管理,還是計畫申請、研究瓶頸,中心的資深科學家也會給予青年學者無私的指點和幫助。如今,陳玲玲也步入資深研究組長行列,她會同樣不計報酬地幫助年輕PI成長。
陳玲玲(左一)和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實驗室的學生們(新華社發)
做好科研,是一個科學家的立身之本。在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啃最難的「硬骨頭」,對新PI而言,除了科研經費上的保障,還需有足夠耐心與定力 。
2013年,程新研究員來到分子細胞卓越中心,將胰島再生作為自己的挑戰方向。臨到六年「大考」時,研究組還沒能拿出重要成果。基於他的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整個團隊表現出的攻關毅力,中心仍然給予其持續不斷的支持。今年5月,程新研究組與長征醫院合作,實作了世界首例自體再生胰島移植,成功治愈一名25年糖尿病病史患者。
從容並不代表懈怠,更不是「躺平」。劉小龍表示,只要科學家確實在關鍵科學問題上全力以赴,中心就會持續支持,直到他們最終攀上目標中的科學高峰 。「在三年期中、六年期末,中心都會安排專家對新建研究組進行評議評估,更多是為了梳理其重要工作,為他們的科學方向把關,避免出現方向性偏差。」
合作
樂見其成 ,是分子細胞卓越中心科研文化中的重要一環。劉小龍說,這其中包含了合作、互助、各盡所能和相輔相成 。
中心研究員許琛琦此次憑借「T細胞免疫的觸發機制」摘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他的下一個目標是「淋巴細胞賦能」,將此前發現的新理論運用到疾病治療中,而這需要更多研究組的合作。
得益於中心活躍的交叉合作氛圍,兩年前許琛琦與腫瘤、巨噬細胞、T細胞治療等方向的研究組成立了攻關團隊。他告訴記者,中心對此給予了五年一期的基金支持,而上海本身就是細胞治療的全國高地。「最近,我們與上海的醫療團隊簽訂計畫合作協定,希望盡快將成果套用到臨床上。」
「說實話,與哈佛醫學院相比,我感到這裏有著獨特的學科交叉合作氛圍。」2021年加盟分子細胞卓越中心的宋昕陽說,自己在美國哈佛醫學院做博士後時,合作範圍主要局限在免疫學研究領域。令他意外的是,中心裏很多研究背景不同的老師都會來與他探討交叉合作的機會,「短短三年,我已與中心數十個研究組開展合作。也得益於中心鼓勵合作的文化,我以共同通訊作者身份發表了兩篇論文,還有三篇正在投稿」。
更讓宋昕陽興奮的是,這裏擁有十分開放的互助環境。除了技術平台的硬體共享 ,各個研究組還會將自己擅長的軟性技術共享 給大家,比如曾藝研究組裏誕生的「實驗小鼠捐獻共享模式」、周斌實驗室獨家發現的細胞示蹤技術等。
位於嶽陽路上的中國科學院
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徐維奇/攝)
在劉小龍看來,由於中心每個研究組的研究方向各不相同,極大程度上避免了內卷,「豐富的科研生態必然會帶來相輔相成,最後引發學術上的百花齊放」。
效率
從容的科研心態與開放交融的創新氛圍,源於與人才「帽子」脫鉤的資源分配機制。「用科研進展說話 」的務實作風,讓分子細胞卓越中心呈現出人才輩出、高水平成果頻出的勃勃生機。
「在這裏,一些優秀年輕PI獲得的中心內支持有時比院士還多 。」許琛琦透露,中心本身會傾向給年輕人更多穩定支持,另外由於新研究組的學術方向新穎,計畫可行性更高,往往也會吸引一些最優秀的學生加盟。
來到中心不過三年,宋昕陽的研究組已經發展到10人左右的規模,「即使在高校,這也算相當快的擴張速度。」由於中心每個研究組都擁有硬核實力,一旦碰撞出靈感火花,就能快速進行可行性驗證,而不會停留在空想階段。而且,「雖然中心不少老師都有‘傑青’‘優青’等各種頭銜,但在交流合作中完全感受不到‘帽子’的影響,只有一心做出好科研的激情。」
劉小龍認為,在探索未知的基礎研究領域,一家研究所需要保持頂尖精銳的自由探索的研究力量。「自由探索產生的新知識、新技術,是創新土壤中的重要養分。只有土壤肥沃,重大科技計畫建制化攻關才能更好更快結出碩果。」
作者:許琦敏
文:許琦敏圖:受訪者提供編輯:許琦敏責任編輯:任荃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