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回顧:一顆彗星正靠近太陽,上次出現是300萬年前,會有危險嗎?

2024-06-24科學

人類從遠古時期就開始在仰望天空,對於那些我們能夠看到的天體,比如太陽、月亮和眾多的星星,人們都給予了大量的關註和研究。當然,按照我們過去的科技水平,是不足以了解這些天體的本質的。

我們對於頭上的星空寄予了許許多多浪漫的想象,這些想象雖然並不是現實,但是卻依舊是我們文化傳承的重要組成部份。在人們的理論研究,比如 物理學、數學和光學 進步之後,我們發現自己所處的宇宙並不是像過去認為的那樣,經過數百年的重新建設,如今的天文學變得更加嚴謹、深入了。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我們所在的 地球是一顆太陽系的行星 ,除了地球之外,我們的星系中還有著七顆行星,以及若幹其他的小型天體。小型天體中有 矮行星、小行星、彗星 等等,比如曾經屬於太陽系行星之一的 冥王星 ,就因為大小和性質「不合格」在本世紀初被降格為矮行星。

關於這些天體,我們至今仍然在不斷地研究當中,關於它們的性質和特點還有著許許多多的謎團。尤其是那些離太陽系比較遠的天體,我們的了解就更少了。

彗星是什麽樣的天體?

彗星,中國古代稱之為「 掃把星 」,因為它拖著一道長長的彗尾,看起來就像是一把掃帚。 古時候的人們認為這種天體是不祥的征兆,預示著人間將會有大災難發生。

現在我們知道,絕大多數天體的執行和人類社會的命運並沒有什麽聯系,而彗星也不過是太陽系中一種尋常的天體。我們看到的彗星亮度和形狀會因為和太陽的距離發生變化,因此不像是其他的一些天體會一直在我們目光可及的地方閃耀, 它的出現是周期性的。

彗星和其他的天體最大的不同恐怕就是它的外表了。盡管彗星和那些一閃而過的流星有相似之處,但是在我們利用天文觀測裝置仔細觀察之後就會發現,彗星拖著的「尾巴」並不是因為和大氣層摩擦產生的火焰,而是 一層「雲霧」

這是因為 彗星主要由冰物質,比如水、甲烷、氨等構成,在靠近太陽的時候就會蒸發和分解,因此形成了一層包裹著彗星的「雲霧」。 有學者認為,彗星的撞擊曾經為遠古時代的地球帶來了大量的水分,地球因此才能夠成為一顆有著眾多生命的行星。

彗星的「故鄉」——奧爾特雲

在冥王星剛剛被發現的時候,人們以為冥王星的軌域就是太陽系的終點,但是後來這一理論再次被推翻,人們發現冥王星其實處在一個布滿了小行星的天體帶中,這個天體帶和處在火星與木星軌域中間的小行星帶有一定相似之處,以發現者的名字命名為「 古柏帶 」。

那麽,古柏帶是不是太陽系的最外圍部份呢?這個問題解決的關鍵就在於彗星,古柏帶的大多數天體都是穩定執行的,顯然不是彗星的主要來源。

科學家們假設在太陽系的外圍有一個「雲團」,在這個雲團裏有著大量的彗星物質,能夠不斷地形成新的彗星。因為 彗星在接近太陽的過程中會不斷失去自身的物質 ,因此是不可能永遠存在的。

這一猜想在之後得到了證實,人們一般認為這一天體帶在太陽系形成之初就已經存在,甚至還有可能比我們地球的歷史還要長,達到了50億年左右。但是,目前人們還沒有能夠到達這裏進行研究,我們只能夠透過別的方式去了解它,比如研究來自於 奧爾特雲的彗星

時隔300萬年到來的「客人」

提到彗星的話,大家第一個想起的恐怕是 哈雷彗星 ,它的知名度可以說是非常高了。哈雷彗星平均每 76年 回到我們肉眼可見的天空中一次,相對於其他的彗星來說周期比較短了。

比如下面我們要說到的這顆彗星,就需要經過漫長的時間才能夠來到近日軌域上,而它上一次來到我們已經的太陽系範圍中時,人類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文明,因為那是大約 300萬年 前的事情了。

這顆彗星在2014年被首次發現,因此被命名為 「C/2014 UN271」 ,這個代號是什麽意思呢?其中字首C代表它是長周期,也就是200年以上完成一次周期運轉的彗星;而它的其他部份名字則由發現者伯納迪內利和伯恩史坦兩人姓名組合而來,即為「 伯納迪內利-伯恩史坦 」彗星。

這顆彗星和其他彗星不同的是,它是在人們觀察宇宙暗物質的時候被無意中發現的,而科學家們經過了不少時間才確定了它是一顆彗星,並計算了它的軌跡。

C/2014 UN271的特點不光是執行的周期特別長,還有一點就是 它特別大 。根據研究者們的推測,C/2014 UN271的直徑達到了 100-200千米 之間,盡管它是由比較輕的冰物質組成,但其總體的能量還是非常驚人的,品質能夠達到 十萬億噸 以上。

這個數位對於一顆行星、矮行星來說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和其他的彗星相比就比較「誇張」了, 是一般彗星平均品質的一千倍,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體積和品質最大的彗星 ,堪稱是一位遠道而來的「巨人」。

這顆彗星會給地球造成危險嗎?

根據測算顯示,C/2014 UN271將會在 大約十年之後到達近日點 ,那將會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離這顆彗星如此之近,而研究者們也在持續監測和觀察這顆大彗星中。很多人關心的一個問題是,這顆彗星會不會影響到地球的安全?

要知道這顆彗星的直徑起碼在100千米以上,而3500萬年前滅絕了恐龍的那顆小行星的直徑也不過是十千米左右,如果這顆彗星真的落在地球上,那麽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恐怕都會遭到滅頂之災。

不過,研究者表示我們不必擔心這樣的問題,因為盡管C/2014 UN271在十年後確實會到達它的近日點,但最多也不過是到達離太陽約 10.9個天文單位 的地方,那大概和土星離太陽的距離是差不多的。

土星這樣龐大的天體尚且不會給地球造成威脅,何況是一顆彗星?就算是會被行星的重力所捕獲,那也不會是被地球所捕獲。因此,我們大可不必在擔心「天會塌下來」,只需要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

這顆彗星對於人類研究的意義

盡管不會對地球和人類造成什麽實質性的影響,但是研究者們還是能夠從C/2014 UN271身上發現許許多多關鍵性的資訊,比如 太陽系形成的秘密 。目前普遍認為奧爾特星雲是一處非常原始的太陽系組成部份,甚至有可能在50億年以來都很少發生變化。

太陽系內部的區域經過這麽長時間的變化後,很多物質、結構都已經發生了改變,我們幾乎已經不能夠發現這些物質最古老的原貌。也就無從考證太陽系到底是怎麽一步步形成的了。

C/2014 UN271不管是年齡還是大小都相當驚人,可能會攜帶著大量 來自於奧爾特星雲的原始物質 。盡管普通人沒有辦法在夜空中看到這顆巨大的彗星,但是研究者們卻能夠透過各種輔助觀測方式去探查它的形態和構造。

那麽,未來的科學家們能夠在這個巨大的「客人」身上發現什麽樣的不尋常事物呢?這無疑是值得我們期待的,因為那時候我們就能夠和太陽系形成的秘密更加靠近一點,說不定也能夠為未來的宇宙探索提供更多的理論支持。

結語

對於普通人來說,茫茫宇宙中發生的事情或許和我們的現實生活沒有多大的關系,但人不能夠永遠只看著眼前的一切,我們也需要仰望頭頂的夜空,想想千萬的繁星如今存在於何處,又會怎樣變化,明白自己這個宇宙中的存在究竟是怎樣,明白人類所做的一切是這樣微不足道又充滿著勇氣,才更有繼續向前的動力。

而且, 人類也不光是在理論上對宇宙進行著研究,我們也確實向著宇宙空間在不停地進發,如今已經能夠去到別的天體上進行探索。

在未來,人類能不能夠實際上將自己的足跡延伸到奧爾特星雲,親眼看一看太陽系邊緣的世界呢?說不定最終,我們也能夠離開太陽系,去往更加遙遠,充滿了未知的系外空間呢。

等到那個時候,我們現在形成的一系列天文學概念會不會又來一次重構,讓我們的宇宙觀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現在誰也不敢去進行預言,但毫無疑問這種可能性讓我們對即將到來的時間產生了更多的期待,人類的文明能夠在未來變得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