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70年代被國人痛恨的「入侵者」,如何搖身一變,成為「搖錢樹」?

2024-08-31科學

落葵薯最初於1976年從巴西被引入中國台灣地區,隨後在氣候適宜的地區進行小規模種植。起初它只是被當做觀賞植物,兩岸交流通道開放以後,落葵薯隨著台灣探親的大軍來到了內地。

到了大陸以後,大陸人民給它起了一個俗名叫「藤三七」,因為它長的很像中藥裏的三七,葉片是愛心形狀,綠油油的。

作為一種爬藤植物,落葵薯的藤蔓生長極快,能在短時間內覆蓋大片區域,墻角、籬笆、矮灌木叢,只要是能爬上去的地方,落葵薯都能短時間形成有利競爭。 它的葉片會遮擋陽光,導致被覆蓋區域的植物葉片光合作用減弱,甚至是枯死,死後的植物又成了落葵薯的綠肥。

這點和拉拉秧很像,不同的是拉拉秧是本土植物有天敵制衡它,而落葵薯就沒有了,所以它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在中國南方各省泛濫。

落葵薯的繁殖能力極強,其傳播並非主要依靠種子和根莖,而是透過成熟後的芽孢進行無性繁殖,芽孢接觸到土壤就能生根,短時間內可以迅速擴散。

另外它的塊根、斷枝也能進行無性繁殖,其塊莖存活能力極強,藤蔓生長很快,一周最快能長1公尺,一旦樹木被它覆蓋,就會暗無天日。

這還不是最絕的, 落葵薯能夠分泌一種特殊的化合物,抑制周圍植物生長。 專家猜測,這種化合物很可能是強效的植物生長激素,濃度過量後反而會起到抑制效果。

與南美洲的其它入侵植物不一樣, 落葵薯比較耐寒 ,在北京也可以順利過冬,霜凍過後第二年照樣能開花發芽。

生存能力強,長的又快,繁殖能力逆天,還能殺死其它植物,這樣的入侵者農民當然不喜歡,除非它很好吃!實際上,落葵薯在中國沒有泛濫多久,只被厭惡了那麽一小段時間,因為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發現了它的妙用。

嫩的落葵薯葉子放上豬油清炒,就是一道美味,口感和紅薯葉差不多,味道很清香。這種葉子還可以用來炒雞蛋,做肉羹湯。另外,落葵薯的莖桿和包芽可以用來做泡菜,吃起來味道也不錯,口感脆爽。

最有價值的恐怕要數落葵薯的根了,挖出來後洗幹凈,可以用來炒雞蛋燉排骨。曬幹以後與雞一起燉煮,別有一番風味。

也就是說,落葵薯全株都可以食用,南方很多城市把它當野菜賣,菜市場裏就可以看到它。 最先吃落葵薯的其實是牛羊,野外它是優質的牧草。

既然能吃那就不怕泛濫了,接下來又是熟悉的劇本,外來物種被中國人吃的要絕種。

開啟手機,在中文網站上搜尋落葵薯,首先看到的是如何食用,然後是怎麽栽培,某百科上還詳細科普了種植方法,可見落葵薯作為一個入侵植物在中國混的有多慘,要人為栽培才能活的下去。

落葵薯除了是食材以外,它還是一味上等藥材,是近些年中藥專家研究後得出的 。藤三七已經被【雲南中藥名錄】收錄在案了。另外根據【太原植物誌·第一卷】記載,落葵薯具有滋補、壯腰膝、消腫散瘀、活血、健胃保肝等功效。

從藥用角度來看,落葵薯已經很優秀了。它主要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以及鈣、鐵、鎂礦物質,外加對眼睛很好的胡蘿蔔素。所以大家在吃落葵薯時,最好是和動物油脂一起烹飪,因為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的。

如今落葵薯成了一些農民的黃金藤、搖錢樹。據說市場上一斤落葵薯連葉子帶包芽能賣2元,而這種植物種起來非常簡單,種一次可以收獲三年,一畝地年產量有3噸。這樣算下來一畝地就是1萬多元收入。

當然,這個行情不會持續太久,當下落葵薯還屬於小眾野菜,往後種的人多了也就賣不到高價了。即便打個對折,這收入對農民來說也是相當可觀了。

其實落葵薯不光在中國是入侵物種,在美國、印度、緬甸、越南也是。不過這些國家的落葵薯泛濫後沒人吃,富裕的國家花大量資金治理,而開發中國家就任其泛濫,從來不想著如何去利用。中國是蔬菜生產大國,蔬菜的種類也是最多的,會吃、會種植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一個關鍵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