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由行星到矮行星——冥王星降級始末

2024-08-06科學

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的天文系統。老早以前,人們就看到星空中好多恒星位置不變,可還有些恒星一直在動,所以就把那些動來動去的恒星叫做「行星」。

「行星」這個詞是從希臘語來的,意思是太陽系裏的「流浪漢」。圍著太陽轉的有九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九大行星」大家都知道。

不過啊,2006 年 8 月 24 日的時候,這叫法變啦:冥王星被從九大行星的名單裏「剔除」了,當下,太陽系裏正在運轉的行星就只剩 8 顆。

【八大行星的特征】

水星:蘇美爾人大概在公元前 3000 年發現了它,密度為 5.43 克/立方厘米,赤道直徑 4880 公裏。水星自轉要 58.65 天;它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公轉軌域是橢圓形的,平均半徑 5.791×10km,偏心度 0.206,沒啥明顯的地殼板塊活動,地表有好多古代環形山,大氣特別稀薄,這就是一顆行星。

大氣壓力不足 2X10 一 Pa,其磁場強度大概是地球的 0.01 倍。在整個太陽系裏,水星的溫差最大,溫度能在 90 K 到 700 K 之間變化。

金星:一天當中它是最亮的天體,有段時間,還被叫做「啟明星」「長庚星」,咱中國稱它「太白金星」。金星表面溫度在 465 攝氏度至 485 攝氏度,大氣壓是地球的九十倍,在那上面,雷電經常劈下來,每分鐘能有 20 多次呢。

火星:在希臘文裏被叫做「戰神」。火星自轉一圈要 1.026 天,公轉一圈是 686.98 天。火星公轉軌域的平均半徑是 2.2794×108 千米,形狀是很明顯的橢圓形,偏心率是 0.09,在地球軌域外頭,而且它繞日運動的軌域比地球繞日的軌域大。因此,火星繞太陽轉一圈差不多是地球的 2 年。

木星:在木星赤道那旮旯,有個由鐵矽組成的固態內核,叫「木星」。它表層的磁場是 3 - 14 Gs,比地球磁場大多啦。木星沒硬殼,濃厚大氣裏有個跟木星赤道平行的光圈,光圈直徑是 1.33 g/m3,赤道直徑 143000 公裏,公轉軌域半徑 7.78×108 公裏,自轉周期 0.41 天。

木星的大氣層厚約 965 公裏,裏面氫氣占 82%,氦氣占 17%,像甲烷、氨氣、碳、氧這些其他成分總共才 1%。木星的內核是由鐵矽組成的固態內核,叫「木心」,溫度能達到 30000 攝氏度,不過上層大氣溫度是-140 攝氏度。

木星的磁場特別強,表層磁場在 3 - 14 Gs 呢,比地球磁場大多啦。木星沒有硬殼,濃厚大氣下面是氫氣的海洋。透過天文望遠鏡能看到,木星上有個跟赤道平行的光圈,這是因為它高速自轉導致的。

在木星赤道南端,存在著一塊大大的「大紅斑」,法國天文學家卡西尼於 1665 年最先看到,這「大紅斑」是一片反向旋轉的紅色磷酸鹽瓦斯。

土星:這顆星球品質是 5.68×10 平方千克,直徑達 120536 公裏,平均密度是 0.70 克/米 3 ,它的公轉軌域半徑是 1.429×10 公裏,軌域偏心率是 0.056,自轉周期是 10 小時 14 分鐘。

土星最顯眼的地方就是赤道周圍有個老大的光環,這是個物質環,在它執行的軌域上,人們能借助天文望遠鏡在地球上看到它。

天王星:品質是 8.683×1025 千克,平均密度 1.30 克/厘米,直徑 5118 公裏,公轉時間 0.426 天。天王星主要是由冰塊還有各種型別的冰塊組成,大氣裏大概有 83%的氫氣,15%的氦氣,2%的甲烷。天王星主要由冰塊和各種型別的冰塊構成,大氣中約有 83%的氫氣,15%的氦氣,2%的甲烷。因為太陽吸收了紅光,所以天王星看起來是藍綠相間的,而且在其表面還覆蓋著一層厚厚的像水晶一樣的霧氣。

氣溫是-176 攝氏度,大氣裏有暴風雨雲團。天王星的磁場是扭曲的,還有跟地球差不多的放射線帶。已知的衛星有 24 個。有 20 個好看的環形,每個環形的色彩都不一樣。

天王星的赤道跟它的軌域所形成的角度是 97°55',這在太陽系的星體裏是這樣的情況。

按照這個新定義,冥王星從行星降成了矮行星,九大行星也就成了八大行星,以冥王星作代表的海王星外天體變成了新的一類。關於冥王星地位的爭論也就這樣結束了。

瞧瞧冥王星從行星變成矮行星這地位的變化,咱們能深切體會到,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一直都在修正和變深,科學理論也是在這個過程裏不停修正、更新和變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