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李燦院士/王集傑研究員,最新Angew!

2024-01-18科學

成果簡介

將CO2轉化為烯烴是實作碳中和的理想途徑,但是如何選擇性加氫以生成輕烯烴,特別是單組分烯烴,同時減少Cp的生成還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基於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李燦院士和王集傑研究員(共同通訊作者)等人 報道了一種ZnZrOx/SSZ-13串聯催化劑,用於高選擇性CO2加氫制輕質烯烴。該催化劑對C2=-C4=和丙烯的選擇性分別高達89.4%和52%,而對Cp的選擇性則降至2%,且無明顯失活現象。

結果表明,SSZ-13中Brønsted酸位點(Brønsted acid sites, BAS)的分離促進了ZnZrOx中間產物的快速轉化,增強了反應的動力學耦合,抑制了烷烴的生成,從而提高了輕烯烴的選擇性。此外,SSZ-13較弱的BAS促進中間體轉化為具有4-6個甲基基團的芳烴,有利於芳烴迴圈。因此,提高SSZ-13的Si/Al比可以得到更多的丙烯。本研究為CO2加氫制備具有高選擇性的輕質烯烴提供了一種有效的策略。

研究背景

輕烯烴(C2=-C4=)通常用作聚合物生產的原料,因此將CO2轉化烯烴越來越受到科研人員的關註。CO2加氫制輕質烯烴的途徑有兩種:一是水氣逆轉(RWGS)反應與費托合成(FTS)反應耦合;二是間接途徑,將CO2轉化為甲醇,接著在沸石上MTO(甲醇制烯烴)。然而,目前還沒有解決FTS過程中輕烯烴選擇性受限和CO2間接轉化過程中熱力學平衡轉化受限的問題。

作為一種甲醇選擇性較好的CO2加氫活性催化劑,In基催化劑與SAPO-34偶聯可將CO2轉化為烴類。但是,兩種反應的溫度不匹配導致CO和金剛石類化合物的生成,後者使SAPO-34失活。ZnZrOx固溶體催化劑作為串聯催化劑的金屬氧化物部份,在320 ℃以上的CO2加氫條件下仍表現出較高的穩定性。由於Zn和Zr位點的協同作用,ZnZrOx可以促進p和CO2的活化,提高甲醇的選擇性。雖然SSZ-13可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進行MTO過程,但SSZ-13的強酸位點可能會促進p氣氛下的過加氫反應,以生成烷烴為主。

圖文導讀

催化效能

SSZ-13(100)對輕烯烴的選擇性較高,其中丙烯為52.0%,而SAPO-34的選擇性為38.7%。ZnZrOx/SSZ-13(100)對烯烴類化合物的C2=-C4=選擇性為89.4%,CO2轉化率為9.1%,而Cp的選擇性僅為2%。結果表明,SSZ-13與ZnZrOx固溶體偶聯時,適於CO2加氫制取輕烯烴。

隨著Si/Al比值從9升至100,C2=-C4=選擇性從3.2%升至89.4%,O/P比從1.2增加到13.6。當Si/Al比進一步提高到125時,O/P比可以提高到24.2,CO2轉化率從9.1%略微下降到8.4%。此外,在不同Si/Al比的SSZ-13上進行MTO反應時,隨著Si/Al比的增加,C3烴的選擇性降低,C2烴的選擇性增加。

當溫度升高至380 ℃時,CO2轉化率可達12.8%,C2=-C4=選擇性可達87%以上,輕烯烴的時空產率(STY)可達44.2 mg/(gcat·h)。此外,降低反應壓力可有效提高C2=-C4=的選擇性,C2=-C4=的生成物分布向低碳發展。當反應壓力降至0.5 MPa時,C2=-C4=選擇性達到95%,(P-E)/E比值可從1.5降至-0.2。

圖1. CO2加氫的催化效能 圖2. CO2轉化率和產物分布 催化劑表征

XRD圖譜顯示,在2θ處30.5°、35.4°和50.8°處有3個繞射峰,與ZnZrOx的(011)、(110)和(020)晶態有關,ZnZrOx固溶體的(011)間距向更高角度移動。元素分布分析表明,Zn在ZrO2中高度分散,進一步肯定了ZnZrOx為固溶體,Zn摻入方形ZrO2晶格矩陣中。對於SAPO-34,27Al MAS NMR和31P MAS NMR顯示沸石骨架中有四個配位的Al和P(4Al)物種。

SSZ-13樣品的Np-TPD光譜在150 °C和500 °C之間出現了兩個峰,表明SSZ-13樣品中強酸位點的數量和強度隨著Si/Al比的增加而減少,並且SSZ-13樣品中強酸位點都比SAPO-34強。結果表明,較弱的BAS可能有利於CO2加氫生成輕烯烴的C2=-C4=選擇性生成。在ZnZrOx/SSZ-13(100)串聯催化劑中,各組分仍保持原有結構。結果表明,物理混合方法可在不改變晶體相下減小兩組分之間的距離,從而有利於中間體的轉移。

圖3. 光譜表征 圖4. 結構與形貌表征 反應機理

由於CO2的化學惰性,很難加氫生成甲醇,當兩種反應形成耦合時,在熱力學上更有利於輕烯烴的生成。作者認為CO2首先轉化為中間物質,然後該物質遷移到SSZ-13進一步轉化為輕質烯烴。

透過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作者推測了遷移的中間物種。在CO2加氫過程中,ZnZrOx表面有兩條反應途徑,即甲酸生成甲醇途徑和CO途徑。其中,HCOO*比*COOH穩定得多,更傾向於透過甲酸途徑生成甲醇或其中間體,而不是透過RWGS過程生成CO。此外,HCOO*連續質子化成HxCO*需要克服一系列高能勢壘,如果能避免HxCO*的形成,反應就更容易進行。

圖5. 理論計算

圖6. 原位DRIFT光譜表征

當SAPO-34和SSZ-13(100)與ZnZrOx偶聯時,聚甲基苯(polyMBs)是主要的HCP物種。隨著SSZ-13的Si/Al比的升高,polyMBs的數量明顯增加,從而增強了芳烴基迴圈,產生了更多的輕質烯烴,尤其是乙烯。此外,Si/Al比值的升高,增加了含有4-6個甲基的polyMBs的數量,提高了丙烯的選擇性。結果表明,對於ZnZrOx/SSZ-13,HCP物種中濃度較高的tetraMBs帶來了較高的丙烯選擇性,Si/Al比值會影響HCP物種的比例,進而影響產物的選擇性。

圖7. 不同催化劑上的殘留物種

文獻資訊

Hydrogenation of CO2 to Light Olefins over ZnZrOx/SSZ-13. Angew. Chem. Int. Ed.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