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請您為偉大的科學家停留1秒!孫家棟:北鬥導航系統的總設計師……

2024-02-09科學

請您為偉大的科學家停留1秒!孫家棟,他是中國人造衛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的拓荒者,主導研制衛星45顆,是北鬥導航系統第一、二代工程總設計師,實作組網和套用,還是月球探測工程倡導者,月球探測一期工程的總設計師 ,樹立了中國航天史上新的裏程碑。

說起「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孫家棟,人們往往會想到他與無數個中國航天史上的「第一」的關系,更有甚者在翻閱完孫家棟簡歷時,驚呼道:這就是在看一部新中國的航天史!

1962年3月,萬眾期待的、中國獨立研發的彈道飛彈「東風二號」在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點火,起飛!」正在所有人註視發射騰空的火焰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只見「東風二號」起飛後迅速失控,墜毀在離發射架三百米處,炸出了一個直徑三十米的大坑。總設計林津在大坑前急得直轉圈,蹲在坑裏哭了起來,搖頭說道:「這個坑就是準備埋我的啊!」

直到多年後,孫家棟回憶起這件事仍然心有余悸,但更多地是反思:「為什麽掉下來?當時大家全沒有這個考慮,這就證明缺少相關經驗。」

「東風二號」掉下來之後,幾百上千人在大戈壁灘上彎著腰找飛彈碎片。有的同誌覺得對不起黨、對不起國家,更對不起人民,忍不住失聲痛哭。

一連幾天,發射場附近的戈壁灘被翻了好幾層,孫家棟和同事們才找齊碎片,分析失敗原因。「是裏面的一根導線斷了。」孫家棟說道。

從這之後,孫家棟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每次發射任務執行前,最愛聽到「正常」兩個字。相信每一個航天人也都清楚,這兩個字意味著什麽。

孫家棟在總結自己人生歷程時,他說自己是:學了七年飛機,造了九年飛彈,放了五十年衛星。當有人問起為什麽選擇這樣一條路時,孫老總是淡然說道:「只要國家需要我,我絕對服從。」

1957年,在蘇聯莫斯科大學留學的孫家棟親眼見到了毛主席,親耳聽到了毛主席那篇關於「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青年著名演講。現場氣氛十分熱烈,孫家棟報效祖國的熱情霎時點燃,這也成為了他的初心。

十年後,1967年,38歲的孫家棟被錢學森看中,成為「東方紅一號」衛星的技術總負責人。自此,孫家棟正式轉向衛星領域。

僅過了三年,「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夠自主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想起那天,孫家棟回憶道:「聽到信兒之後,我們馬上往天安門跑,結果根本進不到廣場,人們全在慶祝……真的不知道該用何種語言表達。」

孫家棟親自參與並見證了中國航天事業從起步、發展到強大的全過程。他數十年如一日,直接或間接領導發射的衛星就占據了中國所有航天飛行器的1/3。

在旁人看來孫家棟已是「功成名就」,應該享受幸福晚年。然而,2004年,中國宣布啟動探月工程後,七十五歲的孫家棟再次掛帥,任總工程師。人們十分不解,一旦計劃失敗,那孫家棟一輩子就毀了。

於是,孫家棟又說出了那句話:「只要國家需要我,我絕對服從。」

又一個三年,「嫦娥一號」衛星訊號傳回地面,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指揮中心一片沸騰。而78歲的孫家棟則是佝僂著身子,走到角落中,悄悄拭去眼角的淚水。

「每到這一刻我都很激動,並不是我成功了,而是為偉大的祖國感到自豪……要問哪一顆衛星最讓我驕傲,我只能說,我只是中國航天事業中探索星辰大海的一員,我最驕傲的衛星永遠是下一顆。」孫家棟說。

剛上學的時候,老師見孫家棟是左撇子,就讓他「糾正」用右手寫字。或許「左右開弓」讓孫家棟的腦得到了開發,他經常會想到一些新點子。

與孫家棟一起工作的同事,其中不乏一些年輕人,也對孫家棟的思維佩服得五體投地,歐陽自遠曾經說:「孫先生是一個真正的‘高手’,什麽問題到他這裏總能找到解決辦法。」

2009年,孫家棟八十歲生日那天,九十八歲的錢學森給他寫了一封信,信中回憶了兩人相識的經歷,又說道:時至今日我還依然欣賞您……如今您也八十歲了,我們還年輕,還能繼續為祖國做貢獻。

如今,孫家棟已是九十五歲高齡。面對自己這些榮譽,孫家棟時常感到不安,他常常謙虛地說「這些榮譽不應該給我,應該給集體。」「如果沒有集體,就沒有我們的航天事業,更不可能成就我們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