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人類能在太空生寶寶嗎?美俄進行太空「交流」實驗,結果有些意外

2024-04-25科學

每當人們在仰望星空的時候,就有著許許多多的想象,也激發了人們對外太空的好奇心。移民外太空,更是成為許多科幻作品中的經典題材。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這些也不再是夢想。月球基地計劃的實施,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讓人們看到了將人類文明拓展到外太空的可能性。

如果真的離開地球家園,遠征星辰大海,人類是否能在宇宙中正常的繁衍?這也是擺在科學家面前的一大難題。

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的重力為9.81公尺每二次方秒,而太空處於真空狀態,在這種環境下,航天員的生理機能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例如骨骼密度下降、肌肉萎縮、心血管系統功能減弱等等。而且在國際太空站上,太空人長期暴露在強烈的放射線環境中,放射線劑量是地球上的100倍。這對人體,尤其是生殖系統,造成的傷害也是不可逆轉的。

在這種情況下,科學家們又做了哪些實驗呢,接下來就一起看看吧。

1994年,日本研究人員將4條成年青鳉魚帶上了太空梭,開始了15天的太空巡遊。經過觀察,青鳉魚不僅能夠在太空中正常交配,還成功的繁育出了後代。這表明,微重力環境對魚類的生殖影響並不大。

但後來哺乳動物的實驗,情況卻變得有些復雜。1995年,美國科學家將懷孕的老鼠送入太空,小老鼠順利降生,但科學家們發現所生的幼鼠存在平衡障礙、腦積水等異常。經過進一步的研究,太空環境會對哺乳動物的生殖系統、發育過程造成負面影響。

為了更深入地研究太空環境對人類繁衍的影響,美俄兩國分別開展了人類太空交配實驗。

2000年,俄羅斯進行了一次為期8個月的空間站地面模擬訓練。兩名俄羅斯航天員在密閉的環境中,由於受不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最終發生爭吵並大打出手。而另一名俄羅斯男航天員則因生理需求向加拿大女航天員示愛求吻。

面對這一尷尬局面,俄羅斯航天當局迅速采取行動,下令在所有訓練基地內的本國和外國航天員的太空艙之間加裝門鎖,以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透過這些事件也足以說明,人在長期封閉的環境下,不僅心理上會承受巨大的壓力,生理上也會有「情不自禁」的需求。

到了2001年的時候,美國開始了一項太空計劃,他們讓一對太空人夫妻在太空中進行「交流」,為的就是驗證人類在宇宙中進行繁衍可能性。

雖然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卻很骨感。

在太空中,太空人的身體會因為沒有重力而漂浮在空中,難以保持固定姿勢,更不用說進行親密的接觸了。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科學家們專門設計了固定裝置,幫助他們克服失重帶來的阻力。即使有了這些輔助工具,想要在失重環境下完成「交流」,太空人仍然需要進行大量的訓練。

除了失重,在太空這種極端的環境下,人的生理功能無法達到預期也是一大關鍵難點。大家都知道,失重會導致體液迴圈減慢,血壓下降,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男太空人的生理功能。雖然女太空人極力配合,但男太空人遲遲不能「上線」。還有就是太空中沒有空氣對流,太空人更容易出汗脫水。再加上宇宙放射線還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尤其會影響胎兒的健康發育。

有了這些問題,即便成功「交流」,生出的嬰兒也未必是健康的狀態。所以,經過長達幾十天的努力,女太空人最終還是未能受孕。後來科學家們經過分析又發現,在失重環境下,液體失去了流動性,變得黏稠而透明,這使得精子和卵子難以結合,自然也就無法受孕。

這場實驗的失敗,是否就意味著人類無法在太空環境下完成繁衍後代的任務呢?

其實在2013年的時候還做過一次實驗,為了驗證太空放射線對生殖系統的潛在影響,日本科學家若山照彥團隊將冷凍幹燥的小鼠精子樣本送上國際太空站,歷經288天後返回地球。研究結果出人意料,雖然這些精子暴露在強烈的放射線環境中,但生下的後代卻非常的健康。

但是,這項研究僅限於9個月的考察時間跨度。如果隨著時間的延長,生殖細胞DNA放射線損傷一定會逐漸累積,與卵細胞結合能否修復這種損傷,目前尚無確鑿證據。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也做過相似的實驗。他們將2478只水母送上了太空,之所以選擇水母做為實驗物件,主要是因為它們適應能力強、結構簡單。實驗中,科學家為水母提供了模擬海洋環境,結果它們在半個月內數量激增至6萬只,繁殖速度遠超地球。

返回地球後,這群「太空水母」卻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它們失去辨別方向和獲取食物的能力,仿佛變成了「傻子」聚集在一起。經過研究表明,失重環境改變了水母的感知系統。由於缺乏重力,水母無法透過感知上下方向來尋找食物,只能本能地聚整合團。

所以,即便是太空環境能加速生物繁衍,但也可能對生物的生存機制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這也也讓人們認識到了自然法則的強大。盡管科技不斷進步,但人類在宇宙面前仍然顯得渺小。#你有多久沒讀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