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等雨停!杭州暴雨,長沙暴雨,安徽暴雨,背後是不可忽視的危機

2024-06-29科學

此時此刻,橫跨數千公裏的長江流域上空,一條鋪天蓋地的巨大雨帶,正像幽靈一樣擺動,已經盤旋了十幾天。

從連綿的陡峭群山,到廣闊的沖積平原,昆明、貴陽、重慶、成都、長沙、南昌、武漢、合肥、南京、杭州、上海……全都籠罩在它的陰雲之下。

「超級梅暴雨」,降臨人間。跟往年的任何一次梅雨季,都全然不同。

杭州暴雨! 西湖上空陰雲密布,平日裏光滑如絲緞的湖水,卷起了波濤。靈隱寺門口,大水縱橫。網友驚呼:莫不是白娘子大戰法海,又來一場水漫金山?

左:靈隱寺發大水,右:西湖邊狂風暴雨 來源:網路

長沙暴雨! 單小時降雨量直接打破了6月份的歷史紀錄,長沙火車站直接變成了「碼頭」。有人估算:長沙1小時下了54個西湖。

黃山暴雨! 海拔1000多米的黃山山頂,居然出現了「瀑布」,簡直史無前例。黃山景區派出150余人的「保護古樹小分隊」,尤其對迎客松、黑虎松實行全天值守。

來源:小紅書

更多的城市正在瑟瑟發抖,排隊等待著暴雨的突襲。

6月24日和25日,中央氣象台連續兩天釋出暴雨紅色預警: 長江中下遊地區雨勢猛烈 。 這也是今年來首次釋出暴雨紅色預警及連續紅色預警。人們不禁問:

今年的長三角梅雨,為何異常兇猛?

長江流域的暴雨,會不會引發大規模洪水?

這場「超級梅暴雨」,到底什麽時候才會停下?

千百年來,世世代代生活在江南地區的人們,都對6月份心存幾分敬畏。

從6月中下旬,到7月初結束,大約20天的時間裏,往往匯聚了全年降雨量的三分之一。

「梅子黃時日日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無數文人騷客的江南夢裏,總離不開淅淅瀝瀝、連綿不斷的梅雨季節。

然而,今年的梅姑娘卻「性情大變」:原本溫柔婉約的李清照,變成了重拳出擊的花木蘭。暴雨如同不長眼的拳頭,劈頭蓋臉地砸下來,把不少城市都給掄懵了。

長江中下遊以及上遊的重慶,甚至廣西和貴州,都被「暴力梅」強行拖入茫茫雨幕中。

第一個有強烈感受的省份,可能是安徽。

6月19日安徽省進入梅雨期,並且迅速進入「狂暴狀態」。6月20日6時50分,安徽歙縣釋出暴雨紅色預警訊號。

接下來,歙縣全縣24座水庫共有20座超汛限水位,28個鄉鎮出現洪災,歙縣城區「四天兩次被淹」,當地觀測史最強單日降雨紀錄也被打破。

遭受強降雨襲擊後的歙縣 吳建平/攝 來源:安徽日報

歙縣文川村的村民眼睜睜看著不到5分鐘的時間裏,連著4幢房子全進水了,很快墻就塌了。想起當時的場景,依然會覺得心有余悸:

「幸好我們跑得比較快,可房子沒了。」

文川村房屋已有坍塌。受訪者供圖 來源:上遊新聞

截至6月27日16時,黃山、宣城、安慶、銅陵、池州5市26縣(區)受災,全省累計76.2萬人受災、轉移安置18.2萬人。

最讓人感到意外的城市,應該是長沙。

6月24日剛好是周一,早高峰路上的暴雨比打工人的怨氣還重,劈裏啪啦往下砸。據開車的網友描述:「雨刮器快‘冒火’了,還是看不清。」

由於雨勢太大,長沙城區多處內澇。長沙地鐵2號、3號線全線停運。長沙火車站廣場和行人過街通道被淹,積水一度深及大腿。

長沙火車站通道淹水,來源:網路

這一天的雨究竟有多大?

僅僅是上午9至10時,長沙單小時降雨量達65.1公釐,打破當地6月單小時降雨量紀錄。

有人掏出小算盤來一算,若根據長沙市總面積11819平方公裏計算,單小時總降雨量達7.68億立方米,約為54個西湖!

盡管如此,長沙的降雨量只能排在全國第4位元,排在江西兩座城市之後。實際上, 當天上午降雨量全國前十城市裏,江西居然占了6個!

自6月9日江西進入梅雨期,江西全省平均降雨量達286公釐,較常年偏多7成,已經達到了歷史同期第7位。

6月24日-26日,江西全省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6倍,是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4多位。南昌、景德鎮、上饒紛紛釋出暴雨紅色預警。

除此之外,浙江、湖北、重慶、安徽、貴州、廣西等多個省份,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暴雨侵襲,並且尚未結束。

梅雨年年有,為何今年特別兇?背後,大有玄機。

關於梅雨的成因,有一個生動的比喻:

當威武的副熱帶高壓,帶著來自南方的濕潤溫暖空氣,向北方移動時,與來自北方的幹燥寒冷空氣在江南地區相遇,就產生一條東、西範圍很長,但 南、北範圍很窄的戰場——梅雨帶。

兩股冷暖空氣交戰的結果,就是梅雨。

今年的問題就是,戰況異常激烈! 為什麽呢?交戰的兩股勢力,都異常強大。

一方面,南海、西北太平洋海溫大幅偏高,導致來自海洋的西南季風攜帶大量水汽,一路長驅直入陸地。另一方面,來自陸地的西風帶非常活躍,夏至之後有一股強大的冷空氣從蒙古高原南下壓迫,面對來者那是寸步不讓。時而你占上風,時而我占上風,造成的結果就是:

雨帶來回擺動,降雨量超級加倍!

而更深層的的原因,還是那個全地球生物的老熟人:

聖嬰

一個規律是, 每逢聖嬰事件次年,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梅雨總會比較嚴重。

國家氣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專家周兵說,1951年以來共發生22次聖嬰事件,次年夏季長江流域極易出現強降雨和淹水災害。

還記得1998年的長江流域特大洪水嗎?就是其中比較嚴重的一次。

歷史上梅雨季持續時間長、梅雨量大的年份有:1954年、1969年、1983年、1998年、2016年、2020年等,大部份均與聖嬰次年有關。

最近一次「超強暴力梅」發生在2020年,無論是時長還是降雨量都重新整理了紀錄。

那一次,浙江經歷了整整50天的梅雨季,比常年偏多了20天。江蘇、湖北、上海也經歷了42-43天的超長梅雨期,上海、江蘇南京均為本世紀以來最長梅雨季。安徽、湖北、重慶降雨量為歷史同期最多,貴州、江蘇、上海為第2多,江西、浙江為第4多。

經歷過那一年高考的安徽歙縣考生,應該刻骨銘心,因為大部份考生居然因為暴雨而未能進入考點,導致高考罕見延期。

最近的一次聖嬰事件,從2023年5月開始,於2023年12月達到峰值。正是今年「暴力梅」的罪魁禍首。

實施山,上半年廣東史無前例的超長潮濕、超長暴雨,連廣州大劇院都「發黴」了(下圖),同樣是它的「傑作」。

來源:DV現場

也就是說,今年會經歷比去年更熱、更旱、更澇、更劇烈的氣候變遷。反常氣候,可能還遠遠沒有結束。

反常氣候,帶來哪些重大災害?最顯著的是,導致了中國出現「南澇北旱」的現象。

最近的安徽,對此有深刻體會:

皖南地區的黃山、宣城正下著傾盆大雨,皖北地區卻因為幹旱而在開展人工增雨!多地降雨量,不到正常年份的10%。

安徽不愧為中國南北過渡地帶,雙線作戰,一邊陪著南方抗洪,一邊陪著北方抗旱。

雨情關系著汛情,有一件事格外牽動人心:

連日來的暴雨,會不會引發長江洪水?確實有這樣的可能,必須高度警惕。

江西坐擁全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據水文部門預測,6月27日前後鄱陽湖可能發生超警戒左右洪水;6月29日—7月1日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超警1公尺左右。

6月28日7時,重慶釋出洪水橙色預警,三個半小時後升級為洪水紅色預警,也是 今年第一個洪水紅色預警

截至6月28日17時,長江漢口站水位已達25.96公尺,超設防水位0.96公尺。

不銹鋼雕塑作品【漁樂】底座以上1公尺已沒入武漢江水中,來源:極目新聞

不過,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

氣象博主「中國氣象愛好者」給出的判斷是: 長江是不是發生大洪水,關鍵看7月。

歷史數據顯示,長江典型的大洪水年,比如1954、1996、1998、2016和2020年,長江水位在6月都出現了迅猛上漲,但真正形成大洪水,都是在7月。

比如,1998年的世紀大洪水,就是在7月中旬長江水位已經回落的情況下,7月下旬突然殺出個倒黃梅,武漢等遭遇百年不特大暴雨襲擊,直接導致本已回落的長江水位迅速反彈,大洪水隨後發生。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大家一定要保持警惕,做好充分的準備。

氣候異常,正在變成我們的日常。

要知道,短短四年時間裏,居然已經出現了兩次超強梅雨,這是極不尋常的。

對於我們來說,「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氣象災害,很可能變成「年年遇」。我們的各方面工作,都要把這一點做好充分的考慮,才能防患於未然。

就拿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來說,必須要把越來越頻繁的極端天氣考慮在內。除了暴雨和淹水,高溫、嚴寒、傳染病、火災、地震等等,都要變成城市治理的一部份。

中國十四五規劃提出了「韌性城市」的概念,就非常具有針對性。

無論是三十年前「芝加哥高溫致700余人死亡」事件,還是三年前鄭州「7·20」特大暴雨事件,都像警鐘一樣時時提醒著我們。事實上,一項針對全球812座城市的調查發現,有43%的城市沒有制定應對極端氣候的方案,主要原因在於預算成本的限制。

無論什麽時候,都不要心存僥幸。因為:

人類遠比想象中更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