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朱孔駒:在「世界盡頭」架設自動氣象站丨封面人物

2024-04-24科學
封面新聞記者 張崢
人物名片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工程師 朱孔駒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工程師,從事極地大氣成分數據質控,極地即時資料壓縮傳輸、數據視覺化等工作,獲得3項軟體著作權。多次赴高原和極地開展現場觀測實驗,2019年參加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負責南極中山站大氣成分觀測任務,歷時563天。2022年參加巔峰使命珠峰科考,在珠峰極高海拔地區架設氣象站。
除了太空,科考的盡頭是南極。
作為為數不多的氣象科考隊員,朱孔駒參加了兩次南極科考,一次珠峰科考。2024年4月10日,隨著雪龍號在山東靠岸,參加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的朱孔駒回到了祖國。加上2019年參加的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朱孔駒在南極工作時間超過700天。
4月20日,朱孔駒接受了封面新聞記者采訪。這次,他在南極工作了5個多月,而他的另外3名隊友,還將繼續在南極工作。在完成「東南極冰氣交互作用觀測與模擬研究」與「南極內陸大氣環境觀測技術試驗」兩項南極內陸考察任務後,朱孔駒隨「雪龍」號回國。
雪龍號隊員合影(朱孔駒,前排右起第三人)參加第36次南極科考
雪龍號啟程
出發
向世界的盡頭
2023年11月1日,隨著中國極地考察船雪龍號駛離上海極地碼頭,中國第40次南極科考正式開始。
這次,氣象部門有4名成員參與了這次科考。 科考隊員除完成南極地區常規氣象觀測業務站的觀測任務外,還要透過釋放探空或無人機、布設自動氣象站、安裝無人值守的大氣環境觀測系統等獲取極地邊界層大氣垂直結構、南極臭氧洞過程和溫室瓦斯等觀測資料,以更好地研究極地冰-氣交互作用及其對全球氣候變遷的響應和影響機制,特別是中山站至南極內陸昆侖站縱剖面觀測資料,這對提高南極地區天氣預測精度具有重要意義。
「這次南極內陸考察我們是以科研計畫的形式申報的,在透過極地中心的計畫篩選後,才確認有了這次的內陸考察。」 朱孔駒告訴封面新聞。「考慮到本次計畫是我們之前一直在做的工作,以及對極地環境的熟悉程度。我作為預選隊員,另外一個同事作為備選一同參加。」
南極內陸科考隊於2023年12月16日向內陸出發,2024年2月15日返回中山站,在內陸生活共62天,完成對中山站出發基地、泰山站、昆侖站和冰穹A地區的氣象科考。
入選南極科考隊
還要心理測試
朱孔駒一直從事極地大氣成分數據質控,極地即時資料壓縮傳輸、數據視覺化等工作。
2019年,他就參加了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負責南極中山站大氣成分觀測任務,歷時563天。
每次南極考察時間都不短,而且現場醫療條件有限,所以身體健康是第一位的。「本次我參加的是南極內陸昆侖站考察,對身體的健康要求更加嚴格,除了必須透過全面的體檢外,還會有心理測試,以及高原適應力測試,不能有嚴重的高原反應等。我因為平時就喜歡跑步登山,所以身體狀態還挺好的,提前一個月多註重下飲食就好了。」
南極科考
一半時間都在開雪地車
朱孔駒開玩笑說,南極內陸考察有一半的時間都在開雪地車。 隊員們每天除了要趕路還要完成每日的觀測任務。
作為氣象科考隊員,大家每天紮營的時候需要完成點位測量,包括架設便攜氣象站,放探空氣球,飛無人機測垂直廓線,測量雪面反射率、采集大氣樣品等工作。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公共活動,比如搬運物資,維修車輛等,「算下來,一天要工作7-8個小時。」
向南極內陸出發
在極寒條件下野外工作很艱苦,特別是遇到大風的天氣,如果不戴手套在外面很容易凍傷。 如果路途中遇到車輛問題或者突發情況,每日紮營時間就很晚,完成觀測任務可能就到淩晨3、4點了,第二天8點還要繼續趕路。
所有的科研物資都是綁紮在雪橇上跟隨車隊一起拉著走的。「每次搬運出來需要幾個人一起幫忙,觀測完以後還要放到雪橇上綁紮好。」
南極夥食
白菜、馬鈴薯、胡蘿蔔……
南極科考隊員們的夥食怎麽樣?冰天雪地裏如何用餐?朱孔駒告訴封面新聞,路途中,隊員們早晚吃加熱航空餐,中午吃自熱米飯或者一些方便食品。在到達昆侖站和泰山站的時候,就可以享用大廚烹飪的美食。
「科考準備的夥食相對豐富,有各種肉類食品,受制於儲存條件,大部份蔬菜是冷凍的,新鮮的水果蔬菜主要是一些相對不怕冷,好保存的。比如:白菜、馬鈴薯、蘿蔔、胡蘿蔔、蘋果、梨、柑橙等。」
一個半小時
架一個超低溫自動氣象站
這次南極科考,朱孔駒的任務是東南極冰氣交互作用觀測與模擬研究和南極內陸大氣環境觀測技術試驗。
朱孔駒和氣象站
以東南極冰氣交互作用觀測與模擬研究為例,主要透過此次考察,在PANDA斷面(一條研究南極冰蓋科學的重要通道,它將南極普里茲灣-埃默裏冰架-冰穹A連線起來)及周邊地區增設超低溫自動氣象站,擴充套件自動氣象觀測的觀測範圍,進而增強目前的站網監測能力。同時,利用無人機和探空氣球對沿途氣象站周邊進行大氣垂直廓線測量,進一步對有關物理參量的參數化方案進行評估、最佳化和改進,最後給出南極冰蓋海岸、內陸、冰穹等不同氣候背景區冰-氣交互作用的最優模擬方案。
在南極科考中,中國科考隊員陸續在南極冰蓋上架設了一批自動氣象站。 「我們的超低溫氣象站是專門為了應對極地環境而設計的,重量輕便、安裝簡單、維護方便、可靠性更強。」朱孔駒告訴封面新聞,他提前在國內培訓預裝過這個氣象站,2個人大約需要4-5個小時就可以安裝完成。「現場安裝的時候正好是行進路上,停車後所有內陸隊友都過來幫忙,從開始挖雪坑到安裝完成只花了1個半小時不到。」
在南極新架panda800氣象站
對話
封面新聞:透過科考,有什麽發現?南極冰蓋有什麽變化?南極生態系有什麽變化?
朱孔駒: 因為我們一直是在冰蓋上活動,對冰蓋的變化感覺不是很明顯,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雪面是一直在升高的。因為幾年前才架設的高度4公尺的氣象站現在大部份被埋住快一半了。在中國氣象局組織下,由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全球變化與極地研究所主筆的【極地氣候變遷年報】顯示,2023年南極海冰範圍全年異常偏低,統計顯示,2023年1-2月和5-10月的海冰範圍都是45年間該月份的最低記錄。我們現在從中山站到昆侖站的路上是白茫茫的一片,沒有任何動植物。
封面新聞:南極地區的通訊情況如何,如何把觀測數據傳回國內?
朱孔駒: 在內陸我們是沒有基站的,所有通訊都要依賴衛星,衛星發數據大小有限而且很貴。氣象數據也是透過衛星傳回國內,數據回傳後,由我們單位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全球變化與極地研究所專門的數據分析團隊進行質控、分析和模型運算。
施放GPS探空氣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