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如虛如實說|立春、春節和春分有何不同?

2024-03-25科學

原作始發於 廣東科學中心 官方微信公眾號

立春

2024年的立春是2月4日16時27分,春節是2月10日,春分是3月20日11時6分。這些時間是怎樣算出來的?到底什麽時候開始是春天?

我和我的妻子楊暉合著了一本書【時間之旅 | 人類測度與紀量時間的歷程】。書中介紹了歷法的形成,包括公歷、農歷等。公歷是陽歷,按照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來計算,四季由此而定。 每年的春天從3月1日開始,夏天是6月1日,秋天是9月1日,冬天是12月1日。

立春的由來

立春、春節和春分都來自農歷。農歷是中國傳統的歷法。因為它是為了農耕而制定,所以叫做農歷。它是一個「以閏月定四時」的陰陽合歷,追隨「陰」(月亮)和「陽」(太陽)的執行。

地球自轉一周是1日(天)。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是1年,有365.242189天,這叫做回歸年 (Solar year) 。如果參照遙遠恒星(如北極星)來計算則有365.256363004天,叫做恒星年 (Sidereal Year) 。月亮繞地球公轉一周是1月,有29.53059天,叫做朔望月 (Synodic month) 。如果參照遙遠恒星來計算則有27.322天,叫做恒星月 (Sidereal month) 。由於日和年及月都沒有整數的關系,所以必須對每年的天數進行調整,即置閏。公歷只考慮天與年的關系,所以調整天就可以了。

置閏的方法是凡是能被4整除的年份(例如2024年)加閏1天(2月29日),但凡是能被100整除的年份(如1900年)不閏,不過能被400整除的年份(如2000年)例外,要閏。這使得每3000年才會有一天誤差。從1972年6月30日開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加上了閏秒的制度,有需要時會閏1秒。上一次的閏秒是在2017年1月1日07:59:60,減了1秒。用了這個方法以後不再會有誤差。

陰陽合歷需要同時考慮日、月、年三者之間的關系。月要和朔望對齊:初一沒有月亮(朔),十五月圓(望)。所以只能閏月。因為29.53059(天/月)×12(月)= 354.36708天,比回歸年的365.242189天少了10.875109天。所以,大概每3年要加一個月(3年1閏),更準確的是每19年7閏。 而且每個月的長短也有所不同。這就是「以閏月定四時」。

農歷使用天幹地支法(簡稱幹支法)來紀時。天幹有十個: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音「guǐ」) 。地支有十二個:子、醜、寅、卯、辰、巳 (音「sì」) 、午、未、申、酉、戌 (音「xū」) 、亥。夏朝(約公元前2070—約公元前1600)以前的遠古時代曾用天幹來紀年,但十天幹太短,經常要重復,使用不便。後來就用十天幹與十二地支的組合來紀年,形成「六十甲子」(表1),其中,每個天幹用6次(如表中用綠色標記的「甲」),共有6×10 = 60,每個地支用5次(如表中用藍色標記的「子」),也有5×12 = 60。

表1,六十甲子表

到了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歷法開始形成。其主要特點如下:

  • 紀時,白晝分8到10個時段,黑夜分1到2個時段(分段的方法在商朝600年間的各時期不一樣);
  • 紀日,用幹支,每日用1個幹支,1日包括1個白晝1個黑夜,一日始於早上;
  • 紀月,用地支,每月長29日(或更短)至31日(或更長)不等,有閏月(經常會算錯,即失閏),月首以朔日開始;
  • 紀日,用幹支,每日用1個幹支,1日包括1個白晝1個黑夜,一日始於早上;
  • 節氣:只有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按照【說文解字】(成書於106年),「仲」,中也。仲春即春天的一半。
  • 在春秋戰國時代(前770年—前221年),百家爭鳴,歷法也有好幾個,並開始使用更詳細的節氣。秦代(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一統中國後,推行「車同軌、書同文」,統一了度量衡和文字。但國祚日短,來不及統一歷法。

    第一個制定全國統一歷法的是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7年—公元前87年)(圖1)。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命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等人議造漢歷,並征募全國各地天文學家十余人參與。一年後征集了18種方案,經過辯論、比較和實測檢驗,最後選定了落下閎 (音「hóng」) (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和鄧平提出的「太初歷」。漢武帝因之改元,將公元前104年定為太初元年。漢武帝也是第一個使用年號的人。

    圖1, 漢武帝劉徹

    由於年代久遠,關於太初歷的原始記載已經散佚。後來,劉歆(公元前50年—公元23年)根據太初歷制定了「三統歷」,這個歷法在【漢書】中有較詳細的說明。三統歷有下述幾個特點:

    在後來的兩千多年間,各朝代都曾經多次改歷。其主要原因是修正置閏不準確產生的誤差。

    1669年,康熙(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1722年)主持了一次重大的改歷。新歷是由他的老師耶穌會教士湯若望 (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2年—1666年 )和南懷仁 (Ferdinand Verbiest,1623年—1688年 )提出來的。這個歷法稱為「時憲書」,它使用了西方歷算的方法,並且把每天100刻改成了每天96刻(每天24小時,每小時4刻)。同年五月,康熙逮捕了鰲拜,將大權奪回手中。這一年康熙14歲(圖2)。

    圖2,康熙畫像

    農歷用二十四節氣來表征季節的變化。如圖3所示,每個季節有六個節氣:

  • 春天從立春開始,接著是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
  • 夏天從立夏開始,接著是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 秋天從立秋開始,接著是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 冬天從立冬開始,接著是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節氣的日子可以透過星象來計算,例如「鬥柄指東,天下皆春」(圖3)。也可以透過日夜的長短來計算。 春分和秋分時日與夜一樣長(所以叫做「分」),夏至時日最長夜最短,冬至時日最短夜最長(所以叫做「至」,「極至」) 。 定了一個節氣(如春分)的日子後,其他節氣的日子就可以按等分順推了。不過,由於天與年不是整數關系,每年的節氣日可能會相差一天。例如2016年的冬至是公歷12月21日,2017年冬至是公歷12月22日。

    圖3,二十四節氣與北半球公歷月份之間的關系可以用「鬥轉星移」來描述

    春節的由來

    春節,顧名思義,是象征春天開始的節日。在漢武帝時,立春被定為歲首,稱之為元旦。也就是春節了。

    1911年中華民國建立。1912年1月2日,孫中山(1866年—1925年)釋出了【改歷改元通電】:「各省都督鑒:中華民國改用陽歷,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九年即辛亥十一月十三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經由各省代表團議決,由本總統頒行。訂定於陽歷正月十五日補祝新年,請布告。孫文,冬」。陽歷即公歷。從此中國以陽歷為主要歷法。所謂黃帝紀年是劉師培(1884年—1919年)在1902年左右提出的。劉師培寫了一篇文章,叫做【黃帝紀年論】,認為黃帝開創幹支紀年是從公元前2679年開始的。這個黃帝紀元當時並沒有嚴格的考證,至今也沒有確切的證明。1911年(辛亥年)是黃帝紀元4609年。

    同年2月13日,孫中山宣布辭去臨時大總統職位(4月1日正式解任)。2月15日,袁世凱(1859年—1916年)當選為大總統(圖4)。

    圖4,民國時期的宣傳海報,上有孫中山與袁世凱的照片

    1914年初,內務部送出【定四季節假呈】:「擬請定,陰歷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在這四個節每個季節一個:春季是陰歷元旦(農歷正月初一),夏季是端午(農歷五月初五),秋季是中秋(農歷八月十五),冬季是冬至(每年不同,在陽歷12月21日—23日之間,農歷十一月二十一至二十八之間)。袁世凱馬上批準。

    因此「春節」被移到了農歷正月初一。而原來在立春的「春節」就被取消了。 如今人們已經習慣以農歷元旦為春節。

    陰陽合歷對中國文化影響很大。中國人傳統上喜歡陰陽和合、花好月圓,因此有正月十五元宵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不過「舊」的立春春節不一定是月圓,「新」的元旦春節一定沒有月亮。而西方人則認為陰陽對立,月圓之時是妖魔、吸血鬼及狼人出沒之際,女人尤其易受影響。

    由於陰陽合歷計算困難,歷代朝廷都由政府的專業部門負責編寫、頒布每年的歷法。在漢朝有太史令,唐朝有太史局,到了明、清有欽天監。此外,在「天人合一」「天人感應」思想的影響下,朝廷還明令禁止民間私習天文歷法,否則就是「妄窺天命」,要坐牢充軍。平民百姓只能看政府頒布的歷法,所以有「查黃歷」一說。社會上還有人籍此用歷法來預測命運,網羅了不少信眾。相比之下,西方的文藝復興(14世紀中至16世紀末)就是從歷法改革開始的。

    最後還有一提的是我們用的「台北時間」(包括公歷與農歷)是由位於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確定的(圖5)。公歷與國際標準時間接軌。農歷的計算一方面延續古制,一方面推陳出新,月圓的時間精確到分。因此,二十四節氣的時間也精確到分。

    圖5,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