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月球背面,曾發現巨型花崗巖巖體,寬度50公裏深度6公裏

2024-07-11科學

在宇宙中,月球作為地球的天然衛星,一直以來都承載著人類無盡的遐想與探索欲望。由於月球已被地球「潮汐釘選」,其自轉周期與繞地球公轉周期相等,這一特殊的天文現象導致地球上的我們始終只能目睹月球的同一面,而月球背面的真實景象則長期隱藏在神秘的面紗之後。然而,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賦予了人類突破這一限制的能力,憑借各式各樣的無人探測器,我們得以「繞」到月球背面,開啟一段前所未有的探索之旅。

在一項發表於權威雜誌【自然】的新研究中,科學家利用環繞月球執行的探測器,在月球背面一個被命名為「康普頓-貝爾科維奇」(Compton–Belkovich)的區域,有了一個令人矚目的發現——一個神秘的巨型花崗巖巖體。探測數據清晰地表明,這個巖體寬約 50 公裏,深度約達 6 公裏。然而,其形成原因卻如同一團迷霧,籠罩在科學的視野之中。

要深入探究這一神秘巖體的形成之謎,我們有必要先對花崗巖的形成過程建立起清晰而全面的認識。

花崗巖,作為地球上常見的巖漿巖之一,主要由以矽、鋁為主要元素的石英、鉀長石和斜長石構成,同時還包含少量以鐵鎂為主要元素的雲母與角閃石。顧名思義,巖漿巖乃是巖漿冷卻凝固後所形成的巖石,而形成花崗巖的巖漿則具有其獨特性。它實際上是由另一種被稱為玄武巖的巖石在特定條件下部份熔融後所產生。

與花崗巖相比,玄武巖具有更高的密度。盡管兩者在成分上存在一定的重疊,但玄武巖含有更多鐵鎂質含量高的礦物,如輝石、橄欖石等。由於不同的礦物具有不同的熔點,隨著溫度的上升,玄武巖中首先熔化的是矽鋁含量較高且熔點較低的礦物,隨後才是鐵鎂質含量高且熔點較高的礦物。

這意味著,在恰當的溫度條件下,玄武巖會發生部份熔融,而由此產生的巖漿,其矽鋁含量會相應升高,鐵鎂含量則會降低。當這種經過特殊變化的巖漿冷卻之後,便有可能形成花崗巖。

玄武巖本身也是一種巖漿巖,值得註意的是,太陽系中已知的巖石星球均擁有玄武質的地殼。這一現象並不難理解,畢竟太陽系中的主要天體皆形成於一片廣袤的原始星雲。在這些巖石星球的形成初期,經歷了無數次物質的碰撞與吸積過程,由此產生的巨大熱量足以使整個星球處於熔融狀態。當星球表面富含鐵鎂的巖漿之海逐漸冷卻,玄武質地殼便應運而生。

也就是說,包括月球在內的太陽系中已知的所有巖石星球,在理論上都具備了形成花崗巖的物質基礎。然而,過去的探測數據卻清晰地顯示,花崗巖在地球上廣泛分布,而在其他的巖石星球上,包括月球,卻幾乎難覓其蹤跡。

這究竟是何原因呢?科學家們經過深入研究認為,這是由於地球擁有兩個其他巖石星球所不具備的獨特「優勢」,分別是:板塊構造運動和星球表面存在大量的水。

簡而言之,地球的巖石圈並非一個完整的整體,而是被劃分成了若幹個板塊。在地球內部物質活動的驅動下,這些板塊持續不斷地運動,這一現象被稱為板塊構造運動。在此過程中,板塊之間不可避免地發生碰撞,時而還會出現一個板塊向另一個板塊的下方俯沖。

由於地球內部的溫度會隨著深度的增加而顯著上升,當一個玄武質的板塊發生俯沖時,其所處的環境溫度將持續攀升。於是,其中矽鋁含量較高且熔點較低的礦物便會率先熔化,進而形成富含矽鋁的巖漿,而這些巖漿正是花崗巖的「前身」。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這一過程中,地球表面的水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關鍵作用。水一旦融入巖石之中,能夠顯著降低巖石的熔點,促使其發生熔化。此外,水還能夠大幅增加巖漿的流動性,使其更容易上升至淺部地殼,進而為花崗巖的形成創造有利條件。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板塊俯沖的過程中,若沒有水的參與,花崗巖的形成幾乎是不可能的。

值得一提的是,地球表面既有廣袤的陸地,也有遼闊的海洋。我們將地球表面陸地區域的地殼稱為「陸殼」,將海洋區域的地殼稱為「洋殼」。

科學家們在過去的深入研究中早已發現,地球的「陸殼」普遍具有悠久的歷史,其「年齡」至少都有 10 億年,其中最古老的部份甚至可以追溯至 40 億年前。而「洋殼」則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特征,普遍非常「年輕」,其「年齡」均未超過 2 億年。更為重要的是,花崗巖是構成「陸殼」的主要巖石型別之一,而「洋殼」則大不相同,它主要由斜長石和鐵鎂質含量高的輝石和橄欖石等暗色礦物構成,在巖石型別上主要表現為玄武巖。科學家們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顯著的差異,實際上正是因為地球的「洋殼」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由於板塊構造運動的作用,不斷地俯沖到「陸殼」之下,進而使得「陸殼」中的花崗巖不斷增加,同時也讓「陸殼」能夠長期得以保存。

所以說,一顆星球若要大量形成花崗巖,似乎必須同時具備「板塊構造運動」和「星球表面存在大量的水」這兩個關鍵條件。然而,顯而易見的是,月球並不滿足這兩個條件。但此次在月球背面發現的這個寬度高達 50 公裏的巨型花崗巖巖體,卻讓科學家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目前,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巨型花崗巖巖體的形成原因尚不明確。不過,一個合理的推測是,月球或許存在著某種尚未被我們所認知的獨特花崗巖形成機制。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我們滿懷期待,相信在未來進一步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終將能夠揭開這個神秘巖體背後的成因之謎。

為了更深入地理解這一現象,我們需要進一步探討地球的板塊構造運動及其與水交互作用的復雜機制。板塊構造運動不僅僅是簡單的巖石板塊位移,它涉及到地球內部的熱對流、地幔物質的流動以及巖石圈的破裂和重組等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和化學過程。

地球內部的高溫導致地幔物質產生對流,這種對流運動推動著巖石圈板塊在地球表面移動。當板塊相互碰撞時,會形成山脈、海溝和火山等地質現象。在俯沖帶,一個板塊向下插入另一個板塊下方,進入地球深部,這裏的高溫和高壓環境導致巖石發生相變和部份熔融。

而水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至關重要。水可以透過多種方式進入巖石圈,例如透過海洋地殼的裂縫滲透,或者在俯沖過程中隨著板塊帶入深部。水的存在降低了巖石的熔點,使得原本在高溫高壓下難以熔化的巖石變得容易熔融。這不僅促進了巖漿的生成,還改變了巖漿的成分和物理性質。

巖漿的形成和演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到多種礦物質的結晶和分離。在巖漿上升的過程中,隨著壓力和溫度的變化,不同的礦物質會按照其結晶順序逐漸析出,從而影響最終形成的巖石型別。對於花崗巖的形成,特定的巖漿成分和演化路徑是關鍵因素。

相比之下,月球的內部結構和地質過程與地球有很大的不同。月球的體積較小,內部熱量散失較快,可能無法維持長期而活躍的內部對流和板塊運動。此外,月球表面的水含量極低,這也限制了其巖石的熔融和演化過程。

那麽,對於月球背面的這個巨型花崗巖巖體,我們可以提出一些假設和推測。一種可能是,這個巖體並非透過與地球類似的板塊俯沖和水參與的過程形成的。也許在月球的早期歷史中,存在著特殊的熱事件或局部的高溫環境,導致了玄武巖的異常熔融和花崗巖的形成。

另一種可能性是,月球可能曾經擁有比我們目前所認知更多的水或其他揮發性成分。這些成分在特定的地質時期和環境中發揮了類似於地球上水的作用,促進了花崗巖的形成。

為了驗證這些假設,需要對月球進行更深入和全面的探測和研究。未來的任務可能包括獲取更多的巖石樣本、進行更詳細的地質測繪以及利用更先進的遙感技術對月球內部結構進行探測。

同時,對太陽系中其他巖石星球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透過比較不同星球的地質特征、成分和演化歷史,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和月球的特殊性,以及行星形成和演化的普遍規律。

反觀月球,這顆地球的天然衛星,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探索宇宙的重要物件。它的存在不僅為我們的夜晚帶來了柔和的光輝,還在地球的演化歷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為了更深入地理解月球,科學家們提出了多種關於月球形成的假說,同時也透過不斷的研究來揭示月球的演化史。

分裂說認為,月球原本是地球的一部份。早期的地球自轉速度極快,以至於在赤道地區的物質由於離心力的作用被甩了出去,這些物質逐漸聚集形成了月球。然而,這一假說存在諸多問題。首先,地球要達到足以甩出如此大量物質的自轉速度幾乎是不可能的。其次,從地球甩出去的物質應該具有與地球相似的化學成分,但實際觀測表明月球的化學成分與地球存在差異。

同源說主張月球和地球是由同一團原始星雲物質同時形成的。在太陽系形成初期,這團星雲逐漸凝聚,中心部碎形成了地球,而周邊部份則形成了月球。但這一理論也面臨一些挑戰。比如,它難以解釋為什麽月球的密度明顯低於地球,以及月球和地球在化學成分上的差異。

俘獲說認為月球原本是一個獨立在太陽系中執行的天體,在經過地球附近時,被地球的重力所捕獲,從而成為了地球的衛星。然而,這種假說存在一些難以解釋的問題。要捕獲一個像月球這樣大的天體,其機率極低。而且,被俘獲的天體通常具有不規則的軌域和獨特的運動特征,但月球的軌域相對較為規則。

撞擊說是目前被廣泛接受的一種假說。該假說認為,在地球形成的早期,一個約火星大小的天體(被稱為忒伊亞)與地球發生了劇烈的碰撞。這次碰撞產生了巨大的能量,使地球和撞擊天體的部份物質被拋射到太空中。這些物質在繞地球的軌域上逐漸聚集、合並,最終形成了月球。

撞擊說能夠較好地解釋月球和地球在化學成分上的相似性和差異性。例如,月球的平均密度低於地球,這是因為形成月球的物質主要來自地球的外層,那裏的物質密度相對較低。同時,撞擊說也能解釋為什麽月球上相對缺乏揮發性元素,因為在高溫的撞擊過程中,這些元素更容易散失。

早期形成階段(45 億年前 - 41 億年前),

在忒伊亞撞擊地球之後,大量的碎屑和熔融物質被拋射到地球周圍的軌域上。這些物質在短時間內迅速聚集,形成了一個初步的月球。此時的月球表面處於高溫熔融狀態,頻繁的火山活動和小行星撞擊塑造著月球的表面。

大規模重轟炸期(41 億年前 - 38 億年前),

在這一時期,太陽系內的小行星和彗星活動頻繁,月球遭受了大量天體的猛烈撞擊。這些撞擊形成了眾多巨大的撞擊坑,如月海盆地。許多古老的撞擊坑至今仍然清晰可見,見證了那段動蕩的歷史。

巖漿海洋冷卻與月殼形成(38 億年前 - 31 億年前)。

隨著時間的推移,月球內部的熱量逐漸散失,表面的巖漿海洋開始冷卻凝固。較重的礦物質下沈,較輕的礦物質上浮,逐漸形成了月球的月殼。這一過程中,月球的地質活動逐漸減弱,但仍有一些局部的火山活動。

晚期重轟炸期(38 億年前 - 31 億年前),

盡管大規模重轟炸期逐漸結束,但月球仍不時受到較小天體的撞擊。這些撞擊在已經形成的月殼上留下了新的痕跡,同時也可能帶來了一些外來物質,對月球的表面成分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相對穩定期(31 億年前 - 至今),

從大約 31 億年前開始,月球的地質活動顯著減少,進入了相對穩定的時期。表面的撞擊坑不再像早期那樣頻繁形成和改變,月球的地貌基本保持穩定。然而,微弱的空間風化作用、太陽風的侵蝕以及微流星體的撞擊仍在緩慢地改變著月球的表面。

月球的內部結構由月核、月幔和月殼組成。月核主要由鐵和鎳組成,可能部份處於熔融狀態。月幔由富含橄欖石和輝石的巖石構成,而月殼則主要由斜長巖等較輕的巖石組成。

月球表面布滿了各種地形,包括廣闊的月海、高聳的山脈、深邃的撞擊坑和蜿蜒的峽谷。月海是由早期大規模的火山活動形成的平坦區域,相對富含鐵和鈦等元素,顏色較暗。撞擊坑則是由於天體撞擊形成的,大小不一,分布廣泛。

早期的月球可能具有較強的磁場,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內部活動減弱,磁場逐漸消失。這對月球的演化和表面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對月球形成和演化的研究不僅有助於我們了解月球本身,還對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太陽系的發展以及行星科學的一般規律具有重要意義。透過對月球巖石樣本的分析、月球軌域探測器的觀測以及電腦模擬等手段,科學家們正在不斷完善我們對月球的認識,揭開宇宙形成和演化的神秘面紗。

為了更深入地研究月球的演化,科學家們開展了一系列的探測任務。從早期的阿波羅計劃到近年來的嫦娥工程,人類不斷向月球發射探測器和載人飛船,獲取了大量寶貴的數據和樣本。

阿波羅計劃帶回了月球表面的巖石和土壤樣本,為科學家們直接研究月球的物質組成和年齡提供了可能。透過對這些樣本的分析,我們對月球的地質歷史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中國的嫦娥工程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嫦娥一號實作了中國首次月球探測,獲取了月球表面的三維影像等數據。嫦娥五號成功帶回了月球樣本,為進一步研究月球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