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究竟討論的是什麽?量子纏結和量子通訊又具體指的是什麽?
事實上,很多人對量子力學只有零散的了解,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統性知識。
這種知識的碎片化容易導致誤解,而全面系統的學習又往往因為缺乏基礎而顯得困難,這也是很多人難以理解量子力學的原因。
本文將從量子力學建立的基本邏輯出發,系統整合量子力學的各種現象,並最終解釋量子通訊的原理,非常適合沒有物理背景的讀者系統學習量子力學。
但實話實說,量子力學的通俗解釋和嚴謹性很難兩全。太通俗易使內容失去嚴謹性,太嚴謹則很少有人能理解。我修改了多達十幾遍的文案,全文不包含任何公式,力求達到通俗與嚴謹的最佳平衡。
首先,不必被量子力學中的復雜概念所嚇倒。量子力學只是一種物理理論,而物理理論就是對自然現象的總結歸納,你所面對的不僅僅是難以理解的量子力學,更是復雜的自然現象。
我們所處的世界,在尺寸上分為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
宏觀與微觀的分界線是原子。原子以上尺度的事物屬於宏觀世界。
原子以下的事物,如次原子粒子,則屬於微觀世界。
量子力學專註於微觀世界的物理行為。最初,物理學家認為微觀和宏觀世界的物理法則相同。
然而,他們漸漸發現,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的相似之處幾乎微乎其微!
如果微觀世界的現象與宏觀世界一致,那麽量子力學就無從談起,直接使用牛頓力學就足以解釋微觀現象。那麽現代物理學的理論將會簡化許多。
微觀世界最初讓人類感到困惑的地方在於:無法完全理解電子繞原子核運動的規律。
根據傳統的思維,電子圍繞原子核運動,是由於原子核對電子的重力和電磁力。這些力會轉化為電子圍繞原子核運動的向心力,理應使電子像地球繞太陽一樣進行圓周運動。
但實際觀測發現,電子的軌域根本不是圓周運動。電子甚至沒有固定軌跡,我們無法預測電子下一秒的具體位置。
為何會這樣,目前無人能解,這些都是自然的現象,我們無能為力。
雖然我們無法精確預測電子的下一位置,但幸運的是,電子似乎總是出現在原子核周圍的某些固定區域。
例如,如果觀察電子100次,可能發現電子在原子核周圍A區域出現20次,在B區域出現25次,在C區域出現35次,在D區域出現15次,其他區域5次。
雖然無法確定電子下一秒會在哪個區域,但至少可以用統計方法描述電子出現在這些常見區域的機率。
這引出了一個問題:「上帝是否在擲骰子」。
在牛頓力學中,只要知道物體的初始速度、品質和受力情況,就可以計算出該物體在未來某一時刻的確切位置。
未來的一切仿佛已被初始狀態設定。比如你的生命從宇宙誕生那一刻起就已設定,你能讀到這篇文章也是命中註定的。這就是經典的機械決定論,亦稱宿命論。
然而,電子圍繞原子核的運動似乎是隨機的,電子的下一位置與其初始狀態無明顯線性關系,任何計算都無法精確預測電子下一秒的位置,因此電子的運動實際上否定了機械決定論。
不僅是電子,所有微觀粒子的位置都是隨機的,需要透過機率來描述。而人類由微觀粒子組成,這意味著人的命運並非早已註定,人的意誌可以改變命運。
因此有人認為,「原來上帝是在擲骰子」。這個觀點至今仍有爭議,但本文不在此展開。
我們常說量子力學,但為何不稱其為粒子力學呢?
為何使用「量子」這一術語,量子究竟是什麽?
首先,你需要思考一下能量是如何傳遞的。將一杯熱水放涼,是因為熱水將自身的能量傳遞給了周圍的空氣分子。
熱水分子運動劇烈,而空氣分子運動較為柔和。當熱水分子撞擊空氣分子時,就會將其動能傳遞給空氣分子,使其運動加劇,從而導致熱水逐漸變涼。這是能量傳遞的基本過程。
可以看出,能量傳遞主要依靠物質間的交互作用,如分子間的碰撞。
在熱水冷卻的過程中,溫度從80°C降至20°C。溫度的降低是一個連續過程,在此過程中,溫度會經歷從20°C到80°C之間的任意值,如50.654°C、35.6521°C等。
這表明,在熱水冷卻的過程中,能量的傳遞是連續變化的。
熱水冷卻是宏觀世界中能量的傳遞方式,但在微觀世界中,能量的傳遞並非連續,而是間斷的。
我之前已經強調過,能量的傳遞依賴於物質的相互交換。
在微觀世界中,這些物質可能就是最基本的粒子,如基本粒子。
基本粒子是最小的粒子,無法再細分。
在微觀世界中,所有的能量傳遞本質上都是依靠基本粒子的相互交換實作的,例如光子。
光子的數量只能是一個、兩個、三個……,不存在半個或三分之一個光子。因此,一個光子攜帶的能量是微觀世界能量傳遞過程中的最小單位。
假設一個光子攜帶的能量為A(hv),那麽能量的傳遞就只能是1A、2A、3A這樣遞增。不存在1.2A、1.236A、2.58A等非整數倍的傳遞過程。因此,能量的傳遞並非連續,而是有間隔的,這個間隔就是1A。
1A代表的就是能量的最小單位,我們將這種現象稱為能量量子化。
因此,「量子」代表的就是一種不可再分的基本單位。在微觀世界中,任何不可再細分的概念都可以稱為量子化,如光子就是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因此光子也稱為光量子。
這種不可再分、非連續的量子概念在微觀世界中非常普遍,是微觀世界的基本現象。量子力學正是研究微觀世界的理論,因此得名量子力學。
我們經常提到微觀粒子,導致許多人誤以為微觀粒子是一種實體的小球。
然而,微觀粒子的本質更類似於波。要真正理解量子力學,首先必須接受所有粒子本質上都是波的事實。這種波並非像水波或聲波那樣的機械波。
微觀粒子以波的形式存在,從而彌漫整個宇宙空間。理論上,所有波都可以彌漫到宇宙的邊緣。雖然波的空間尺度是無限的,但波的能量往往會集中到某個固定的空間尺度上,形成所謂的波包。
波包的集中程度越高,就越類似於粒子。這也是波粒二象性的體現。
實際上,測不準原理正是由波粒二象性引起的。
現在,我們將微觀粒子想象為一個具有波動性的波包。這個波包越集中,就越像粒子;越分散,則越像波。波包有兩個顯著的物理量:位置和動量。
你可以將波包的位置理解為寬度,動量理解為能量。
如果我們要測量這個波包(粒子)的位置(寬度),就需要用光子撞擊波包。透過光子探測到的資訊,我們可以確定波包的位置。
但你會發現,這樣獲得的波包位置(寬度)範圍比較廣。如果想獲得更精確的位置資訊,就必須提高光子的能量以撞擊波包,導致波包吸收能量後更加集中,從而寬度變窄,更像一個粒子,位置測量也就更精確。
但這時,雖然位置測得更精確了,波包因吸收了光子的能量而導致動量增加,因此波包的動量與初始動量相差甚遠。所以你測量得到的動量資訊就變得不精確。
如果你要精確測量波包的動量,就需要降低光子的能量,這樣波包的寬度就會增大,因此位置測量就變得不精確。
海森堡提出,粒子(波包)的位置和動量資訊無法同時被精確測量:位置測得越精確,動量就越不精確,反之亦然。他認為這主要是由測量儀器發射的粒子引起的。
但現代量子理論認為,海森堡的這種解釋並不完全正確。測量儀器固然會對被測量物件造成幹擾,但這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粒子的本質就是波包。測量波包的精確位置相當於測量繩擺產生的波動位置,這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波本身就不可能有完美的位置。測量動量也是同理,粒子不存在完美的動量。
因此,現代物理學認為,測不準原理的本質並非實驗儀器造成的,而是微觀粒子的內在內容。
使用「測不準原理」這一物理術語可能會誤導公眾,讓人誤以為是人類科技手段有限造成的測不準。如今,測不準原理已經改稱為不確定性原理。
微觀粒子還有一個非常普遍的特性,即態疊加原理。這個原理的數學解釋非常晦澀,且枯燥。態疊加就是我們常說的量子疊加。
例如,電子的自旋既是上旋又同時是下旋。這種奇異現象也讓薛丁格感到困惑,為了通俗地解釋量子疊加,他將其擴充套件到宏觀世界,即那只既死又活的貓。
其實,如果你將微觀粒子想象成波,量子疊加就很容易理解。
這條波彌漫整個宇宙空間,但並不均勻分布。波上有個波包,波包所在的位置,我們就認為是粒子所在的位置。
問題是,理論上這個波包可以出現在這條波的任何位置上。而波又彌漫整個空間,因此我們說粒子可以出現在空間的任何位置。
測量導致量子疊加態消失的原因是,測量儀器必須發射某些粒子來探測被測量粒子(波),被測量粒子原先的疊加態會因這些粒子的幹擾而消失。這就是測量坍塌效應。(對此問題進行理性討論時,可以引入延遲選擇量子擦除實驗)
只要我們不去測量這個波包(粒子),波包(粒子)本身就和這條波是一個整體。因此,這個波包(粒子)在空間的位置就是疊加在一起的,所以粒子既在這裏,又同時在那裏,可以同時處於多個位置。這就是疊加態的體現。
從這個角度理解量子纏結就非常簡單。
兩個纏結的粒子其實是同一條波(復合系統),只不過測量行為會導致這條波坍塌成兩個波包(粒子)。
這兩個波包在沒有測量之前本來就是共同的疊加態波。
測量會導致疊加態消失,變成兩個確定的波包(本征態),但對我們這些觀察者來說,好像這兩個粒子(波包)可以無視空間而同時作用。這就是量子纏結的超光速現象。
實際上,從本質上講,纏結的粒子之間本來就是同一個粒子。因此,對一個粒子的測量,實際上也就是對另一個粒子的測量,所以量子纏結必然是同時發生的!
但量子纏結並不存在任何實質上的物質運動,因此不能傳遞資訊和能量。
那麽,為什麽我們宏觀世界的物體不存在量子疊加現象呢?
實際上,宇宙的規律本來就沒有宏觀和微觀之分。
宇宙的本質完全由微觀現象主導,量子疊加才是宇宙中最普遍且最正常的現象。我們之所以無法理解量子疊加,是因為我們生活在已經坍塌過的宏觀世界中。
基於宏觀世界總結出的牛頓力學,是我們先入為主的思維,因此我們才會認為非疊加態才是正常的,而疊加態反而不正常。
宏觀世界的疊加態消失只是因為宏觀物質較大,容易受到各種幹擾,如宇宙中無處不在的光子會撞擊宏觀物質,這種幹擾本質上就像測量坍塌效應,導致宏觀世界的疊加態都坍塌了,從而呈現出確定的狀態。
最直接的證據就是空氣分子的疊加態和分子尺度上的量子纏結。
這證明了,即使比原子大很多的物質,只要不受其他粒子的幹擾(相當於測量坍塌效應),仍然會顯示出疊加現象。
但在現實中,比分子稍大的物質必然會受到其他粒子的幹擾,因此分子尺度以上的物質的疊加態會因為這些幹擾(測量)而全部消失。
現在我們知道,一個光子就是一個波包,這個波包的許多性質都是疊加態的。如果你想復制這個光子的狀態,就需要將這個光子一分為二,但光子是一個量子,無法再分,因此這個方法是不可行的。
另一個方法是測量這個光子的資訊,然後根據這些資訊重新建立一個相同的光子。但問題是,由於測量坍塌效應,一旦進行測量,光子原來的疊加態就會消失,因此你永遠無法獲得光子原來的疊加狀態。
這就是單個光子無法被複制的性質。
傳統的電磁波通訊發射大量光子,光子頻率的不同代表了0和1的不同。因此,竊聽者可以在光子傳輸過程中截取部份光子,透過這些光子的頻率就可以解讀通訊內容。
而量子通訊利用單光子不可複制的原理進行量子金鑰分發,理論上可以實作資訊的絕對安全。
竊聽者要竊聽電磁波通訊,要麽偷走光子,要麽進行測量。
但單個光子一旦被偷走,就會立即被發現,這表明資訊傳輸過程已經被竊聽,於是就會停止發送資訊。
如果竊聽者不偷光子,只是進行竊聽,就會引發測量坍塌效應,同樣會被發現。
一旦量子通訊被竊聽,就一定會被發現。因此,通訊雙方就會放棄此次通訊。
那麽,如果竊聽持續進行,會不會導致通訊持續中斷?
目前的情況確實如此。其實,資訊被竊聽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被竊聽且內容被獲取。
量子通訊的最大貢獻在於能夠知道通訊過程是否被竊聽,而不是阻止竊聽行為。
盡管竊聽者可以透過持續的竊聽行為阻斷資訊的發送,但我們可以透過其他通道進行傳輸。
即使其他通道也被持續竊聽,導致資訊傳輸中斷,我們仍然有物理手段對抗竊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