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北極有「黃河」!中國人在北極的第一個「家」走過20年

2024-07-28科學
對於大多數國人而言,極地都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存在。
在有關極地科考的新聞裏,我們通常聽到的大多是南極科考的計畫,不止是因為南極有可愛的企鵝而北極只有兇猛的北極熊,而是因為南極是比北極更容易抵達和進行科考的地區。要知道中國在南極大陸就有五個科考站,而在北極地區則只有一個——黃河站。
北極冰川。新華社圖片
2004年7月28日,一對中國石獅「落戶」新奧勒松,標誌著中國第一個北極科考站——黃河站正式建站 。「黃河站」的建成是中國北極科考的裏程碑。
2024年7月28日,黃河站迎來建站20周年。20年間黃河站不僅見證著中國極地科考事業的發展,也見證了科考人員們的辛勤付出和面對意外風險的勇敢。
中國北極黃河站。新華社圖片
01
駐紮:在地球最北小鎮
北極科考「聯合國」——新奧勒松
黃河站所在的新奧勒松處於北緯79度,位於挪威斯瓦爾巴群島上的最大島嶼——斯匹次卑爾根,是人類在地球上的最北定居點。
1926年,已征服南極點的挪威探險家羅艾爾·阿蒙森(Roald Amundsen)與同伴一起搭乘飛艇從這裏出發穿越北極點上空,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到達南北兩極的人。
新奧勒松,極晝下的地球最北小鎮。新華社圖片
就在阿蒙森出發前往北極點的前一年,中國加入了【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條約】。根據該條約, 中國有權自由進出北極特定區域 ,並依法在該特定區域內平等享有開展科研以及從事生產和商業活動的權利,包括狩獵、捕魚、采礦等。但在那個積貧積弱的年代,這一權利只落在紙面上,中國未能在北極科考領域取得突破。
近80年後,中國人終於在這片被極地科學家稱為「科考聖地」的小鎮上占據了一席之地。2004年,在一棟曾是煤礦工人宿舍的二層小樓門前,巍然屹立起一對石獅。走近這棟極具辨識度的建築,「中國北極黃河站」幾個字映入眼簾。
中國北極黃河站。新華社圖片
黃河站是一座二層小樓,包括實驗室、辦公室、閱覽休息室、宿舍、儲藏室等。在小樓的頂部有五個小「閣樓」,是北極科學考察中重要的設施——極光光學觀測平台。
每年春天到秋天,不同學科的科考隊員根據任務需要輪流上站開展考察;當極夜來臨,黃河站上會有1至2名極光觀測隊員上站考察;其他時間,站上沒有考察隊員,但有裝置自動觀測。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在挪威新奧勒松的北極黃河站外拍攝極光。新華社圖片
隨著北極地區在生態、氣候、海洋等多個科研領域的重要性不斷增加,曾經的煤礦小鎮新奧勒松成為全球北極科學考察的重要基地。如今,包括中國在內的10余個國家已在新奧勒松建立常年科學考察站。
20年來,黃河站始終是中國北極科考的「大本營」,共有660多位中國科學家來到這裏,進行冰川、陸地、海洋、大氣等多個領域的研究和實驗,為研究極區、應對氣候變遷貢獻著「中國力量」。
在挪威新奧勒松,科考隊員外出進行采樣工作。新華社圖片
02
探索:20年接力守望
在黃河站傳遞中國極地科考的聲音
「黃河站是我們北極科考的‘大本營’。自2004年建站以來,黃河站支持了包括冰川學、陸地生態學、海洋生態學、空間物理學、大氣和地理資訊等各個專業領域的科學觀測、監測和研究。黃河站為中國極地研究提供了重要保障,也為中國科學家認識北極、保護北極、利用北極發揮了重要作用。」黃河站站長胡正毅說。
伴隨3名中國科考隊員4月29日進駐位於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北極黃河站,2024年度中國北極站基科學考察工作正式開啟。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裏,科考隊員將以黃河站為據點執行多項科學考察活動。
中國北極黃河站。新華社圖片
近年來,中國利用「雪龍」號和「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船、北極黃河站以及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等平台,成功進行了多次北極科學考察。
中國不是北極國家,為什麽要組織開展大規模的北極科學考察?
中國在地緣上是「近北極國家」,是陸上最接近北極圈的國家之一。 北極快速變化對中國天氣和氣候產生直接影響,對中國生態環境系統和社會經濟發展影響十分顯著。而中國對北極的了解還很不夠。
北極是全球氣候變遷最敏感的區域,其升溫是地球其他地區的2倍以上,這一現象被稱為「北極放大效應」。透過北極科考,可以獲取北極氣候變遷的第一手觀測資料,深刻了解全球氣候變遷 。
從「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拍攝的北極圈內的浮冰。新華社圖片
尤其是隨著北極海冰融化,北極航道正在開通。中國是全球貿易體系中最重要的國家之一,外貿貨品中90%以上經由海運實作。而北極航道是連線東北亞、歐洲和北美三大經濟圈距離最短的海上通道。因此,北極航道的開發利用對中國來說意義重大 。這也需要我們進一步增加對北極的了解。
北極科學考察有助於提升中國特種裝備研發水平 。北冰洋考察需要借助大型科考破冰船以及可供極端環境使用的特種裝備。透過現場海冰型別、厚度和強度調查,可以為破冰船破冰參數的設定提供科學依據。
「雪龍2」號穿越浮冰區。新華社圖片
中國的北極科學考察今後將進一步開拓新的業務領域,同時加強與國際合作,重點關註北極海冰融化、生物多樣性、海洋微塑膠、海洋垃圾、海水酸化等國際社會共同關心的問題,為人類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北極,做出中國貢獻。
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抵達北極點,這是在北極點附近的冰站調查作業現場。新華社圖片
03
挑戰:酷寒、熊出沒
不期而遇的危險與「夜以繼夜」的工作
極地只有冬夏兩季,以3月和9月為界。
新奧勒松的夏季是喧鬧的,在太陽永不落下的極晝時節,黃河站會迎來數十位來自國內各個研究機構的科考人員。他們徒步、乘車或乘小艇外出,進行冰川、土壤、大氣等各自研究領域的實驗,有時會與北極狐、海豹和北極熊不期而遇。
科考隊員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乘坐雪地摩托出行。新華社圖片
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北極熊很少出現在新奧勒松附近,但隨著北極地區溫度快速升高,近年來在該區域發現北極熊的頻率越來越高,熊傷人的事件也偶有發生。也有一些人為了自衛,不得不開槍射殺突然遭遇的北極熊。因此,包括黃河站在內,新奧勒松小鎮上所有建築都不上鎖,以供遭遇危險的人進屋躲避。所有的房門都向外開,因為北極熊只會推門,不會拉門。
科考隊員與北極熊不期而遇。新華社圖片
除了不時出沒的北極熊之外,冰川上的裂隙、海洋中的冰山、突然降臨的暴風雪 ……都會對科考隊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威脅。在極地,「安全」是科考隊員們外出作業時決不能放松的一根弦。
除了危險的考驗,人在長期處於極夜時,心理和生理上都會面臨巨大挑戰。 夏季是科考隊員們工作的「黃金時期」,每年夏季黃河站都會迎來數十位來自國內各個研究機構的科考人員。
而在冬季,由於漫長的極夜,這裏只有進行空間物理觀測的科考人員駐站。要在沒有白晝的情況下待好幾個月,科考隊員需要很好地調整自己的心態,並時刻校準自己的生物鐘,才能適應這種不分晝夜、與世隔絕的環境。
極夜裏的北極小鎮。新華社圖片
多年來,中國極地科考人正不斷用自己的勇敢和努力,在地球兩極書寫著新的歷史。
「上天、入地、登極、下海,是人類探索自然奧秘的極致挑戰,是智慧和勇氣的體現,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直接反映。」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嘉麒在一篇名為【極地科考 造福人類】的文章中介紹,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能夠在極地獨立開展科考工作並建立科考站、持續進行科學觀測的國家之一 ,正在國際極地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截至2023年底,黃河站已累計支持250多個業務和科研計畫,接納660多位科考人員進行科學考察。
「我們不能把自己鎖在黃河站,我們想傳遞一種聲音,中國科研人員是友好的,我們願意與其他各國科研人員,共同致力於解決全球問題,應對全球挑戰。」黃河站站長胡正毅說。
為全球科學研究貢獻力量的同時,中國黃河站和中國科研人員也向國際社會傳遞著真誠友好、包容開放的積極聲音,表達致力於與國際社會攜手應對人類共同挑戰、共建全球科技共同體的誠心、決心和信心。
統籌:王菁 資料來源:新華社、中國科學報、人民日報、參考訊息 制圖:李琳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