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旅行者1號在180億公裏外的發現,對人類是件大壞事,有害射線激增

2024-07-13科學

從1960年代開始,人類已經對太陽系內的三顆主要行星進行了深入探測,並成功登陸了我們的月球。

隨著豐富的航天探索經驗和技術進步,人們的探索視角逐漸擴充套件到了太陽系外的四大氣態巨行星,甚至遠達星際空間。

圖示中的是旅行者1號和2號探測器,以及先鋒10號和11號。

1972年和1973年,分別發射了先鋒10號和先鋒11號,它們先後飛掠木星和土星。1977年8月與9月,旅行者2號和旅行者1號相繼發射。2006年,新視野號探測器啟程,先後探訪了木星和冥王星,繼而前往古柏帶。

這五個探測器均被視為離開太陽系的人造物,但除了旅行者1號、2號與新視野號外,其余已無法聯系,成為宇宙中的漂泊金屬塊。

新視野號目前仍在古柏帶進行小行星的探索,而旅行者1號和2號已經完成了對太陽系外四大氣態行星及其衛星的任務,並已「飛出」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

實際上,旅行者探測器是人類專為離開太陽系而設計的,其設計初衷就是進入星際空間。

它裝載了宇宙射線探測子系統(CRS)和低能帶電粒子探測器,用於探測太陽風層頂和星際介質中的離子。

並帶有兩張鍍金唱片,內含人類的語言、歌曲、問候、科技資訊和地理位置,能保持10億年,期望未來被外星生命發現。

太陽風層頂和星際介質是人類未曾涉足的領域,但科學理論顯示,太陽風中的帶電粒子存在一個傳播極限,並會形成保護太陽系免受宇宙射線侵襲的氣泡。

我們猜測星際介質中存在塵埃、高能宇宙射線和中性粒子,且相對均勻和安靜。旅行者探測器的探測結果幫助我們了解了太陽風層頂的界限和星際介質的成分,以及太陽風與星際介質的交互作用。

雖然旅行者1號比2號晚發射近一個月,但它被送入了更高更快的軌域,因此更早地抵達木星,並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探索,返回了上萬張彩色照片。

1980年11月,旅行者1號在完成木星探測後,首次飛掠土星,並開始探測土星、土星環和土衛六,計劃後續還將存取天王星和海王星。

但在探測土衛六時,因其厚重的大氣層引起科學家興趣,旅行者1號接近進行研究,結果其軌域受到影響,後續任務便由旅行者2號接手。

1989年完成土星探測後,旅行者1號便朝星際空間前進,由於深空探測無法依靠太陽能供電,故裝載了同位素溫差發電機。預計2025年前還能執行,之後與人類失聯,成為宇宙塵埃。

為節能,旅行者號關閉了所有行星探測儀器,只保留了用於探測宇宙射線、太陽風粒子和磁場強度的裝置。

因此旅行者1號成為第一個進入星際介質的人類探測器。2011年2月,其太陽風粒子探測器首次發現太陽風停滯,標誌著抵達太陽圈邊緣,這是太陽風和星際介質的交匯區,離地球約120個天文單位。

2012年5月,旅行者1號被認為正式進入星際空間,探測器捕獲的宇宙射線粒子顯著增多,太陽風粒子降至零。

由於高能質子的強大穿透力,普通防護無法抵禦,對人體構成威脅,這對人類的太陽系外探索構成障礙。

2012年以來,旅行者1號經歷了三次激波沖擊,激波是太陽風壓力波與星際介質作用的結果。

旅行者1號目前已飛行至222億公裏,旅行者2號至185億公裏遠。宇宙射線數據持續增加,而太陽風粒子在減少。

每秒鐘,旅行者號都在向外飛行數百公裏,攜帶人類的希望繼續前進,但五年後,我們將與它失去聯系,未來是墜毀?被外星人捕獲?帶來幸運還是災難?這將成為人類探索宇宙的遺產,標記著我們在宇宙中的存在。#深度好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