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氣溫,可以說給點陽光就燦爛。3月20日上午,隨著中東部大範圍的放晴,很多地方都處在升溫區當中,像是長江流域和西北地方,不少縣市氣溫比昨天同一時間升高6~8度,雖然還是上午但風吹面不寒,體感上開始進一步回歸到溫暖的春天。
一、大片暴雪雲爬上青藏高原
在春意漸濃的3月,當大多數地區還沈浸在溫暖的陽光下,青藏高原卻迎來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雪。2024年3月20日,南亞地區的天空被厚重的降雨雲系覆蓋,這些雲團如同一群不速之客,悄然爬上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實際上,衛星雲圖上,大片濃厚雲層不僅正爬上中國青藏高原,還開始向雲貴高原蔓延,中央氣象台的預報顯示,西藏和雲南將迎來明顯的雨雪天氣,其中西藏部份地區甚至有暴雪的可能。
二、雲南下雨確定!
這場大規模的降雨雲系,不僅帶來了雨雪,更是南支西風變化的訊號。南支西風中的劇烈震蕩,一道強盛的南支槽正在形成。隨著這股力量的東移,南支槽前方的西南水汽和幅合對流區,為降雨提供了充足的「彈藥」。對於南方地區來說,南支槽就是南方地區的「水槽」,準備給南方部份幹渴的大地送去急需的滋潤。
雲南、川西南和黔西,這些地區近期以來飽受幹旱之苦。2023年的冬春旱季,降雨量異常偏少,連雨季的降雨量也創下了歷史同期的最低紀錄。雲南省的平均年降雨量僅為887公釐,比往年同期少了200公釐。特別是滇東的曲靖、文山部份地區,年降雨量甚至不足400公釐。在2023年12月-2024年2月,雲南經歷了有氣象記錄以來最溫暖的冬天,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少20%,持續的晴熱大風天氣進一步加劇了旱情。
好訊息是,現在,隨著南支槽的形成和水汽的增強,雲南有望迎來一場難得的降雨。這場降雨,對於雲南來說,無疑是及時雨。它不僅能緩解旱情,還能為春耕提供保障,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必要的水分。而對於青藏高原的暴雪,雖然它給當地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但也是大自然的恩賜,為高原補充了寶貴的水資源。
三、「水槽」已就位
南支槽是什麽?南支西風和南支槽是指在冬季,青藏高原以南的低緯度地區,出現的一股向南延伸的西風氣流和一條低壓槽。它們是副熱帶系統減弱南退、西風帶系統建立並維持的產物,它們與西風帶低壓槽東移及受青藏高原大地形阻擋形成的南支系統關系密切。
南支西風和南支槽一年四季均有出現,尤以冬半年(12月至次年5月)出現最為頻繁。歷史上在1976-1985年10個冬季中共出現了142次南支槽,平均5-6天就有一次。南支槽的位置和強度會隨著季節和天氣系統的變化而變化,一般來說,南支槽越靠近中國,強度越大,對中國天氣的影響越大。
南支槽的來源有五種,分別是:第一類是原來在地中海到北非的副熱帶西風槽,沿著副熱帶急流東移過來的。第二類是由於上遊的地中海到北非地區的槽脊發展,引起下遊70°E附近或90°E附近的小槽發生而產生的。第三類是因為中緯度西風槽向南發展,在副熱帶西風帶上的70°E附近誘生出一個小擾動,隨後由於中緯度西風槽沿青藏高原北側較快地東移,小擾動槽在高原南側移速較慢,從而發展形成一個獨立的南支槽。
第四類是位置偏南(15°-25°N)、對流層上傳從北非移來或阿拉伯海附近產生的副熱帶西風槽。在它移過印巴次大陸時,500hPa及以下各層均無反應,只是當其移至中南半島到南海地區時,才對那裏的天氣產生影響。第五類是西風大槽東移遇青藏高原,因地形阻擋被分為南北兩支,北支沿高原北側快速東移,南支繞高原南側東移而被稱之為南支槽。
南支西風和南支槽是影響中國南方地區的重要天氣系統,不僅帶來降雨,還時常造成暴雨、冰雹、大風等災害性天氣。例如,2008年南方發生的雨雪冰凍天氣也與南支槽活躍有關。南支西風和南支槽的活動主要影響冬季的水汽輸送,由於南支槽位於孟加拉灣地區,槽前西南氣流可以將孟加拉灣的暖濕氣流輸送至中國西南和華南等地區。在冬季水汽較少的情況下,為強降雨天氣提供水汽。當南支槽位置不同時,水汽輸送的區域不同,從而導致雨雪天氣發生的地區不同,讓西藏東南部、雲南、四川、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江西地區出現不同強度的雨雪天氣。
這次天氣現象的特點是南支槽的形成和東移,它帶來了降雨雲系的蔓延和降雨的增加。隨著南支槽的東移,雲南省將迎來久違的降雨。但壞訊息是,因為南支槽的位置關系,此次南支槽給雲南帶來的降雨主體偏西,無法完全覆蓋到核心幹旱區,盡管如此,對於備受幹旱困擾的雲南來說,這也是對抗旱情的一點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