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細胞】:諾獎技術再登頂刊!科學家利用AlphaFold-Multimer首次發現精卵結合的關鍵三聚體蛋白丨科學大發現

2024-10-21科學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2024年10月9日,Demis Hassabis和John M. Jumper因在蛋白質結構預測領域的貢獻分得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的一半獎金,這兩位科學家是DeepMind的成員,即AlphaFold的母公司。


發展到今天的AlphaFold已經叠代到第三代,可以前所未有的精度預測所有生命分子的結構和交互作用 ,與現有技術相比,精度提升了至少50%,個別類別精度翻倍。


可以說,AI徹底顛覆了結構生物學的底層程式碼。


今日,AlphaFold家族再登頂刊。維也納生物中心(VBC)科研團隊在【細胞】雜誌發文, 研究者們利用AlphaFold-Multimer成功預測了脊椎動物中保守的精卵結合的關鍵蛋白結構,由Izumo1、Spaca6和Tmem81形成的三聚體。


該研究首次發現Tmem81是一種雄性生育的關鍵蛋白。

論文題圖

有性生殖生物體的生命起源於受精,精/卵細胞相互辨識、結合和融合,但我們對這一過程的細節卻了解有限。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有科學家發現了幾種哺乳動物配子交互作用的必需蛋白,但受限於科研技術,我們只能確定一組織蛋白對,IZUMO1和JUNO。


2016年6月,來自加拿大和日本的兩組科研團隊分別在【自然】雜誌發文,指出 哺乳動物中精子表面蛋白IZUMO1和卵子表面蛋白JUNO是精卵結合中必需的。


但精卵結合給我們留下的未解之謎還有很多。


例如IZUMO1與SPACA6、TMEM95在結構上很是相似,但後兩者的重組人類蛋白卻不與人JUNO結合;實驗中,異位表達IZUMO1的哺乳動物細胞能夠與表達JUNO的小鼠卵細胞結合,但卻並不融合;JUNO僅在哺乳動物中保守,魚類中卵子受精所必需的卻是另一個完全不相關的蛋白Bouncer……


搞不清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為了尋找精卵結合過程中未知的因素,研究者們決定使用AlphaFold-Multimer模擬篩選蛋白質交互作用。


AlphaFold-Multimer是在AlphaFold2的基礎上改造而成的。AlphaFold2發表後,有不少科學家發現,雖然AlphaFold2是用單體蛋白的數據訓練的,但實際使用的時候竟然可以預測蛋白復合體。DeepMind針對復合物重新訓練,即得到了AlphaFold-Multimer。


本次實驗中,研究者們選定的物件是脊椎動物中已知的四個保守的精子生育蛋白,Izumo1、Spaca6、Dcst1、Dcst2,利用AlphaFold-Multimer在約1400個斑馬魚睪丸表達的分泌/跨膜蛋白文庫中篩選相應的結合蛋白。


與此前研究一致,Dcst1和Dcst2會形成二聚體。除此之外,兩個預測得分最高的蛋白對是Izumo1-Spaca6和Izumo1-Tmem81。


這多少有點出人意料了,因為Tmem81是一種睪丸表達的單鍊結跨膜蛋白,此前從未有研究發現它與受精有關。


這三種蛋白結構上都具有一個免疫球蛋白(Ig)樣結構域,透過柔性結構連線到C端跨膜螺旋。Izumo1和Spaca6還具有一個N端的四螺旋束(4HB)。

三個蛋白的結構

AlphaFold-Multimer預測顯示,Izumo1、Spaca6和Tmem81形成三聚體的可信度非常高,且在斑馬魚和小鼠中都成立。這促使研究者進一步驗證Tmem81在生育中的作用。


研究者用CRISPR-Cas9在斑馬魚和小鼠中敲除了 Tmem81 ,敲除後實驗動物均可正常發育至成年,雌性生育能力正常,但雄性不育。基因改造補充 Tmem81 後可恢復雄性實驗動物的生育能力。


在小鼠中,缺失 Tmem81 不影響睪丸的外觀和體重,精子形態和運動能力正常,但精子不能穩定與卵子結合並融合。


足見,Tmem81對雄性生育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敲除 Tmem81 後精子無法與卵子結合

研究者還透過突變Izumo1、Spaca6、Tmem81預測接觸界面處,確認了三聚體在體內的存在。


接下來,研究者對三聚體和卵子之間的交互作用進行了預測。與哺乳動物中的JUNO不同,斑馬魚中,三聚體結合的是Bouncer。 預測結果顯示,Bouncer與三聚體的結合方式與JUNO完全不同。


事實上,Bouncer在哺乳動物中的同源物為SPACA4,SPACA4表達於卵母細胞而非睪丸,SPACA4的結構也大概並不會結合三聚體。

斑馬魚中三聚體與Bouncer結合(左)

小鼠中三聚體與JUNO結合(右)

研究者猜測,JUNO和Bouncer具有不同的三聚體結合位點,這或許意味著不同的選擇壓力,這有助於物種特異性的受精。


參考資料:

[1]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4)01093-6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3319-z

本文作者 | 代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