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可控核融合發展提速:全球最大「人造太陽」主機安裝 美眾議院透過【融合能源法案】

2024-03-02科學

童謠裏唱的「種太陽」,正在一點點變成現實。

當地時間2月29日, 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堆(ITER)組織與中核集團中核工程牽頭的中法聯合體正式簽署真空室模組組裝合約 。協定簽署也意味著,中法聯合體已成為目前ITER計畫主機安裝的唯一承包商。這是中國在成功安裝其心臟裝置之後,再次承擔其核心裝置的安裝任務。

作為全球最大的「人造太陽」計畫,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堆ITER是一個能產生大規模核融合反應的托卡馬克 ,由中國與歐盟、印度、日本、南韓、俄羅斯和美國七方共同實施,旨在模擬太陽發光發熱的核融合過程,探索受控核融合技術商業化可行性。

就在去年12月14日,中核集團訊息稱,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與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堆ITER總部簽署協定,宣布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面向全球開放。 「中國環流三號」是彼時中國設計參數最高、規模最大的核融合大科學裝置,也被稱為中國的新一代「人造太陽」

大洋彼岸的另一端,當地時間2月28日,。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眾議員Jeff Duncan表示,這項法案將是「」。

【融合能源法案】 是【原子能發展法案】的一部份,其中提出,核管制委員會將頒布一個獨特的監管框架,為商業核融合裝置頒發授權證,以簡化商業核融合的實施;要求國家核管制委員會向國會報告其加快核融合能源裝置授權程式的計劃。

議員Don Beyer表示,該法案「將使我們走上一條積極的監管環境之路,這將有助於促進創新,從而使我們能夠將融合能源帶入電網。」

「融合能源有望大幅降低美國家庭的能源成本,同時極大地增強電網穩定性,並提供人類已知的最清潔的電力形式。為此,美國需要一個國家能源框架來支持這一新興技術的研發,並將融合能源納入我們的能源組合。」議員Jay Obernolte補充稱。

▌可控核融合為未來能源唯一方向

2023年年末,由25家央企、科研院所、高校等組成的可控核融合創新聯合體正式宣布成立。會上, 中國融合公司(籌)舉行揭牌儀式,第一批未來能源關鍵技術攻關任務正式釋出 ,對於創新協同推進融合能源產業邁出實質性步伐具有重要的裏程碑意義。同時, 國務院國資委啟動實施未來產業啟航行動,明確可控核融合領域為未來能源的唯一方向

作為核能的開發方式之一,核融合相比核分裂在安全、綠色、能量密度等方面更具優勢。

雖然距離實作商業化執行時間較遠,但核融合對於國防工業建設仍有重要戰略意義。當前,可控核融合已成為大國科技競爭的前沿陣地。招商證券指出,在巨大的商業和戰略價值驅動下,可控核融合的技術發展和商業化行程有望提速。

落實到產業鏈環節上,核融合產業鏈上遊主要是原料供應,覆蓋有色金屬(鎢、銅等)、特種鋼材、特種瓦斯(急)等原料供應;中遊覆蓋融合技術研發、裝備制造(第一壁、偏濾器、蒸汽發生器、超導磁線圈等元件)及仿真、控制軟體的開發;下遊核電建設和營運,主要目標市場為發電。

本文源自科創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