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鼓吹」以太的早期論文——以太的歸來

2024-06-28科學

以太這種說法在相對論盛行之後,就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了。本來以太這種說法就頗有爭議,各種學說對以太充滿了猜測,在一些理論成熟之後,黯然結束歷史舞台。思考原因,很大程度在於相對論對於空間的幹擾,如果空間可以制造和消滅,空間則蛻變為以太,以太則無事可幹,最終在物理理論中消失了。

天龍物理學在一些觀點中提到,空間不受任何事物的幹擾,空間只可參與各種學問的量化計算,但是任何物理作用不能改變空間的內容。空間不可能壓縮,也不會擴大,它永永遠遠的矗立在物質世界和意識世界裏。

一切物體、一切變化都在空間裏執行,無論多麽可怕的爆炸,無論多麽抽象的負真空,都無法影響到空間的一分一毫。物體變大了,是物體的範圍變大了,物體縮小了,是物體的範圍縮小了,無論如何變化,不關空間一絲一毫的。

我們就是物體,我們和我們周邊的一切物體都對於宇宙有著影響力,這種影響力的半徑究竟有多大,這是未知的,但是這種和空間重合的範圍是存在的,是可以成為物理變量的,因為影響力的變化而變化,固然可以制造和消滅。這種範圍隨著物質移動而移動,這種可以移動的範圍就是 「以太」。

宇宙有多大,是看宇宙的影響力範圍有多大,空間無窮無盡,宇宙則有邊際。太陽的以太有多大?它的半徑包含八大行星,超過古柏帶,到達奧爾特星雲。我們每個人也有以太,半徑多大未知,但是一定是存在的。

物理學領域,必須讓以太觀念回歸,如果空間和物質中間不增加一個新的概念,必然會得到空間變大和變小的荒唐結論,只有把空間、物質、影響力範圍有機的統一起來,才能完整的描述宇宙的空間觀念。

空氣能被壓縮,空間不能被壓縮;以太以外施力,在以太邊緣就有影響了,但是某些力只對物質本身是有效的;某些力對於以太就是有效的。比如太陽系的執行,在太陽系以太的球體邊緣,就有強大推動力推動太陽系執行。地球也是如此,地球不是無緣無故的運動,而是地球的以太受到了推力,這種推力傳導給地球,而促使地球運動。

物質和以太好比帶氣泡飛行的蟲子。物質有能量,必然制造以太;有了以太,物質所接觸的空間就不能算是虛空。物質沒有能量,會讓以太為零,直接接觸的面則是虛空。在宇宙之邊,或者宇宙之外,虛空和物質直接接觸,虛空和物質的能量差好比磁場,把物質緊緊鎖住,讓物質動彈不得。物質有了能量才能運動,從物質的感受來說,好像沒了空間;不是沒了空間,而是沒有本領去運動而已,只要有能量,空間多得是。

作為物質的人們,總是試圖尋找宇宙之邊;帶了氣泡飛行的蟲子,能摸到邊麽?「邊」通常是物質之邊,不是以太球之邊。各種星雲,各種天體組成了擠擠挨挨的以太球體,充滿了宇宙。宇宙是個實體,沒有一絲罅隙;然而物質能夠在以太中自由穿行。物體能夠通行,人類直觀的視為「有空間」。其實質是,空間是一個事物,影響力範圍(以太)是另一個事物,不可混為一談。

我們也是物體,每個物體都有影響力範圍,一只動物,它有影響力範圍;太陽有影響力範圍;銀河系也有影響力範圍,宇宙還有影響力範圍。宇宙的影響力範圍對於物質的影響是深遠的,這種範圍,就是通俗的宇宙之邊;我們觀察到盤狀星系,腦中應有透過黃道的以太球體觀念。在物理體系裏,這種範圍,或許用「以太」來表達更加貼切。

區別在於,以往人們研究以太,側重於研究以太是何種物質;完全不必如此,物質影響力範圍才是以太的重要內容,它的「空間」感無法替代。固然物理缺項「以太」要重新回來。人們要重新樹立空間、物質、物質影響力範圍(以太)三位一體空間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