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開啟生物多樣性科普教育「新篇章」!公眾自然科普及宣傳教育計畫啟動

2024-08-27科學

日前,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與上海科技館攜手主辦的「公眾自然科普及宣傳教育計畫啟動儀式暨第212期上海科普大講壇」活動舉行。活動上宣布,雙方將共同開啟生物多樣性科普教育的新篇章,在上海開展更多生態環境保護公益計畫活動,普及生物多樣性科學知識,提高公眾的自然環保意識。

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社會發展至關重要,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近年來主動發揮優勢、努力跨界融合,積極推進生態領域的科普教育和科學探索。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王小明詳細介紹公眾自然科普及宣傳教育計畫的背景、內容和實施路徑,希望以「城市重構自然」為理念,凝聚更廣泛的力量,大力營造公眾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良好氛圍,促進實作生態美景永駐國際大都市,推動自然科普及宣傳教育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希望在上海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關註自然的活動中,讓他們在潛移默化踐行中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推動者。」王小明表示。據悉,公眾自然科普及宣傳教育計畫還獲得了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螞蟻森林生態綠色發展基金會的資助支持。

啟動儀式結束後,西北大學李保國教授開展了題為【從金絲猴社會看人類社會的發展】的科普講座。上海科技館副館長、上海科普發展教育基金會理事繆文靖為他頒發了榮譽獎杯。本次生物多樣性科普講座也是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公眾自然科普及宣傳教育計畫的重要活動之一。

作為地球上稀有的珍貴動物之一,金絲猴還有個與眾不同的點,就是這一猴群中並沒有「猴王」。「秦嶺金絲猴是松散的母系社會。它們由好多一夫多妻制的‘家庭單元’組成,家庭之間有等級高低的區分,若幹個又會組成一個繁殖群。」李保國教授解釋道,「所以他們是家庭之間不斷賽局,使得猴群不斷壯大發展。」

現場,李保國教授在講座中提到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地球生命共同體的血脈和根基。然而,環境變化導致全球生態安全面臨嚴重威脅,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物種滅絕速度加快。中國也正面臨著生態安全及物種滅絕的嚴峻挑戰。在這個挑戰面前,更要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要開展旗艦物種的研究。而作為旗艦物種的秦嶺金絲猴,就是生態環境健康發展的重要標誌。保護好秦嶺的金絲猴,也就保護了在其環境下生存的動物物種、動物植被生態系和秦嶺的生態系,這樣人和動物才能和諧共生,真正地實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李保國教授還分享了他和團隊三十余年對瀕危動物演化、族群保護、棲息地恢復與遺傳復壯的研究成果。他們在金絲猴野外艱苦跟蹤觀察的基礎上,透過生態行為學研究逐步揭示了金絲猴透過特殊營養補償和能量收支調控來適應寒冷冬季,發現了金絲猴社群為獨特的重層社會結構模式——松散的母系社會,提出了亞洲葉猴重層社會前進演化為聚合型的新觀點,打破了西方學者對於靈長類重層社會前進演化的半個世紀的認識。最後,李保國教授呼籲在座的觀眾要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要以頑強的意誌適應自然,以敬畏之心改造自然。

當天,兩百多名市民透過公眾號平台搶票成功參與,更有數萬名觀眾透過各大平台線上觀看。記者了解到,上海科普大講壇作為科普教育的重要平台,已經成功舉辦了264場活動,邀請432位元海內外科學家進行精彩演講,逾2200萬觀眾透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參與了講座。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釋出,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為資訊釋出平台,如您認為釋出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