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未知的宇宙:黑洞的形成和演化

2024-03-22科學

1783年,英國科學家約翰•蜜雪兒提出,存在一種具有超大品質和超高密度的恒星,這種恒星的重力是如此之強,甚至連光線都無法從它內部逃脫。到了1795年,法國科學家皮埃爾•拉普拉斯將光速的有限性與經典力學中的最大逃逸速度相結合,第一次提出了黑洞的概念,這也是傳統力學的重力所能帶來的最富有創造力的結果,因此他也被稱為黑洞之父。

科學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到了1916年,德國天文學家史瓦西求出了愛因史坦的廣義相對論方程式的嚴格解。透過這個解我們可以推測出,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種尚未被觀測到的重力巨大的天體,也就是後來我們所說的黑洞。

黑洞被看做是恒星最終的宿命,像是恒星的墳墓,所以也被稱為「墳星」。黑洞可以說是宇宙中最不為人知的天體。因為它無法發出任何可見光,對人的各種觀測手段來說,它都是一片漆黑的,所以被叫做黑洞。但是在成為黑洞之前,它曾經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天體。在恒星的生命快要結束的時候,會發出最耀眼的光芒,之後只留下一個塌縮的核。這個很小核卻擁有最強大的吸重力,連光都無法逃出它的範圍,所以無法觀測到它。它不但是不可見的,還會把所有靠近官的物質都吞噬掉。

可以這樣簡單地描述黑洞形成的過程。一般來說,恒星中只含有氫元素,這些氫原子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核融合和核分裂。因為恒星自身具有很大的品質,所以內部的核反應產生的能量與重力達到一種平衡,這就讓恒星能夠保持穩定。因為核反應,氫原子的結構也會發生變化,並形成新的氦原子。氦原子繼續參加核融合和分裂,再次形成其他的新元素。在恒星的生命只剩下最後的十分之一的時候,溫度就會變得越來越高,不斷地稀放出巨大的能量。因為恒星本身的品質十分巨大,所以有強大的重力,但星自身釋放出的能量與重力剛好達到平衡。但是當恒星的能量快要消耗完的時候,就無法與自身重力相抗衡了,在巨大的重力作用下,恒星開始崩潰,並向內部劇烈塌縮。

技照元察周期表中原子量的順序,各種新的元素不斷形成,真到鐵元素出現為止。因為鐵十分穩定,所以不會繼續發生核反應,當恒星內部出現足夠多的鐵元素時,恒星就無法釋放足夠多的能量來與自身的重力達到平衡,這時它就開始塌縮。如果它的品質足夠大,就會變成黑洞。黑洞本身的強大重力會將它周圍的所有物質都吸進去,像一個無底洞一樣瘋狂地吞噬。宇宙中的塵埃和物質不斷向黑洞周圍聚集,形成一個旋渦狀的物體,它被稱為吸積盤。

簡而言之,恒星就是燃燒的黑洞,而黑洞就是熄滅的恒星。

一些品質較小的恒星,比如我們太陽系的太陽,當它內部的能量耗盡之後,品質如果小於1.44M,就會變成一個白矮星。中心的密度已經十分大,足以抵消自身的重力,這時將不再收縮。恒星剩余的熱量會使它發光,隨著熱量的不斷消耗,表面的溫度也越來越低,直到熄滅,再也無法被我們觀測到;

如果它的品質高於1.44M但是低於2M,那麽就會演變為中子星。品質更大的紅巨星在收縮到一定程度時會發生爆炸,這就是超新星爆發。超新星會將外層的物質向外釋放,形成一片星雲。它的內核則會繼續收縮,最後成為中子星。

如果它的品質超過了2M,那麽就無法達到最終的平衡狀態,只會不斷地向內塌縮。根據現有的知識我們無法確定它的密度,但是理淪上它會越來越致密,最後密度到達臨界點。這時,它的品質和密度是如此之大,產生的重力能夠抓住一切粒子,包括光都無法逃出區的重力選圍。這時,它就成了一個黑洞。

(註釋:M為太陽品質,文中超過2M即為超過兩倍太陽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