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以紫外光「療傷」地下管網,本土高新企業完成反向「出海」

2024-03-23科學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3月22日訊 一場原本需要道路「開膛破肚」的地下管網修復「手術」僅僅只用5個多小時甚至更少時間就能完成,這不僅是工程技術的巨大飛躍,也是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理念的升級和提升。22日,武漢中儀物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部經理萬松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以高科技手段修復地下管網國內雖起步略晚,但發展勢頭迅猛。由該公司研發生產的紫外光固化裝置和材料已實作從進口替代到反向「出海」。

武漢中儀的修復材料生產基地。通訊員供圖

「不誇張地說,武漢中儀是國內首批研發該技術裝備的企業。」武漢中儀研發部經理萬松介紹,此前,以紫外光「療傷」地下管網的套用場景主要在德國。采取這項技術對地下管道進行修復,占道少、施工時間短,不受原管道材質的限制,得到行業認可,但由於價格較高,只有部份城市在使用。

作為一家供排水管網檢測、評估、養護、修復相關技術、裝置及材料研發制造為核心產業的高新技術企業,武漢中儀從2015年前後開始關註這一技術,敏銳地捕捉該技術的巨大潛力後,聯手武漢本地高校資源,於2017年和2019年先後完成修復裝置和材料的自主研發和生產。

「目前我們使用的所有材料都來自國內,可以說實作了完全的國產化,費用僅為國外產品的一半。」萬松介紹,在國外技術的基礎上,武漢中儀不斷創新革新技術,如國外主要使用汞燈進行固化,使用在800—1000個小時後就要更換。而國產的裝置使用LED燈,至少能夠使用2000個小時以上,且材料更環保。

其間,武漢中儀還攻破了修復材料不能泡水的難題。實際施工中發現,檢查井的部位通常有積水,這使得燈架會與水接觸,導致裝置出現故障。為此,最新一代的產品做到了LED燈架防水效果,即便管內有殘留的水,也能夠確保燈架在施工過程中沾水、泡水後,裝置功能正常。

目前,該修復裝置的產能達到100台套/年;修復材料年產能400公裏。

成本優勢帶來市場的進一步擴大。據了解,該固化材料已走向海外,與當地的本土品牌同台競爭,在歐洲、美洲、東南亞等市場有所斬獲。同時,借助於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武漢中儀的其他各項產品出口已覆蓋全球20多個國家,包含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義大利、英國、法國、俄羅斯、澳洲、日本、南韓等。

(長江日報記者龔萍 通訊員譚慧 肖慶)

【編輯:趙可】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套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59222222。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信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信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