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對人類的未來悲觀還是樂觀?這是無數科學家、哲學家、學者都深入探討過的問題,最後也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蜜雪兒·馬約爾曾表示,即使是在非常樂觀的情況下,人類將永遠不會遷移到太陽系以外的行星。因為時間和技術無法克服,人類到達不了遙遠的宜居星球。
科技的尺度丈量不了宇宙
面對浩瀚無邊的宇宙,人類變強和淪陷好似都沒有任何意義,除非人類對宇宙有了顛覆性的發現,足以透過科技變革去丈量宇宙的尺度。然而,現實還是讓人沮喪。
1977年的「旅行者一號」,已經是人類迄今為止最大的希望,透過47年的孤獨旅行,看過了木星的極光,領域了土星的光環,透過兩者的彈弓效應,來到了太陽系的邊緣,一度處於與地球失聯的狀態,在科學家的不斷努力下,「旅行者一號」還在延續著最後的余熱,預計2025年將徹底與人類永不相見,因為其燃料鈈-238將無法支持關鍵裝置的運轉。
這位「孤獨的格拉斯哥流浪者」雖然在2012年穿越了日球層頂,在太陽風與星際介質之間航行,但殘酷的現實是,科學家估算,旅行者一號要擺脫太陽重力,真正進入星際空間,至少還要3萬年之久,而要達到最近的恒星半人馬座α星更需要數萬年。
透過旅行者一號傳回的等離子波儀器記錄數據顯示,240億公裏外的深空,旅行者一號遭遇到了來自銀河系高能宇宙射線的強大放射線,這種宇宙環境對於任何企圖離開太陽系的探測器來說,都是極其惡劣和挑戰性的。
人類要被困在太陽系?
人類發現了太陽系約2光年左右,銀河系約 10萬到12萬光年,宇宙約930億光年,這就好比一群螞蟻發現了人類最大年齡活不過150歲,然而這個真理對螞蟻有什麽用呢?如果什麽都做不了,這個真理對螞蟻群體來說就毫無意義。
人類很可能會逐步逼近宇宙裏的真理,但最終卻什麽也做不了,依然會被困死在銀河系裏。因為人類目前最遠的足跡,還沒有超過居住的星球的衛星,這對飛出太陽系來說,都是奢侈,更別說其它。
有沒有希望
難道人類突破太陽系一點希望也沒有嗎?那到不是,人類還在不斷突破自己的技術上限,比如核融合動力的實作,太陽帆推進技術的結合,曲率引擎核蟲洞的發現,可能會讓人類在宇宙中的指令碼進步一大步。
「曲速引擎」不是透過加速飛船本身來實作超光速旅行,而是透過改變周圍空間的幾何形狀——具體來說,是在飛船前方壓縮空間並在後方擴張空間,從而形成一個「曲速泡」。飛船可以瞬間穿越非常遠的距離。
而蟲洞是愛因史坦和羅森在研究重力場方程式時提出的,即所謂的「愛因史坦-羅森橋」。這是蟲洞概念的一個重要裏程碑,它描述了空間中的一個管道,理論上可以連線宇宙中兩個遙遠的點。不過,當時的模型顯示這種結構是不穩定的,並且不能透過物質。
不過,這些都還停留在理論階段,如果其中有一項得到突破,都將是人類文明的巨大進步。
結語
恐龍在這個星球生活了1.2億年,遠比人類歷史長得多,人類相信自己能透過智慧和開拓精神,超過恐龍的生存時長,然而,在浩瀚的宇宙中,人類卻未必能走出太陽系,因此,無人人類怎樣拼搏,到最後也可能毫無意義,但對於眼前的三 瓜倆 棗,人類卻覺得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