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記錄抗戰時期中國科學發展面貌

2024-04-25科學
作者:尹曉冬(首都師範大學教授)
現代科技史研究,比較重視檔案、書信、日記和手稿等原始材料,照片彌足珍貴。然而,由於照片零散、稀少,往往只能作為輔助材料使用。尤其是在抗戰時期的艱苦條件下,科教機構保留的影像材料更是極少。李約瑟作為戰時奉命來華的外交人員,在1943—1946年間使用當時在中國頗為稀有的相機,拍攝了流落在中國鄉村的文化遺跡和科教星火,這批照片總計1400多張。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錢臨照先生曾經說,李約瑟的【科學前哨】和【中國科學】是抗戰時期中國科學整體面貌的有力記錄。兩本書都選用了大量實地照片,其中【科學前哨】使用了60張,【中國科學】使用了95張,然而這也只是冰山一角。
【李約瑟鏡頭下的戰時中國科學】 劉曉 【英】約翰·莫弗特 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
隨著劍橋大學圖書館與李約瑟研究所合作的開展,李約瑟拍攝的原始照片經過數位化處理,成為國內外研究抗戰時期科學教育史的寶藏。許多關於人物和機構史研究的論文或著作,都使用過當年李約瑟拍攝的照片。如筆者在研究胡乾善(曾擔任中英科學合作館學術顧問)、余瑞璜、江仁壽等科學家的戰時工作時,就找到了李約瑟拍攝的與其相關的照片,成為補充其學術生涯的重要線索;又如筆者在研究李約瑟與英國援華會成員交往時,看到成員羅忠恕(華西協和大學教授)在李約瑟的鏡頭下神采奕奕。這些珍貴的照片,不僅使其家人感懷,更引起了武漢大學校史館等研究機構的註意。這批照片如今終於完整出版,系統反映了抗戰時期中國科教機構和科學教育工作者的狀況,也實作了李約瑟「出一本戰時中國科學技術影集」的夙願。
由於原始照片中有不少重復,部份底片也失真壞,本書選取了900余張照片。除了一些友人贈送的照片,如吳蘊初贈送的23張天原電化廠照片,林伯渠贈送的12張延安大學照片等,其余大部份均由李約瑟拍攝,這也是李約瑟本人很少出現在照片中的原因。這些照片內容豐富、不拘一格,排布成變化靈動的版式,配以文字敘述,給讀者良好的視覺沖擊和閱讀體驗。
跟隨李約瑟的鏡頭,我們得以穿越到80年前,以李約瑟作為「科學和文化合作使團負責人」的視角考察中國戰時的科學,包括科研機構、醫療系統、工業企業等近300個機構。其中,既有大學課堂中專註實驗的學生,也有滇緬公路旁學者居住的茅屋。最引人註目的是工作場景中的科學家,他們無不顯示出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如顯微鏡旁的鐘盛標、註視鹽井的張季熙、記錄天文數據的鄒儀新、主持中國科學社會議的竺可楨等。更多的是科學家站在工作場所前,不少科學家具有留學經歷,而背後卻是古舊的廟宇,簡陋的茅屋,這種反差讓讀者對那個時代的科學境遇有了直觀的認識。照片中還有大量的建築和風景照片,李約瑟喜歡參觀各種廟宇,一方面緣於許多科教機構暫時坐落於此,一方面有助於思考中華文明的思想源頭,同時,他也有意突出傳統與現代的對比和聯系。書中還有不少景物和普通民眾的照片,這些歷史研究者往往忽略的內容,排版時卻常常占用整個跨頁,河山風貌盡入眼簾。旅行者總能以出人意料的角度,展示那個時代的風土人情,也讓這本書充滿了歷史的溫度。
這本書的敘事,也不同於以前過於偏重李約瑟的古代科技研究,而是將重點放在戰時現代科技本身,也即這些照片反映的主要內容。李約瑟的外交人員身份恰好適合完成這一任務。正如作者所說,如果今天我們派遣一名科技史家回到戰時,收集的資料不一定比李約瑟更為完善。應當說,面臨浩如煙海的科技史資料,李約瑟是核心人物,這種寫作路徑是對先前傳記結構的簡化。
運用從點到線的視角,作者指出,李約瑟歷次旅行的時機和意圖顯然都經過周密的設計,既有空間上的差異,又有時機上的選擇。來華之初,李約瑟關註科教中心城市、西南和西北國際通道,以及工礦企業等資源;抗戰進入最後階段,李約瑟密切註視東南戰局和西南反攻,因此重點放在交通設施、兵工廠和醫療機構等方面;而到抗戰結束,李約瑟又到北方以及東部城市,無疑在思考中國科學的未來發展。幾條路線如同一張大網,勾勒出李約瑟的科學觀,即科學不僅在於教育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和實驗室,而且包括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戰時科學的動員與貢獻、國際援助與合作的通道機制等,這大大拓寬了我們通常所理解的科學概念。
作者劉曉和莫弗特精誠合作十余年,對近千張照片資訊進行解讀,包括人物、建築、機構的辨認、李約瑟考察路線報告的分析等,在浩如煙海的資料下寫成此書,全景展現了戰時科學的方方面面,搭建了明晰的框架結構,必將推動中國現代科學史的研究。
該書首次完整再現李約瑟戰時的所聞所見,展現了中國科學家和學者們在極為艱難的情境下依然奮發有為、弦歌不輟的精神風貌,為我們理解李約瑟思想變化的關鍵節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光明日報】(2024年04月25日 11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