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蝴蝶效應?NASA在2022年的一個舉動給我們詮釋了這個成語,一艘無人探測器按照機會猛烈沖向一個太空巖石,產生了相當於3噸TNT的爆炸效果,這次撞擊也讓目標小行星改變了執行軌域,實驗較為成功效果十分明顯!
這就是著名的雙小行星重新導向測試(DART)實驗,執行該任務的探測器也一並破碎,同時撞擊之後還產生了大量的太空巖石,科學家推斷這些「人造」的太空巖石很可能會為火星甚至是地球帶來撞擊威脅!
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這次撞擊實驗,它的驗證目標是「迪蒂莫斯」雙星系統,是兩顆小行星構成的一個簡單環繞天體系統,主星Didymos直徑780m兩個半小時自轉一次,它的小「衛星」Dimorphos直徑大約是160公尺,11.9小時繞其主星一周。
科學家尋找到這個雙星作為探測目標非常合適,它們距離地球大約是1100萬公裏,距離上不遠撞擊後可以很好地進行觀測檢視效果,距離也不近撞擊後的殘局也不會影響到地球。
兩顆小行星構成的天體系統恰好滿足科學家的實驗要求,它們之間距離1公裏左右,透過探測器對其中較小的「衛星」進行撞擊,撞擊後透過觀測天體的執行狀況,軌域周期變化情況等得到需求的資訊,簡單來說就是看天體被撞擊後軌域是否會發生變化!
這一次的撞擊效果還比較明顯,讓Dimorphos繞Didymos的軌域周期縮短為11小時23分鐘,比撞擊之前減少了32分鐘,這就意味著人類可以利用探測器撞擊一些小行星,那些可能撞擊地球,對人類文明有危險的小行星便是首要目標。
倒也沒錯,實驗的卻是成功了,但是探測器的撞擊導致天體出現破碎,產生了37塊規模較大的太空巨石,它們在不同的軌域上運轉。
這些新產生的巨石直徑在4-7公尺之間,根據歐空局(ESA)的一個科學團隊最近的研究報告顯示,按照這些太空巨石目前的軌域數據,它們在未來大機率會一頭撞擊到火星表面。
當然並不是立刻撞擊到火星,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它們將會在6000年以內撞擊到火星表面,甚至會對地球造成撞擊威脅!
要知道馬斯克一直都主張人類要殖民火星,他目前幹的工作也正是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希望把人類帶到火星變為建立火星城市,現在NASA的一次撞擊給火星的未來帶來潛在威脅,可以說馬斯克還真的很受傷。
當然,我們也不需要太過於擔憂這種虛無縹緲哦俺的事情,即使撞擊到火星表面,也無法產生太大的破壞性,當然相較於地球,火星面對天體撞擊比較沒有優勢。畢竟火星表面僅僅擁有非常稀薄的大氣層,只有地球上的十分之一左右,無論天體碎片大小都能直接撞擊到火星表面。
在地球上就不同了,地球上有濃厚的大氣層,當太空隕石高速沖擊著地球,會在大氣層中摩擦消耗殆盡,尤其是一些小的天體碎片很可能都無法撞擊到地球表面,直接在大氣層中銷毀!
但人類文明也不該掉以輕心,畢竟在太空中有著大量的天體碎片以及很多的太空垃圾,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們最終很可能會再入大氣層對我們造成威脅!
而地球周圍的一些天體天然就對地球有撞擊威脅,NASA做這次的撞擊實驗,主要就是針對地外天體的威脅,如果有不受控的天體沖向地球,透過發射探測器可以改變失控小行星的軌域,或授權以讓地球逃過一劫。
這是人類的一次嘗試,算是成功了,這對於我們未來對地外天體的防範至關重要!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