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世界遺產影像誌】· 鳥瞰布達拉宮 | 田捷硯 攝
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是自然和人類共同的傑作,有幸保留到今天並被人類發現和認識的更是可遇不可求的奇跡。
▌自然遺產,來自漫長的演化和人類的發現
成為世界自然遺產的地質、自然地理或生物結構無不經過漫長的演變,少則以萬年計,多則以億年計。盡管它們的同類曾大量存在,甚至廣被全球,但絕大多數已變化消失,或者沒有能夠形成獨特的景觀或群落。 在地球約50億年的生命中,能夠孕育出像世界自然遺產這樣的機率微乎其微。
自從產生人類社會,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不可避免。盡管世界自然遺產基本都是自然本身演化的結果,但其最終的形成往往離不開人類的影響。正面的影響是,由於人類的及時發現和保護,使它們不至於向著發育或消亡的方向繼續演化,至少放慢了演化的速度。消極方面的影響,則是某些瀕危的自然景觀或生物群落正是人類活動的產物。
人類對它們的發現、認識、研究、確定和珍惜,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時期。從早期的恐懼或對抗到逐漸的敬畏、規避、親近,人類從無意識的反應前進演化到了自覺的觀念。 但只有當人類擁有觀察、探測、記錄、接近和居留在地球上任何地點的手段和能力時,全部業已存在的自然遺產才有可能被發現並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中國世界遺產影像誌】· 九寨溝樹正群海 | 王達軍 攝
▲【中國世界遺產影像誌】· 德欽雲嶺瀾滄江峽谷 | 陸江濤 攝
▲【中國世界遺產影像誌】· 武夷宮 | 胡國欽 攝
▌文化遺產,雙重威脅下碩果僅存的幸運者
世界文化遺產更是人類借助自然環境創造的傑作,其中大部份還是在生產力和科學技術水平低下的情況下,或者是僅僅依靠手工和簡單的工具創造出來的。盡管大多數遺產的創造者當初就希望他們的產物能長久存在下去,但他們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滿足當時特殊人群的物質或精神的需要,而不是為了今天能成為遺產。
滄海桑田,天災人禍,有意無意(包括以往破壞性的保護、修繕和重建),最重要、最輝煌、最宏大、最繁華、最富貴、最有吸重力的往往最先受到破壞,或者被破壞的次數最多,破壞得最徹底。因此,文化遺產只是無數同類中碩果僅存的幸運者。
而且,與自然遺產相比,它們更面臨著來自自然和人類兩方面的威脅。現有的世界文化遺產絕大多數產生於工業化以前,無論是文物、建築群還是遺址,構成它們的物質主要是石料、木材、磚瓦、陶瓷、金屬、礦物、紙張、紡織品、動植物制品等,很難在自然條件下長期保存。
文化遺產屬於不同的人群、民族、國家、文化,出於不同的審美情趣、政治理念、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特殊崇拜、宗教信仰,最易在人類的群體沖突中成為破壞目標和犧牲品。即使因對其他群體有利用價值而得以幸存,其最富特色的部份往往也會被改變或消除。文化遺產一般可以部份或全部被移動、拆除、毀壞,增加了在戰爭、沖突和動亂中被盜竊、劫掠、破壞的可能性。就是在平時,也往往是盜匪的目標。
正因為如此,世界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和文化自然雙重遺產是地球和我們的祖先對我們最有價值的恩賜,是全人類的財富,也是我們對子孫後代最有意義的饋贈。
▲【中國世界遺產影像誌】· 麗江黑龍潭 | 倪益瑾 攝
▲【中國世界遺產影像誌】· 樂山大佛 | 王達軍 攝
▲【中國世界遺產影像誌】· 秦始皇兵馬俑三號坑儀仗列俑 | 孫之常 攝
▌遲來的保護:一塊城磚引發的關註
中國疆域遼闊,地形復雜,山河壯麗,景觀豐富,歷史悠久,人口眾多,文化發達,大自然和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型別和數量都居世界前列的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
但毋庸諱言,由於近代的科學技術和經濟文化的落後,特別是「動蕩年代」的破壞,中國沒有及時參與申報和保護世界遺產的行動。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透過【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時,中國的「動蕩年代」還沒有結束。
在改革開放後,一批專家學者走出國門,其中就有不久前剛去世、享年102歲的中科院院士侯仁之先生。侯先生告訴我,在美國參觀一所大學時,校長向他展示該校收藏的文物,他看到玻璃盒子裏裝的是從北京城墻上拆下來的城磚。作為北京城的研究者他完全明白,徹底拆除北京城墻正是「動蕩年代」的「成果」。
正是侯仁之先生從國外帶回了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的資訊,並以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與其他幾位委員一起提案,建議中國加入【公約】,促成中國在1985年成為該【公約】的締約國,並且在1987年第1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將故宮等6項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到2013年中國已經擁有45項世界遺產。
設立【世界遺產名錄】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保護 ,正如【公約】所明確的,是「註意到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越來越受到破壞的威脅,一方面因年久腐變所致,同時變化中的社會和經濟條件使情況惡化,造成更加難以應付的損害或破壞現象」;「考慮到任何文化或自然遺產的壞變或遺失都有使全世界遺產枯竭的有害影響」;「考慮到國家一級保護這類遺產的工作往往不很完善,原因在於這項工作需要大量手段而列為保護物件的財產的所在國卻不具備充足的經濟、科學和技術力量」。
因此,【公約】要求締約國「應透過一切適當手段,特別是教育和宣傳計劃,努力增強本國人民對本公約第一和第二條中確定的文化和自然遺產的贊賞和尊重」;「應使公眾廣泛了解對這類遺產造成威脅的危險和根據本公約進行的活動」。
▲【中國世界遺產影像誌】· 鳳凰樓 | 王瑞深 攝
▲【中國世界遺產影像誌】· 鳥瞰北京故宮三大殿 | 馬文曉 攝
▲【中國世界遺產影像誌】· 玉帶橋 | 茹遂初 攝
▌留住歷史——變化的自然景觀,消失的人文景觀
旅遊、考察和探險無疑是直接了解世界遺產的有效途徑,能激發人們對它們的熱愛、贊賞和尊重,提高人們保護世界遺產的自覺性。中國的世界遺產不僅是中國人民最主要的旅遊目的地,也是世界人民向往的旅遊勝地。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成為各國世界遺產的遊客,今天世界上任何一個文化或自然遺產都已不乏中國人的足跡。
但過度的旅遊開發、過多的遊客對世界遺產造成的破壞日益嚴重,一些遺產計畫不得不實行嚴格的人數限制和參觀時間、進入範圍的限制。這就意味著,世界總人口中能夠進入這些世界遺產的人是極少數,而且會越來越少。由於經濟能力、身體條件、社會環境等方面的限制,多數人不可能參觀大多數世界遺產。
另一方面,如果缺乏必要的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等方面的知識和欣賞能力,即使身臨其境,也未必能認識世界遺產的價值,達到贊賞和尊重的目的。而自然遺產的觀賞無不有最佳的季節、氣候、時間、位置、角度、距離、光線、氣溫、環境等苛刻的條件,能夠獲得最佳效果的人微乎其微。不少自然遺產地域範圍廣闊,即使多次進入也難以窮盡。
現代科學技術和專業人士已經能為我們提供古人夢想中的「臥遊」,即足不出戶就能透過視覺和聽覺器官全方位獲得旅遊目的地的資訊。專業攝影不僅可以從數百數萬公裏外俯瞰地球的每個角落,還能捕捉到稍縱即逝的影像,精細展示美妙的微觀世界,或者聚焦、定格在一個最佳的瞬間一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甚至是絕無僅有的景觀。前人留下的照片盡管拍攝的品質未必盡如人意,有的已影像模糊,卻為我們留住了歷史——顯示了已經變化的自然景觀和已經消失的人文景觀。
這部【中國世界遺產影像誌】精選了800多張優秀攝影家拍攝的照片,涵括歷史照片、美術作品、地圖和圖表。這些影像全方位顯示了中國47處世界遺產的最佳景觀。專家的說明介紹了相關的歷史和文化背景、相應的科學知識和研究成果,擴充套件了讀者的視野,更便於從時間、空間和人類歷史的廣度認識世界遺產。
▲【中國世界遺產影像誌】· 山西省朔州廣武明長城「月亮門」 | 1987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長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世界遺產影像誌】· 鳥瞰沈陽故宮 | 線雲強 攝
▲【中國世界遺產影像誌】· 武當山太和宮皇經堂 | 羅品禧 攝
▲【中國世界遺產影像誌】· 河坑土樓群 | 胡家新 攝
▲【中國世界遺產影像誌】· 泰山十八盤 | 侯賀良 攝
如果你已經到過某項世界遺產,你肯定能發現比你記憶中更好的視覺效果,或許你會開始新的追求。
如果你還沒有到過某項世界遺產,你一定會感受到它驚人的魅力和巨大的吸重力,你的追尋會有更具體的目標。
如果你暫時沒有去某項世界遺產的條件,那麽就慢慢觀賞這些影像吧。如果你再讀讀相關的文字,具體的目標。也許你能獲得身臨其境的人也無法享受到的樂趣,因為你的想象和贊賞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