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淮河千年不入海,如今入海口還要人工修建?淮河到底經歷了什麽?

2024-03-27科學

淮河,這條位於中國東部的大河,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作為中國第七大江河,淮河流域面積達27萬平方公裏,流經4個省份,河道全長近1000公裏,可謂江河巨擘。

然而,與黃河、長江等主要河流不同,淮河的下遊卻長期沒有直接入海的出路。

1194年,黃河改道後搶占了淮河的入海口,淮河被迫改道從洪澤湖匯入長江,800多年來,淮河一直靠「借道」才能出海。

如今,中國耗資438億修建了淮河人工入海口,淮河終於又有了自己的天然出海通道。

這其間,淮河究竟經歷了怎樣的變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淮河的歷史滄桑。

淮河的獨特地理特征

與中國的其他主要江河相比,淮河有著獨特的地理特征。

首先,它橫跨中國南北氣候的轉變帶,使得水文變化復雜,洪水與幹旱交替。

淮河上遊地處北方季風區,雨水主要集中在每年6-9月。

根據氣候記錄,1960-2013年這一地區夏季降雨可占全年的70-80%,這樣強烈的降雨脈沖性,常常在短時間內產生特大暴雨洪水。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淮河中下遊已逐漸過渡到副熱帶氣候,年降雨量較高但變化更為平緩。

兩種氣候模式的轉變,使得淮河流域整體易發生淹水災害,上遊來水量劇增時下遊仍處幹旱的「泛濫性幹旱」現象時有出現。

其次,與中國其他主要江河相比,淮河的河道坡降極為緩和,地勢平坦。

數據顯示,從源頭到河口,淮河的總落差僅約240公尺,其中距源172千米的渦陽站就已達到近90%的落差,僅剩下遊的10-20公尺可用,這種低窪的地形是淮河頻繁水災的重要地理因素。

與長江、黃河等大河不同,它沒有切割高原形成的深谷地形,而主要發源於河南桐柏山區的低山丘陵。

平原河網發達,河道彎曲狹窄,使淮河的排水能力十分有限,一旦下遊形成瓶頸,水災即難以避免。

最後,支流眾多也是淮河流域的典型特征。

截至2005年,淮河水系已繪制水文站2964個,控制流域面積達258,700平方公裏,約占全國總和的27%。

這些支流、涵洞、水庫等水文要素使得淮河流域「情勢復雜,問題突出」。

它們既可起到調節水量的作用,也可能在枯水期反過來瓶頸淮河本身的供水。

以上地理特征的共同作用,使得淮河成為中國南北氣候的過渡地帶,水旱災害並存,治理難度大。

正如水利專家指出的,淮河流域是一個封閉的大「人工湖」,必須依靠精心排程方能正常運轉。

在古代,淮河被稱為「中國的母親河」,這一美稱與其背後的民生淵源密不可分。

自漢朝起,淮河流域就是中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素有「萬頃沃野」的美譽,此地氣候溫和、水源充沛,自古便是魚米豐收之區。

據歷史記錄,淮河流域曾出產過「八珍八美八葷八素」,即魚、蝦、蟹、鴨、豬、雞、狗、羊等八種畜產,以及菱角、蓮子、藕、茭白、蒜薹等八種蔬菜,所產的大米質地細膩,是朝廷貢品和民間美食。

可以說,淮河對中原文明的基石——農耕文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它孕育了魚米豐足的江淮平原,澆灌著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根,也正因如此,淮河水利在歷代統治者眼中備受重視。

早在春秋時期的管仲就主持疏導過淮河,以後數千年間,朝野要員更是沒完沒了地改造著這條母親河。

由於先天地勢低窪、水系錯綜,淮河也深受淹水之苦,歷史上其水災記錄極為頻繁,有「三年兩災,兩年一旱」之說。

重大水旱災害幾乎毀掉所有文明成果,使萬頃沃野蛻變為黃沙漫漫。

最為重要的是,自1194年黃河改道後,淮河的出海口被徹底阻斷,水災更是雪上加霜,無法匯入大海的河水只能在下遊積聚,泛濫成災。

當今淮河流域面臨的種種威脅,與800年前的一個悲劇性事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與黃河的爭奪

說到淮河的水災,就不得不提它和黃河之間的種種糾葛,兩個母親河之間,你爭我奪,互不相讓的場面在歷史上屢見不鮮。

公元1194年,淮河與黃河的糾葛迎來重大轉折。

這一年,黃河在泗水一帶決口南下,奪取了淮河的入海口,於是這條「中國第一大河」放棄了5000年的山東入海口,橫沖直撞地奔入了淮河故道。

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將兩個母親河的關系徹底撕破了臉,前者強占了後者的天然出海口,使淮河只能從此「讓路」,改道匯入長江。

隨著時間推移,這一負面影響持續放大。

黃河帶來的泥沙在淮河下遊積累,河道淤高,形成大片沙地和湖泊。

這些高出河面的沈積物嚴重堵塞了排水通道,成為水災的「幫兇」,根據考古報告,自1194年後百余年間,黃淮交匯處的地面就擡高了5-10公尺;到近代,淮河下遊的堆積層已有10公尺厚。

這樣的地形擡升使淮河流域無法排出洪水,水災頻發,黃河奪淮,是導致淮河800年水災的罪魁禍首,它破壞了淮河下遊的自然屏障,使外來泥沙大量積累,加劇了水旱災害的發生,為治理淮河創造了巨大困難。

為了應對常態化的水災,中國歷代都在淮河流域采取了治理工程。

其中明代「兩淮十圩」體系,以及清代「兩江十三圩」的規劃,可謂前無古人。

這些工程樞紐和排洪系統覆蓋面廣,對當時淮河中下遊地區的防洪排澇發揮了重要作用。

具體來說,兩漢時期鑿通、改建的古運河成為淮河地區重要的排澇和灌溉渠道;鄭和下西洋時開鑿的北運河,大幅提升了水運能力;明清兩代修建的諸多圩區,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調節水量,分散積水壓力。

然而,這些治理工程終究是杯水車薪,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主要的瓶頸在於技術和資金不足,大部份河工僅依靠人力修築,防洪標準有限,無法抵律極端天氣的襲擊,直到20世紀中葉,中國水利事業才真正迎來春天。

在科學規劃指導下,新中國成立後展開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治淮工程,與此同時,修建人工入海口的設想也被提出,並逐步成為淮河治理的重中之重。

人工入海口: 淮河的現代化「突圍」

2003年,耗資85億元人民幣的淮河入海水道一期工程正式建成通水,標誌著淮河下遊800多年的排洪夢想成為現實。

這條總長166公裏的人工河道自洪澤湖起點,經濱海等縣最終抵達黃海,淮河從此擁有穩定的出海口。

一期工程在此基礎上新建了多個樞紐建築,對現有水利設施進行了改造。

主要工程包括:淮阜樞紐、三圩閘、濱海閘、海口閘等重點水利樞紐,以及沿線的橋梁、涵洞等建築物加固或改造工程。

這些設施協同運轉,大幅提升了淮河下遊的防洪標準。

數據顯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後,淮河流域的防洪標準由50年一遇上升至100年一遇,受益面積近3000平方公裏,直接受益人口超過2000萬,2003年和2007年兩次特大洪水中,淮河入海水道的巨大作用得以充分展現。

透過泄洪排澇,它極大減輕了中下遊地區的水災壓力,避免了更大損失的發生。

在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礎上,國家又決定啟動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設。

這項438億元人民幣的重大水利工程將在原有基礎上全線加寬加高,極大提升淮河下遊的防洪能力。

建成後,洪澤湖的防洪標準有望由100年一遇上升至300年一遇,淮河流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2020年,國家正式批準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立項建設,這標誌著淮河流域防洪事業邁入新的發展階段。

作為一期工程的順利擴充套件,二期計畫計劃總投資438億元,主要透過全線擴寬深槽、加高加固堤防等措施,大幅提升淮河下遊的排洪能力。

工程竣工後,淮河入海通道的設計行洪能力將達到7000立方米/秒。

這將使洪澤湖的防洪標準由100年一遇大幅提升至300年一遇,有效保障下遊近億人口的生命財產安全。

此外,渠北地區逾1700平方公裏的排澇標準也將由5年一遇提高至10年一遇,受益人口近百萬。

從生態環境看,二期工程的建設營運將有利於淮河下遊濕地的恢復,維護本地區生物多樣性。

計畫沿線及出海口附近擬恢復濕地面積超過150平方公裏。

這為珍稀鳥類與淡水生物的歸來創造了條件。

在社會經濟方面,淮河入海通道的暢通也將進一步帶動周邊產業結構升級。

預計到2035年,流域內的第三產業比重將達到50%以上,結束其長期以第一產業為主的狀況。

此外,工程區內多個縣市將打造成為野生動物保護區與濕地公園,旅遊業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結語

千百年來,淮河與水災的鬥爭幾乎永無止境。

今天,在科技進步的當代,淮河流域的面貌也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新的治理理念和手段層出不窮,淮河終於有望真正擺脫「災河」的代名詞。

我們期待著未來淮河入海水道的全面建成,期待著那一道道起伏跌宕的治淮英雄譜,最終迎來完滿的終章。

參考資料

CCTV-4【國家記憶】,一定要把淮河修好2020-6-25

中國水事,化解淮河「進退兩難」窘境的入海水道工程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