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的快速進步,人類對於宇宙和宇宙之中的各個天體都有了了解,當然科學家們研究最多的還是地球。在經過周密的計算之後,得出了 地球的重量 , 足足有60萬億億噸左右。
人們在看宇宙星體的圖片時,總覺得宇宙當中的一切天體都是漂浮著的,好像宇宙是一片巨大的黑色海洋,而 各個天體像塑膠小球一樣漂浮在其中 。那麽 地球為什麽不會墜落呢?其他星球墜落過嗎? 其實早在很久之前,物理學家就給出了答案。
地球
地球是孕育人類生命的搖籃,也是太陽系的 八大行星之一 。經過我們長時間的宇宙探索,暫時並未發現其他行星之上有生命的存在,所以以我們目前的認知來說, 地球是太陽系行星之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
地球是太陽系之中品質、直徑、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除了地球以外,水星、火星、金星也是類地行星,目前人類對於火星的探索欲望最為強烈。地球的基本構造由內到外分別是 地核、地幔、地殼、水圈、大氣圈 。據推測 地球是由於數億年之前氫分子雲的重力坍塌形成的 ,坍塌之後形成了 中心點為太陽,周邊行星環繞太陽 的太陽系,從距離太陽的遠近上來說,地球位於第三。
地球不僅像其他行星一樣有圍繞太陽公轉,還在不斷地自轉,自轉周期一周約為23小時56分。透過衛星攝像發現,地球是自西向東不斷地在旋轉。因為有了 公轉 ,地球上有了 一年四季 ,而 自轉使得晝夜輪替 。科學家們在數億年前,地球上並無生命的存在,而是隨著自身不斷地演化,植物、動物、人類才開始相繼出現,以目前地球的年齡來說, 依舊是一顆十分年輕的星球 。
將地球與同為類地行星的星球對比後,會發現地球的優越性。地球上不光有所有生命賴以生存的 空氣和水源 ,還有大氣層形成了一道 天然屏障 ,為地球抵擋住了來自宇宙的一些威脅,也保留住了溫度,讓人類如同溫室中的花朵,在這萊恩全快樂的生活著。
牛頓與萬有重力
牛頓 是家喻戶曉的物理學家,他透過觀察蘋果的墜落推測出了 重力和萬有重力的存在 ,解釋了數千年來人類對於為什麽果實墜落不是飛向天空而是砸向地面的疑惑。而我們也意識到我們能夠平穩地站立在地面之上正是由於萬有重力和重力交互作用,比如 飛入太空的太空人就一直處於失重的狀態下,這就是失去重力的表現 。
萬有重力的發現是17世紀自然科學的重要成果,因為它不止 說明了地球上物體的運動規律 ,更 將這種運動規律放入了宇宙天體當中 ,同樣適用,對於宇宙學探究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先牛頓指出,地球對於蘋果 有吸重力 ,然後經過類比推斷的方法, 指出地球上的所有東西相互之間都有吸重力 。在對於地球上的一切都解釋得透過後,牛頓又將自己的思維發散到了宇宙當中,他思考那麽 是不是宇宙之中的天體相互之間也具有吸重力呢 ?
針對這一想法,牛頓先證實了 下雪、下雨這些氣象中晶體的墜落也是與重力有關的 。不然我們可能會看到好萊塢電影中雨滴在空中靜止不動,然後突然向上空飛去的玄幻畫面。最終,透過隕石的墜落,牛頓 判定宇宙中各個天體之間都有重力存在 。
地球為何不會墜落的原因正在這裏, 太陽作為太陽系中的核心存在,對於地球有著巨大的重力 ,而地球正是在太陽的這種吸重力作用之下, 一直懸浮在宇宙之中,並且不斷地圍繞太陽公轉 。同樣,其實除了地球之外,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也是這樣被太陽吸引,然後不斷地公轉。並且除了太陽對地球有重力以外, 各個行星之間其實也有重力存在的 。
我們的好夥伴 月球 ,正是 受到了地球重力的吸引所以在圍繞著地球做公轉運動 ,但是它其實 同時也受到了太陽的重力 ,牛頓還推匯出這兩種重力之間存在著 二均差等 。月球被地球吸引以後成為了地球的 天然衛星 ,其他行星也在運動過程當中吸引周邊的一些小行星,作為自己的 伴星 ,繞著自己做公轉運動。
人造衛星原理
到這裏,大家可能還是覺得萬有重力只是一個概念,那麽接下來我們可以利用 人造衛星 的原理來具體形象的理解萬有重力的存在。
牛頓的學說問世成熟之後,各國都開始積極研究,最後一部份國家成功以萬有重力定律為基礎,探索出了發射人造衛星的原理。
其實很簡單,將人造衛星理解成一個小球,透過一根線捆綁起來,一端在地球上,一端在小球上,然後牽引著繩子開始對小球做 圓周運動 。 當轉到一定速度時,小球不會墜落 ,並且會在地球重力的作用之下開始圍繞地球做圓周運動。而這裏的速度 7.9km/s ,之後也被稱為 宇宙第一速度 。
人造衛星正是基於小球運動的原理,被發射出地球之後,一直在繞行地球做圓周運動。人造衛星可以說是 萬有重力的完美套用成果之一 ,人類可以透過人造衛星觀察到整個地球的樣子。所以我們 不難推匯出目前太陽系中天體的運動規律 ,像地球這樣的大行星在圍繞著太陽公轉,而月亮這種被地球吸引到的伴星,不僅會圍繞著主星公轉,同時也跟著主星圍著太陽轉。
那麽可以說, 太陽系中最巨大的重力來源就是太陽,太陽基本上處於固定不動的狀態 ,地球不會墜落的原因正是一直在 被太陽牽引著 ,像前文中舉例提到的那條線一樣,兩端分別連著太陽和地球。
愛因史坦相對論
牛頓的萬有重力概括出地球上和宇宙間的一切都是存在重力的,但是 對於兩個物體之間為何可以產生重力的問題卻一直沒有解釋 。愛因史坦的 廣義相對論 ,對於這個問題就做出了 合理的回答 。
在了解廣義相對論的論述之前,我們需要先知道兩個非常容易被混淆的概念,就是因為地球上的一切重力都是因為地球本身的吸引,所以 人們覺得萬有重力是向下的,而重力也是向下的,這時就會把這兩個力的概念混為一體 。
重力是由於地面附近的物體受到地球的萬有重力而產生的。由於地球在不停地自轉,地球上的一切物體都隨著地球的自轉而繞地軸做勻速圓周運動,這就需要向心力。這個向心力只能來自地球對物體的萬有重力,所以重力和向心力其實都是物體所受萬有重力的一個分力。
在充分理解萬有重力的概念定義之後我們再來看愛因史坦對於萬有重力是怎麽樣重新定義的。在廣義相對論當中是這樣說的,「一個有品質的物體,會 使得它周圍的時空發生彎曲 ,在這個彎曲的時空當中,一切物體都會 自然地沿著側底線進行運動 ,並且表現出 靠攏 的樣子,人類肉眼 看不出這種時空彎曲 ,所以我們以為是萬有重力的作用。」這一說法解釋了萬有重力的來源,我們可以說 萬有重力正是源於時空彎曲效應 。
所以依據愛因史坦的相對論,宇宙空間其實也處在時空彎曲之中,在這種彎曲之後,行星之間出現了所謂重力, 相互牽引做著規律的運動 。那麽 向下墜落就是不可能的了 ,一是並沒有人可以解釋出 宇宙的下端究竟在哪裏 ,二是處於這樣一個重力作用範圍之中, 就算品質再重也不可能墜落的 ,而且雖然我們看到60萬億億覺得地球很重,但是和其他大型行星相比, 地球並不算重 。
宇宙中的巨大黑洞
科學家們經過研究,推測在 銀河系當中存在超品質的巨大黑洞 ,這種黑洞對於周邊的行星天體具有著巨大的吸重力,是 無法逃脫 的。黑洞的密度是大到 光都無法逃脫 的程度,這或許就是人類把它稱之為黑洞的原因吧!它 足以吞噬我們認知中的一切 ,連我們認為速度最快的光都一樣。
而墜入黑洞的行星,時間和空間都會在墜入那一刻被終結,更不要說生命和文明了,會在宇宙中永遠消失。黑洞的巨大重力使人畏懼,如果銀河系中存在著這樣的一個巨大黑洞, 會不會有一天地球也被吸進去了 ?而對於這種無法抗拒的重力,我們需要做些什麽,才能逃脫呢?
結語
地球可以安然無恙地懸掛在宇宙中,是因為萬有重力的存在。我們能安穩地在地面上生活也是因為萬有重力的存在。由此可見,重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 月球上也有重力,太空人卻只能夠漂浮在空中 ,因為相較地球而言, 月球的重力實在是太小了 。
天體運動的規律還是有跡可循的,只要人類願意鉆研探索,那麽總有一天我們可以 解開宇宙中所有的謎題 。所以我們要對未來抱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即使有一天太陽熄滅,重力消失,我們也可以 提前找尋到別的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