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美國有多瘋狂,60年前檔公之於眾,美國計劃淪陷世界的想法!

2024-08-28科學

【前言】

在1905年,傑出的物理學家愛因史坦提出了一個極具裏程碑意義的關於時間和空間的新理論,即「狹義相對論」。這一理論猶如晴天霹靂,震撼了整個物理學界,從此以後,物理學的面貌開始迅速且深刻地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

十年光陰匆匆流逝,這一變化如同命運的輪回,最終降臨到了愛因史坦的肩頭。他創造性地提出了關於重力的新理論——「廣義相對論」。在這兩種相對論思想的引領下,一種既強大又令人深感不安的武器應運而生,它的出現幾乎挑戰了人類的倫理底線。

在1942年,美國著手探索一種革命性的武器,其力量源自重核原子的分裂,這一研究被歷史銘記為「曼哈頓計劃」。而就在幾乎相同的時間點上,納粹德國也在秘密地進行著類似的武器研發工作。

但美國卻搶先一步,在1945年7月16日,成功實施了首次核爆炸試驗,這一前所未有的可怕力量就這樣被帶到了人間。

即使是它的締造者,也對這個成果心生畏懼。曾參與曼哈頓計劃的一位科學家,在回憶時這樣說道:「我們創造了一種能在瞬間讓成千上萬生命消逝的力量。」

確實如此,【解放日報】對於長崎和廣島兩地的描述相當震撼人心:「那裏的生靈無一幸免於難,四周被熊熊烈火和滾滾濃煙籠罩,火光沖天,直逼四萬英尺的高空。」這樣的描述,讓人深刻感受到那兩地的慘狀。

這款強大的武器,其動力源泉在於原子核的分裂與融合,人們稱之為「原子彈」,或稱其為「核子武器」。它的威力足以在瞬間抹平一座城市,留下的放射性影響深遠,導致長崎與廣島至今仍能見到因放射線導致的畸形嬰兒降生。

回溯到六十年前的時光,美國曾醞釀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打算,那就是向全球各地散布成千上萬顆這樣的危險物品。而它們的目標,並非指向那些挑起戰火的狂徒,也不是那些以暴力為手段的恐怖分子,而是對準了上百座城市中,那些無辜的平民百姓,他們只是過著平凡生活的普通人。

【計劃中的一部份】

這份名為【1959年原子彈需求研究】的文件,直到2014年才重見天日,其閱讀許可權極其嚴格,被歸類為最高級別的絕密資料。這份檔內容龐雜,竟然達到了八百多頁之多,每一頁都像是被施加了魔法,被牢牢地鎖在了保密的牢籠之中,不容許任何外泄的可能,是當時嚴格保密的禁臠。

這份檔跨越了從德國東部到中國的廣袤亞歐大陸,上面密密麻麻地標註了超過一千個城市,每個城市都「慷慨」地規劃了不止一枚飛彈的目標點,仿佛在地圖上繪制了一幅詳細的防禦藍圖。

莫斯科,作為前蘇聯的心臟地帶,以及被譽為「北方明珠」的聖彼得堡,這座蘇聯的第二大城市,它們倆共同承受了沈重的歷史負擔——被「無情」地烙上了超過三百枚的銘印。這些銘印,如同歷史的疤痕,見證了那個時代的滄桑巨變。

這份檔詳細列出了中國眾多城市,其中北京和上海兩個大都市就占據了108枚的顯著位置。而東北地區更是成為了重點「關照」的物件,被分配了高達288枚的數量。整個中國範圍內,預計的投放總量竟然攀升至了令人咋舌的870枚之多!這樣的數位,讓人不禁對當時的局勢深感憂慮。

記得那年計劃出爐時,北京還沒如今這般高樓林立,繁華交織。那時,僅僅一枚就足以讓這座城市淪為廢墟,但計劃上卻赫然寫著26枚的數量,這不禁讓人感嘆,似乎每一個生命都不被輕易放過。

東北三省,作為我們國家昔日的重工業搖籃,如果遭受了288枚原子彈的打擊,那片肥沃的黑土地將再也無法承載生命的綠意,連一粒種子都難以在廢墟中發芽,更別提重建那曾經輝煌的重工業基礎了,那幾乎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

更令人震驚的是,美國竟然已經研制出了比廣島和長崎投下的那兩顆原子彈還要強大數倍的淪陷性武器。這種新型原子彈的破壞力,如果用TNT炸藥來衡量,竟然達到了驚人的12至15萬噸級,這簡直是最初原子彈威力的七倍還要多,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實際上,廣島和長崎遭受的核彈攻擊是在空中引爆的,這樣造成的破壞相較於直接在地面爆炸來說要小一些。然而,這份計劃卻明確規定了原子彈必須在地面爆炸,這無疑將帶來更為嚴重的後果。

閱讀這份令人發指的計劃後,我們可以清晰地認識到,美國的真實意圖不僅僅是剝奪目標國家的軍事能力,更意圖以一種近乎滅絕人性的手段,將那些國家的生存基礎——包括其人民與一切活力源泉——徹底摧毀。

想象一下,如果這項計劃真的付諸行動,亞歐大陸可能會陷入前所未有的動蕩之中。更甚者,原子彈的巨大破壞力可能引發亞歐大陸的大規模分裂和漂移,這種連鎖反應將直接演變為全球性的災難,最終可能威脅到人類的生存。

【出現的緣由與實施的可能性】

1945年的雅爾達會議之後,世界格局悄然變化,分化成了兩個主要的對立陣營,這就是我們常提及的雅爾達體系,它實質上是以美國和蘇聯為中心構建起來的冷戰框架,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因此變得緊張而分明。

北大西洋公約和華沙條約,就像是兩個緊密圍繞在各自陣營周圍的軍事聯盟,它們之間彌漫著一種「一觸即發,卻又都在等待對方率先挑起爭端」的微妙氛圍。這種態勢,讓人感受到一種隨時可能爆發的緊張,但雙方又都在謹慎地保持著界限,等待著對方邁出那決定性的一步。

這份美國解密的檔,首次浮出水面是在1956年,那時候,美國剛從北韓戰場撤退,簽署了和平協定,而國內外的局勢卻讓艾森豪總統忙得不可開交,各地紛紛湧現的民族獨立起義浪潮讓他倍感壓力。

艾森豪,這位立場鮮明的反共產主義者,視當時全球最龐大的紅色力量——蘇聯的每一個舉動為挑釁與潛在的危險。他深感憤慨,於是制定了一項針對這份檔的指導原則,即實施「大規模報復」的戰略,以此作為對潛在威脅的堅決回應。

美蘇兩國之間的緊張關系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邊緣,仿佛只需要一絲火星就能引爆整個局勢。而在1954年,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在一次演講中明確表態,對於共產主義國家,他們將以自由世界認可的方式和時機進行反擊,這進一步加劇了雙方的緊張氣氛。

在那個時期,美國和蘇聯都手握核武器,美國若決定采取「回應措施」,其選擇方式幾乎不言而喻,相比之下,蘇聯在這方面確實顯得更為脆弱,處於不利位置。

在那個年代,洲際飛彈還未面世,更不用說潛射飛彈這種高科技產物了。當時,核彈的部署與投送主要依賴於轟炸機,而這些轟炸機的飛行範圍受限於大陸之內,最遠也只能觸及到陸地的邊緣地帶。

蘇聯發現自己被美軍基地緊緊包圍,而美國本土卻遠在太平洋的另一端。轟炸機難以跨越中間那片寬闊的白令海峽,使得美國不得不將攻擊的重點轉向西歐地區,以此作為對蘇聯的制衡策略。

對於美國政府而言,蘇聯的鞭長莫及實際上成了其囂張氣焰的催化劑。美國愈發肆無忌憚地制造核武器,當這份「研究報告」問世時,其原子彈的庫存量已經飆升至一萬多枚,這無疑加劇了全球的不安與緊張局勢。

換個角度來講,美國在那個時候完全有能力實施其計劃中的那些違反人性的構想和標記。而且,很明顯的是,他們並沒有只是說說而已或者心存憐憫,而是真的打算將其付諸實踐。

盡管我們此刻還能安心地坐在這裏滑動手機螢幕,這說明那個讓人心驚膽戰的美國政府的計劃尚未真正執行,【1959年原子彈需求研究】終究也只是停留在紙面上的「理論探討」。

我們不禁要問,美國是不是突然間良心覺醒了?不過,先不論這個,美國真的有我們所說的「良心」嗎?回望1959年,那一年究竟發生了什麽重大事件?又是什麽因素促使美國的態度發生了轉變?

回望1959年的秋天,具體是在那個九月,一架蘇聯的飛機穩穩降落在美國的土地上,而那次,蘇聯的領袖赫魯雪夫也親自踏上了美國的土壤,這一幕無疑成為了當時世界關註的焦點。

艾森豪與他進行了三天的深入交流,兩人共同認識到:所有懸在空中的國際難題,都應該尋求和平的談判途徑來解決,而不是訴諸武力。這樣的共識,無疑是向全世界傳遞了一個清晰的資訊——和平與合作才是解決國際紛爭的最佳方式。

基於這種廣泛的共識,當蘇聯並未實際進攻西歐或美國本土時,那份高度機密的計劃卻在美國國內引發了強烈的反對聲音。

幾年後,當艾森豪總統的任期結束,甘迺迪接任後,他同樣致力於核武器的發展,但在戰略層面,他采取了更為「靈活多變」的策略,使得原本可能緊張的核局勢逐漸緩和,最終這場核風波悄然平息。

【目前的世界核格局】

在深刻認識到核武器帶來的巨大威脅後,1968年,包括美國、蘇聯和英國在內的59個國家,齊聚三國首都,共同簽署了一份至關重要的國際協定——【防止核武器擴散條約】。這一舉措旨在減少核武器在全球範圍內的擴散,體現了各國對和平與安全的共同追求。

這個條約在某種程度上為國際間緊張的局勢帶來了緩和,增強了各國之間的互信,同時,它也切實地推動了全球核武器數量的減少,以及有核國家數量的縮減。

當我們審視當下的21世紀,會發現一個顯著的事實:在參與簽訂那份重要公約的187個國家之中,中國、美國、俄羅斯、法國和英國這五個國家,在公約訂立之前便已經擁有了核武器,它們是目前全球範圍內少數幾個被法律認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說來也怪,這五個國家竟然都是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而且它們不僅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擁有了核武器,更厲害的是,它們所掌握的氫彈技術,讓它們的核武器威力遠遠超過了其他國家,這真不是一般的巧合。

除了我們所熟知的五個國家外,還有一些國家被歸類為「非法擁有核武器」的行列,比如印度、巴基史坦、北韓和以色列。這些國家有的是從未簽署過相關條約,有的則是簽署後又選擇結束。這樣的情況確實引人深思。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如果將俄羅斯也納入考慮範圍,那麽與中國領土直接相連的,擁有核能力的國家就有四個之多,更不用說遠在彼岸的美國了。值得註意的是,目前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的每一個,都掌握著高度發達的彈道飛彈核潛艇技術,這種技術帶來的潛在威脅,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忽視的。

根據最新釋出的報告,全球目前擁有的核彈頭數量約為15850枚,其中中國、美國和俄羅斯三國就占據了絕大多數,合計達到了14760枚,幾乎占據了總數的九成以上。這顯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中國早已不再是那個容易受到核威脅或核訛詐的國家了。如今的中國,已經具備了強大的核實力,能夠有效維護自身的國家安全和利益。

在蘇美兩國對核武器技術高度保密的情況下,我們毅然選擇了自主創新的道路。於敏構型的氫彈,作為獨立於世界主流設計之外的獨特存在,彰顯了我們國家在核武器領域的非凡實力。而裝備了這種核武器的東風5飛彈,其射程之遠,足以觸及美國西海岸,無疑是名副其實的「洲際利劍」,守護著我們的和平與安寧。

【結語】

回望2003年的洗衣粉風波,時任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公開聲稱伊拉克藏匿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一指控瞬間將伊拉克推向了國際輿論的風口浪尖,成為了美國關註的焦點。這樣的局面,難道不足以讓我們深刻反思,提高警惕嗎?

網上流傳著一句玩笑話:「美國說你手上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那你最好真的藏著點兒」,這句話在中文網路裏迅速走紅,其實反映了一個普遍共識:大家都看穿了美國那種顛倒黑白的把戲,也更加明白了自身實力壯大的關鍵性。

中國無疑是一個深深渴望並期盼和平的國度。然而,當我們耳邊仍不時傳來北部鄰國傳來的炮火聲,這不禁讓人質疑:難道全球的和平願景真的已經實作了嗎?

目前我們擁有的核武器庫,其規模並不足以讓我們輕易挑起核戰爭的戰火,我們也沒有這樣的意圖或計劃。然而,我們已經具備了強大的核反擊和二次核反擊能力,這意味著,如果有人膽敢挑釁,我們的東風飛彈將毫不猶豫地攜帶和平的「使者」前往,確保我們的安全與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