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95年青藏高原發現「地底空間」,其中究竟有什麽?面積超3個台灣

2024-08-09科學

青藏高原的地下有什麽?這裏都是高山,那麽地下應該都是石頭。

然而在1995年,一個多國地質考察隊發現,在青藏高原一座雪山的地下,竟然存在著巨大的空間。

也就是說,青藏高原很有可能是鏤空的,在我們認為的高山之下,另有一番世界。

如果真是這樣,這些空間對於人類來說,是福還是禍?

世界上的其他地方,是否也像青藏高原這樣存在地下空間?

高原之下

青藏高原在人們的心中就是巍峨的雪山,連綿不絕的山脈,以及缺氧的環境。

如果往青藏高原的地下挖,能挖到什麽呢?是蟲草?還是豐富的礦產?

答案很有可能是另一個空間,面積甚至可能比台灣都要大。

1995年,中國和法國、愛爾蘭、加拿大的地質學家一起組織了一場高原探索,這一次,研究人員的目光聚集到了高原的地下。

團隊釘選了青藏高原上的一座雪山——阿尼瑪卿山,這是一座雪山山脈,綿延了200多公裏,海拔在4000到5000公尺之間。

一般來說,山脈的海拔越高,那麽山體就會越重,一旦超過山基的承受力度,那麽山就會垮塌。

然而,透過一番測量和探究,科學家們驚訝地發現,阿尼瑪卿山的地下,竟然存在著一個空間。

那麽,科考隊是如何得知在地下存在空間的?難道他們親自挖下去看了嗎?

怎麽可能,探測到的地底空間在距離阿尼瑪卿山下20千米深的地方,人類最深的鉆孔才1萬多米。

科學家們使用了一種電磁波探索法,利用電磁波對非金屬物體具有穿透性,巖石的主要成分是矽酸鹽,電磁波可以穿透。

根據返回的訊號發現,電磁波出現了異常,這表明,在20千米的位置,電阻突然下降了。

一般的矽酸鹽巖石的電阻大約在幾萬歐姆左右,但是訊號顯示電阻只有大約幾歐姆。

初步估計這個空間的底部面積在10到15萬平方公裏,這是什麽概念,台灣島的面積才大約3.6萬平方公裏,這直接就是寶島的3倍。

這個發現說明,阿尼瑪卿山不是實心的,它的底下是空心的,那這豈不是很危險,萬一那天山塌了怎麽辦?

關於這個猜測,科學家們認為山還很安全,因為阿尼瑪卿山的地殼厚度達到了70千米,空間位於地下很深的地方,並不影響。

考察的地質學家們以此類推,認為在青藏高原的其他地方,也有像阿尼瑪卿山這樣的地底空間。

為什麽青藏高原的地下,會出現地下空間?它們是人造的,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高原的誕生

青藏高原上橫亙著很多山脈,這些山脈形成的時間並不是同一時期。

這其中,喜馬拉雅山脈最年輕,它是印度次大陸最後撞擊形成的,其他山脈都是在撞擊之前陸續造山形成的。

印度雖然是一個亞洲國家,但是土地不是亞歐大陸原生的,它的老家在南半球。

在大約3億多年前,在地球的南邊形成了一塊大陸地,地質學上稱為岡瓦納大陸。

這塊古大陸就是今天非洲、南美洲、澳洲、南極洲以及印度組合而生的。

古陸在大約2.5億年前和北方的勞亞大陸發生了短暫的相連,組成了一塊超級大陸——盤谷超大陸。

後來,這塊超級大陸分崩瓦解,其中印度次大陸開始向北漂移,與北方的勞亞大陸越來越近,勞亞古陸也早就拆分為了北美洲和亞歐大陸,

由於二者屬於不同的板塊,在印度次大陸還沒有徹底靠近亞歐大陸的時候,雙方之間的海洋就開始隆起。

也就是青藏高原的前身是一片海,叫做特提斯海,也叫做古地中海。

最終在大約3000多萬年前,印度次大陸終於撞向了亞歐大陸,它的板塊斜插到了亞歐板塊的下方,將原本就造出來的地擡高。

這個過程今天依舊在繼續,所以喜馬拉雅山的海拔一直都在增加。

這場造地運動持續了至少6000萬年,也導致各條山脈隆起的時間不一樣。

這就好比孩子長個子,不同孩子長身體的時間是不一樣,時間一長就會出現身高參差不齊的情況。

青藏高原的山脈們也是這樣,從上面看,青藏高原上的山似乎都是連綿在一起的,實際上在地下,它們也各自有邊界。

根據形成時間的層次,青藏高原被分為了5個地體,從北向南分別是:昆侖-柴達木地體、可可西裏-巴顏喀拉地體、羌塘地體、拉薩地體以及喜馬拉雅地體。

即便在同一塊地體內,也會存在形成時間差,這樣的時間差很有可能就是地下空間誕生的原因。

這也是1995年之後,地質學家們認為青藏高原地下隱藏的地下空間,不止3個台灣大小那麽簡單。

那麽,這些地底空間若是真的存在,它將會有什麽意義?

地底空間的意義

這種地下空間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洞穴,它們的形成的時間久遠,很有可能存在著人類沒有發現的生物。

某種意義上,這些地底空間的面積也算是中國的,這就相當於青藏高原是一個雙層結構,上下兩層。

上層是地面,下層是地底空間,說不定還有「樓中樓」,地底空間下面還有地底空間。

地殼雖然只占地球很少的一部份,但是它所蘊涵的資源,也足夠人類使用。

當初蘇聯實施地心計劃,雖然最後直打到12000多米就被迫中止,但是卻為後來提供了無窮的寶藏。

蘇聯的深孔計劃,勘測到了地下的煤、石油、金礦甚至是鈾礦,這些資源一直從蘇聯時期用到了俄羅斯,至今依然是戰鬥民族的主要經濟來源。

青藏高原擁有中國最大的地熱能,同時這裏的很多地區都沒有被開發,土地幾乎原封不動。

在億萬年前,青藏高原是一片汪洋大海,在造地運動中,石油很有可能被封存在了高原之下。

這些空間雖然人類目前還無法親自前往,但是在未來,它們會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甚至有人猜測,青藏高原的地下空間,是一片地下海洋,是當年特提斯海的殘留。

這個說法也不是憑空產生的,在太陽系,就存在著這樣類似的結構。

地下海洋

太陽系最大的星系木星擁有2顆奇特的衛星,它們分別是木衛二和木衛三。

這兩顆衛星都比地球小,含有的水可一點都不比地球少,尤其是木衛三,它的水含量可以直接甩地球幾條街。

它們的水一方面是表面覆蓋著厚厚的冰層,厚度至少在100千米,另一方面在冰層下面還有深度100千米的海洋,海洋之下是類似的矽酸鹽巖石。

如果我們把青藏高原的想成覆蓋在海洋上的「冰層」,那麽高原之下存在地下海洋也似乎說得過去。

在木衛二和木衛三上還經常出現噴泉,高度在20千米以上,這說明在寒冷的冰層下,海洋內具有能量釋放。

海洋的能量是怎麽來的,那當然是海底的火山。

無獨有偶,在青藏高原,最常見的能源就是地熱能,這裏是中國地熱能使用最多的地方。

這些熱量來自地殼之下的軟流層,它們透過加熱巖石,將熱量傳遞到近地面,人類透過灌入水的方式,讓地球幫忙燒水,將熱能轉化為其他能量。

按理說,青藏高原的地殼應該是地球上最厚的地方,怎麽會與軟流層這麽快就接觸到。

會不會是,軟流層加熱了青藏高原的地下海洋,它將熱能進一步傳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