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手機

影像手機進光量表 2024.01 (更新GalaxyS24Ultra)

2024-01-19手機

寫在前面

1)影像最關鍵因素是進光量,而非很多行銷號整天掛在嘴邊的像質數。

最典型的例子,主攝僅僅1200萬像素的iPhone14,影像素質完全碾壓主攝高達5000萬像素的紅米12C。這是因為iPhone14的主攝進光量是紅米12C的300%,所以影像實力才天差地別。(當然這只是說進光量最關鍵因素,不是說別的因素不關鍵)

2)影像旗艦之間對比,要關註不同焦距下的相對進光量。

影像旗艦之間,副攝焦段設定各不相同。好比短跑健將和長跑健將,擅長的領域不同。沒有哪個機型能統治所有焦段,正如沒有哪個運動員能包攬所有長短跑冠軍。因此不能簡單粗暴地說哪個機型影像更強。結合具體需求,按所需焦段素質選擇,就是最合適自己的。

3)進光量資訊較難獲知。

官網和媒體中甚少標註。所以個人基於各旗艦機型的實拍照片資訊,整理了相對進光量表。方便消費者朋友們查閱。

相對進光量表

閱讀方法:主流影像手機都以23mm附近為1倍,之後就做簡單乘法,比如70mm附近可以視為3倍。這樣就可以把焦距轉化成大眾消費者認知中的幾倍變焦。再對比不同焦距下的進光量關系。

旁邊附上了最大孔徑數據,反映光線不好場景下,遠攝的兜底實力(比如FindX7Ultra的6倍長焦的進光量較小,主要為了提高光線較好場景下的畫質。但是這並不妨礙它在光線不好場景下的實力,切回孔徑最大的3倍長焦來拍光線不好的場景,照樣是頂級的)。以及廣角副攝和前攝的數據。隨著進光量表越整理越大,我加入了漸變色,同一列下(也就是同焦段下)顏色越深數值越強,這樣閱讀起來更舒適。

S24Ultra的主攝依舊用HP2傳感器,1/1.3英寸底,和上代S23Ultra一樣的硬體方案,進光量沒變,重點提升演算法。三星走的這種2億高像素路線,在光線充足條件下的解析力很強,甚至能反殺一英寸傳感器(所以只是說進光量最關鍵,並不是說像質數沒用,像素高是有意義的)。但多數場景下還是明顯不及一英寸旗艦的,畢竟進光量和傳感器尺寸都低一檔,註定了拍攝記錄下的資訊量有差距。不過SUltra系列和iPhonePro系列在不增加上半機身厚度的前提下(一直維持12mm左右的上半機身凸起),主攝規格也被限制住了,想要做到一英寸旗艦這個主攝規格的話,上半機身厚度不可避免的要大漲到14mm級別,三星和蘋果未必願意。S24Ultra這代也和隔壁iPhone15Pro一樣,做了主攝的2400萬像素融合輸出,屬於是對1200萬像素模式的動態範圍和純凈度,以及4800萬像素模式的解析力的一個甜點平衡。這是我覺得國產旗艦機下一步應該提升的地方,一味地預設四合一輸出1200萬像素照片確實沒有充分釋放出硬體潛力。

3倍長焦采用IMX754傳感器,1/3.52英寸底,也是沿用上代方案。但要註意此「英寸」非彼「英寸」,如果按照和主攝同樣的標註標準,尺寸就是1/3.13英寸(這是個影像傳感器行業的歷史遺留問題,不同尺寸的傳感器標註標準不統一,是不能直接對比的,要先換算到同標準下才行)。3倍長焦素質相當平庸,從表中也能看出來進光量是墊底一檔的,意味著光線不好的場景完全沒法指望它。它的作用就是靠等效尺寸比主攝提升60%,來追求光線較好場景下的3倍附近畫質。

5倍長焦用IMX854傳感器,1/2.52英寸底。如果按照和主攝同樣的標註標準,就是1/2.24英寸。目前這個傳感器的資訊還不完善,可能和IMX858(FindX7Ultra,小米13Ultra的超長焦傳感器)親緣較近。從表中可以看出,這個5倍長焦的素質很不錯,算是四攝裏唯一能同國產大杯旗艦正面抗衡的一個。表中沒體現的還包括它的等效尺寸,是和小米13Ultra並列在5倍附近第一的,意味著光線較好的場景更加頂。超長焦是S24Ultra和上代S23Ultra唯一影像硬體不同的地方,不要誤以為10倍變5倍是退步,恰恰相反,透過進光量表就能看出,S24Ultra在維持10倍以上水準大體不變的同時,大幅增強了S23Ultra弱勢的5倍到9.9倍焦段,所以是很明顯的進步。

超廣角和前攝也是上代同款,超廣角也明顯比國產大杯旗艦弱一檔,和VivoX100Pro,小米14Pro這些中杯旗艦接近。前攝則屬於旗艦中的普通水平。

演算法上這代提升較大,2倍和10倍做了客製的無失真數位變焦輸出,這也是不犧牲10倍素質的一個重要手段。還有前文提到的主攝像素融合模式,和人工智慧對於色調和畫面降噪的最佳化。拍照演算法整體上面對國產旗艦已經不占優了,視訊錄像演算法還有領先,不過差距也在快速縮小(而且因為硬體有差距,有的場景即使錄像演算法更好也會輸)。

影像整體而言,類似U形或者J形,超廣角和1倍2倍主攝焦段次頂級,中間3倍4倍普通級有個明顯低谷,遠側5倍以上長焦能進入頂級。影像方案和iPhone15ProMax非常像,也就比iPhone15ProMax多了一個進光量不怎麽樣的3倍長焦,3倍附近光線較好場景的解析力比iPhone15ProMax更好,除此以外硬體水平幾乎一樣。再就是iPhone15ProMax演算法整體稍強一點。如前文所說,這也是因為二者都屬於在影像素質和機身厚度上更追求均衡的機型,在它們尺寸非常接近的12mm級機身凸起下,兩家的工程師想到的最優解是英雄所見略同的。國產旗艦這邊就完全是另一種畫風了,機身凸起14mm級是主流,甚至還有15mm以上的,主打一個影像拉滿不留遺憾,表中也很明顯能體現出來,國產旗艦基本全焦段素質都能拉到頂級,沒有三星蘋果機型那種顯著短板。

S24Ultra的競品目前主要就FindX7Ultra一個,尚未登場的還有小米14Ultra,VivoX100Ultra,Magic6RSR。至於隔壁iPhone15ProMax,一方面影像硬體高度雷同,另一方面影像也不是差異重點,考慮iPhone15ProMax的消費者很多還是看重iOS生態純凈省心,並不會因為影像就考慮國區Android(海外像美區Android生態也是很純凈省心的,所以要說清楚,這不是Android的問題,只是國區Android環境的問題),競爭關系不太直接。

相比FindX7Ultra,S24Ultra只有5倍區間整體優勢一點,到了6倍以上,光線較好的場景就又被FindX7Ultra反超了,而且差距明顯。主攝,3倍長焦,超廣角這些5倍以下的焦段FindX7Ultra整體都優勢顯著。FindX7Ultra的全焦段素質更強,也更均衡。後續面對小米14Ultra,VivoX100Ultra,Magic6RSR大機率也是這種結果。所以歸根究底就是,機身凸起厚度控制和極致的影像素質二選一怎麽選的問題。

不過如果跟機身凸起都差不多12mm級的國產小杯旗艦比,S24Ultra也不如VivoX100和FindX7焦段覆蓋均衡,還是那個原因,3倍附近的短板太大了,雖然主攝和5倍長焦比VivoX100和FindX7稍強,但強的不多,長板不夠長,短板又太短。所以個人認為國產廠商堆料誠意要更足一些。

相比iPhone15ProMax,就是前面說過的,3倍光線較好場景解析力S24Ultra更強,iPhone15ProMax演算法更好一點。別的小差異不關鍵。

如果只追求影像價效比,對別的要求不高的話,那麽小米13Ultra要遠遠更香,12G+256G版近期價都俯沖到4000了,相當於S24Ultra一半的錢再減800,買到的是5倍以下大幅領先S24Ultra,5倍以上也能小勝S24Ultra的全包圍更強的影像。

所以考慮S24Ultra除了影像焦段需求(是不是註重5倍以上,對3倍4倍不求極致)以外,也建議考慮頂級顯示素質的直屏(這個確實僅此一家,別家高配螢幕要麽是曲屏,要麽像iPhone那樣解析度低一截),手寫筆是否有吸重力。單純影像的吸重力不太足。

Plus版和標準版

主表格只納入S24Ultra,不納入S24+和S24的原因,顯然是後兩者影像太弱了,會汙染表格易讀性(本來搞漸變色是為了增加易讀性的,如果納入S24,那它數值太低會讓別的機型顏色全都變深,比如把它放在國產新一代小杯和前代中杯之間,就會造成國產機型之間顏色分不清了。至於S24+,和S24的影像完全一樣)。

相比同代國產小杯(都不需要請出同代中杯欺負它),S24+和S24主攝弱一檔,長焦直接被碾壓。所以不建議為了影像考慮它們。S24+值得考慮的點是頂級顯示素質的直屏,S24值得考慮的點則是極致的輕薄,比國產這邊的小米14還小一圈還輕很多。

為了輕薄+影像考慮S24+和S24的話,那小米14顯然更香。

附參數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