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手機

衛星通訊火了這麽久旗艦機普及為何還在門外徘徊」?

2024-10-03手機

衛星通訊火了這麽久旗艦機普及為何還在門外徘徊」?

衛星通訊:旗艦手機的未來標配,還是曇花一現的噱頭?

2022年秋,華為Mate 50系列的釋出,如同在平靜的手機市場投下一顆石子,激起了漣漪——北鬥衛星訊息功能的引入,讓「衛星通訊」這一概念迅速進入大眾視野。隨後,華為Mate 60系列更進一步,實作了天通衛星通話,將衛星通訊的能力推向了新的高度。一時間,衛星通訊似乎成了高端旗艦的標配,各大廠商紛紛效仿,小米、OPPO、vivo等都推出了支持衛星通訊的機型。一年多過去了,衛星通訊的普及程度卻遠低於預期,它究竟是旗艦手機的還是曇花一現的噱頭?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跳出廠商的宣傳話術,從使用者的實際需求出發。對於普通使用者而言,衛星通訊的價值究竟在哪裏?我們生活在一個地面網路覆蓋相對完善的環境中,即使偶爾進入訊號盲區,其持續時間也往往較短,衛星通訊的使用場景少之又少。與其為一個低頻使用的功能買單,不如將這部份成本投入到螢幕、影像、續航等更常用的功能上。正如一些小米14 Ultra使用者所呼籲的,他們寧願選擇沒有衛星通訊的版本,以獲得更具價效比的選擇。

衛星通訊服務的資費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雖然基礎套餐價格不高,但額外的通話費用卻相當昂貴。以中國電信的直連衛星套餐為例,最低10元套餐僅包含2分鐘通話,超出後每分鐘9元。對於普通使用者而言,這樣的收費標準顯然難以承受。高昂的資費進一步限制了衛星通訊的普及,使其成為少數人的專屬功能。

我們也不能就此否定衛星通訊的價值。對於特定人群,例如戶外探險者、地質勘探人員、遠洋航海員等,衛星通訊是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工具。在災害救援、緊急求助等場景下,衛星通訊也能夠發揮關鍵作用。從這個角度來看,衛星通訊並非可有可無的噱頭,而是一項具有重要社會價值的技術。

如何才能在滿足特定人群需求的推動衛星通訊的普及呢?關鍵在於降低成本和拓展套用場景。一方面,隨著技術的進步和規模效應的顯現,衛星通訊的硬體成本和服務資費有望逐步下降。另一方面,我們需要積極探索衛星通訊在物聯網、車聯網、智慧城市等領域的套用,使其不再局限於語音和簡訊通訊。

例如,可以將衛星通訊與智慧穿戴裝置結合,為戶外運動愛好者提供即時位置追蹤和緊急求助功能;也可以將衛星通訊套用於無人駕駛汽車,保障車輛在偏遠地區的通訊暢通;還可以利用衛星通訊構建災害預警系統,為防災減災提供技術支持。

當前,衛星通訊的發展與5G技術早期階段頗為相似。彼時,5G也曾面臨「無用論」的質疑,但隨著套用場景的不斷拓展和技術的持續叠代,5G最終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衛星通訊也同樣擁有巨大的潛力,只是需要時間來驗證。

從廠商的角度來看,與其盲目追求「衛星通訊」這一標簽,不如將精力放在提升使用者體驗上。例如,可以最佳化衛星通訊的使用者介面,簡化操作流程;也可以開發更多基於衛星通訊的套用,例如即時天氣預報、地圖導航等;還可以與其他廠商合作,建立統一的衛星通訊標準,方便使用者跨平台使用。

從政策層面來看,政府可以加大對衛星通訊產業的扶持力度,鼓勵技術創新和套用推廣。例如,可以設立專項基金,支持衛星通訊關鍵技術的研發;也可以出台相關政策,鼓勵企業在衛星通訊領域進行投資;還可以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推動衛星通訊技術的全球化發展。

衛星通訊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套用場景的不斷拓展,衛星通訊有望成為未來智慧型手機的標配功能,為我們帶來更加便捷、安全、智慧的通訊體驗。但這一切,都需要產業鏈上下遊的共同努力,以及時間的檢驗。

目前,各大廠商都在積極布局衛星通訊技術,將其視為未來競爭的關鍵點。華為Mate 70系列、榮耀Magic 7系列等旗艦機型都將標配衛星通訊功能。小米、OPPO、vivo等廠商也將在部份高端機型上搭載衛星通訊技術。這預示著,衛星通訊正在逐步從高端旗艦市場向更廣泛的旗艦機型滲透。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衛星通訊將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屬,而是像4G、5G一樣,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到那時,無論身處何地,我們都能與世界保持連線,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