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手機

頻繁加價、授權店真假難辨,手機維修不能總像「開盲盒」

2024-05-25手機

作者:守一

「手機沒修好還要付拆機費」「商家一開始報價低,但在維修過程中卻頻繁加價」……長期以來,手機維修的套路被廣大消費者詬病。據【工人日報】報道,目前關於手機維修雖出台了相關服務規範,但多數店鋪並未按照標準規範履行,行業標準落實還需進一步加強。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類似的體驗,手機一旦出現狀況,對於去維修還是買部新手機會產生糾結:直接放棄壞手機,會覺得有點浪費;如果去維修,又不清楚到底要花多少錢,即便一開始以為是小問題,修起來往往也不便宜。這維修的費用,是必要支出還是被商家坑騙了,消費者心裏也沒譜。總之,修手機有點像「開盲盒」,不知道最後會得到怎樣的結果。

這種現象的存在,大致有兩個原因。其一,山寨的官方維修店防不勝防。如媒體報道,廣州的洪女士在網頁搜尋到品牌手機官方維修網店,從電話號碼到網頁到簡訊提示,看起來都像是品牌授權店。但交了不菲的維修費用後她才發現,其並非官方售後。高昂的維修費用是不是被「坑」了,答案不言而喻。

其二,手機維修本身存在資訊不對稱。消費者只能直觀看到手機「壞」了,但到底是哪個零部件壞了,壞了的零部件值多少錢,卻很難有清晰的判斷。因此,不要說那些山寨維修店,就算某些官方授權店,也完全可能把小毛病說成大毛病,從中多收一點維修費用。對此,消費者無從判斷。而這可能也是手機維修費用整體偏高的重要原因。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對癥下藥。一方面要加大對山寨店面的打擊力度。不久前,武漢一名消費者將價值7000元的手機送到維修店維修,最後竟被收了14000元維修費。事件曝光之後,當地對該維修店給出了10萬元的行政處罰。維修店固然咎由自取,可是據媒體報道,這家店在當地早就劣跡斑斑,如果日常監管能夠到位,7000元手機花費14000元維修費的荒誕景觀本不該出現。這個案例,對武漢乃至各地的監管,都是一記警鐘。

另一方面,還是要進一步規範手機維修市場。早在2015年,相關部門就釋出並實施了【移動通訊終端售後服務規範】,要求維修機構在營業場所公示授權維修證書、服務品質承諾、主要配件來源及價格明細表、服務人員技能資格證書等內容。但這一點在很多地方並沒有得到有效落實,原因之一是該規範只是推薦性行業標準而並非強制性標準。考慮到手機維修市場亂象的多發,及時出台強制性標準,值得相關部門考慮。

在這個人人都有手機的時代,手機維修服務存在廣闊的市場,對此不能任由其野蠻生長。加強規範性約束,對各方都有好處。(守一)

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