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手機

Type\USB\PD\雷電,同樣是C哪家是最強

2024-08-18手機

在正式開始之前,想先問大夥兒一個問題,你的手機最高支持多少瓦的快充?

從 2023 年 9 月 12 日蘋果釋出 iPhone15 開始,Type-C 介面就宣告了「一捅天下」。

對,你沒看錯,C 口目前只是統一了介面形式,但是協定方面……你的 C 口,我的 C 口好像不一樣。

我們先來看下完整的 Type-C,它是由 24 根針腳組合而成,整合數據傳輸,供電,視訊訊號傳輸一線通功能。

細心的同學可能已經發現了,它是呈中心對稱分布的,那麽帶來的理想效果就是,你正反插都可以正常使用全部功能以及快充。

但往往理想和現實總是反差很大,受限於成本和國內使用者使用習慣原因,眾多廠商並不會給上滿配的 C TO C 數據線。但總結來基本就兩個方面差異。

充電

首先充電差異還得從幾年前的「快充大戰」講起。

充電 5 分鐘,通話兩小時這句廣告 Slogan 對於在座的各位應該都不陌生吧。

在 2014-2015 年期間,OPPO 率先發起了私有快充概念,不過當時還是用的 micro USB 介面,受限於引腳限制,OPPO 給它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動並引入自家的私有協定,還申請了專利。

來源:OPPO

那麽古爾丹,代價是啥呢?

因為是屬於低壓高流的快充方案,與當時高通提供的 QC2.0 高壓低流方案不同;

所以OPPO需要客製線材,充電器,介面,重開生產線。

綜合成一個字,那就是貴。

而在電池技術不斷攀升,Type-C 介面普及的情況下,2019 年左右,華米 OV 各家開始在快充領域角逐,紛紛推出了自家的快充技術。

這也就導致了各家都在繞開其他家的專利開發自己的快充技術,只有辨識到相互認識的協定才敢開始握手快充。

那有同學可能要舉手了,難道就沒有統一組織來管一管嗎?

當然有,早在 2012 年,USB-IF 協會就推出了 PD 快充,可以根據充電裝置調整充電檔位。

並且當時還是所有國產手機廠商的領導者,谷歌於 2016 年 GMS7.0 中要求全部廠商支持 PD 充電。

而因為和 QC 快充一樣,都是高壓低流的方案,需要手機廠商在手機內部進行 DC-DC 的電壓調整;

而這樣調整帶來的問題就是有能量損耗,在手機寸土寸金的內部空間會造成大量的發熱。

而各家當時角逐的時候,PD 快充實際使用方案的充電功率上面相對於動輒 30 多瓦且不怎麽發熱的私有協定,實在是拿不上台面。

而又因為各家自己已經深耕這麽多年的技術,能發展自己的充電頭充電線等衍生業務。

縱使現在 PD 快充已經理論支持到 240W 了,但還是國內各大手機廠商實在不願意跟進,充其量也就是糊弄支持較低的 PD 充電功率。

而去年出現華為充電器無法給蘋果充電也是此原因導致。

因為在快充上,蘋果算是老實踐行使用了通用協定 PD2.0 快充。而華為的充電器是支持 PD 協定的快充的。

問題就出在華為的數據線上,因為使用 A to C 的設計;

華為線上材上面魔改了,砍掉了最基礎的 DCP 協定和 PD 協定,而蘋果這邊恰好僅支持 PD2.0 和 DCP(最高 9W 功率)以及 Apple2.1 充電協定,雙方語言不通,自然無法握手充電。

而換成基礎支持 PD 的 C TO C 數據線後,華為的充電器也就能正常給 iPhone15 充電了。

那又有同學舉手了,我安卓和華為陣營混插了那麽多年也沒事啊,怎麽到了蘋果這就不行了?

這是因為 2021 年 5 月由信通院、華為、小米、vivo、OPPO 聯合眾多終端芯片行業廠商一起成立了 UFCS 融合快充組織。

截止到今年 6 月,已經支持了 126 款裝置。

也就是說,在這之內的裝置,可以做到交叉基礎快充。在設計之初就會兼顧一下友商的充電設計,所以混插也就沒有多大問題。

數據傳輸

提到 USB 的傳輸協定,想到的便是其命名的混亂,程度能與在褲兜裏揣上一天的有線耳機媲美。

在 USB 2.0 時代以及之前都還挺正常,到了 USB 3.0 時代就開始徹底放飛自我了,比如 USB 3.0 於 2013 年改名為 USB 3.1 Gen1,2019 年改名為 USB 3.2 Gen1,本質上都是 5GB 傳輸速率。

為了防止大夥兒提前暈過去,阿紅做了這個表格供大夥兒參考。

細心的小夥伴可能已經發現了,到了 USB 4.0 時代,USB-IF 又改回來了,直接用 USB 4 加版本號命名。

並且為了顯而易見,現階段的命名方式更是簡單粗暴,直接把速率寫在臉上。

比如 USB 3.2 Gen2x2 就是 USB 20Gbps。

可能是是 USB-IF 組織自己也覺得暈而做出的改變吧。但目前大部份廠商還是沿用的原來2019年的命名標準,但個別做出了改變。

USB-IF 終於嘗到了搬石頭砸自己腳的滋味。

除了這個協定,國內各家倒是再沒有搞出其他版本協定的數據傳輸協定。但 intel 和蘋果表示要當個特立獨行。

兩家一起合力研發了雷電協定,蘋果那邊叫雷靂,但不重要,都是 Thunderbolt 技術協定。

而辨別方式就是在介面和線材方面都有雷電標誌。

到 Type-C 介面支持的雷電技術已經是第 3 代了,而第 3 代也是 intel 最大方的一次,免費授權給 USB-IF 使用。

而雷電 4 算是雷電 3 的 PLUS 版本,並沒有提升頻寬,只是在 PCI-E 頻寬上升級,雷電 5 才剛上市還沒咋普及。

文字敘述可能大夥兒還是有點懵,這裏阿紅也做了一張表來區別一下它們。

可以看到雷電和傳統 USB 的主要區別除了後面強制介面和線材要授權費以外;

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視訊協定和外接顯卡方面,雷電是強制要求支持,而 USB 協定是可以選裝的。

這方面還是拿咱們的老朋友蘋果舉例。

眾所周知,蘋果終於在 iPhone15 Pro 系列上面支持了 USB 3.1(10Gbps)傳輸協定

但因為 iPhone15 基礎款采用 A16 的關系,所以只能支持到 USB 2.0(480Mbps),但蘋果破天荒給了 DP 視訊傳輸協定,也就是說可以直連顯視器顯示畫面。

但尷尬的是蘋果附贈的數據線並不支持 DP 訊號傳輸,所以你得買一根支持 DP 協定的高速數據線才能使用,但卻用不上這根線帶來的高速數據傳輸。

總結

總的來說,如果要體驗到廠商宣傳完整的 C 口服務,需要連線的兩個裝置端以及線材都要符合規定協定才能達到最大的理想傳輸效果。

目前各家采用的介面和協定都不盡相同,標誌也是五花八門沒有統一標準。

而綜合以上事例來看,為了增加宣傳噱頭,在裝置端介面方面廠商通常不會摳搜,但是在沒有宣傳的線材方面就成了縮水重災區。

所以面對如此亂象,咱們多裝置普通消費者的方法只能是購買一根全功能 C to C 規格盡量高的線來應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