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手機

國產手機賣爆了,榮耀進前三,蘋果跌出前五

2024-08-06手機

誰把蘋果擠出去了?

上季度的中國手機市場蘋果已然出現下滑趨勢,沒想到到了這一季度連前五都沒擠進去。

據7月25日Canalys的最新報告,2024的第二季度Q2,中國手機市場在上一季度開始回暖後表現依舊良好,出貨量同比增長 10% ,重回 7000萬台 水平。

圖源:Canalys

其中 本土品牌全面霸榜,前五名無一例外全是咱自己的品牌,依次是 vivo OPPO 榮耀 華為 小米

圖源:Canalys

這也是首次由咱們中國廠商包攬銷量前五 ,雖然在此前vivo、小米、華為都曾多次超過蘋果拿下國內市場第一,但大家如此共同發力還是頭一次。

曾經的霸主蘋果悄然退至第六,以前人見人愛甚至不惜貸款借錢來買的iPhone手機,在中國市場的聲音好像越來越弱。

有意思的是,在另一家權威機構W14-W26統計的 Q2中國手機市場手機啟用量排名 中,蘋果依然以15.27%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三,除了vivo當之無愧的各方面第一以外,其他好像都跟Canalys的榜單有所不同。

圖源:W14-W26

兩家都是行業內較為權威的市場調研機構,以往出具的數據報告都被很多公司拿去做過研究。

對於他們的不同,一些熱愛數位圈的機友表示「 啟用量才能說明問題 」,也有些人表示「 銷量所代表的市場份額才是決定話語權的核心。

曾經的蘋果為什麽每一次新功能的創新都能迎來其他友商的爭相追隨,便是因為其有著絕對的市場話語權, 我有的你沒有,那你肯定賣不好 ,就這麽狂。

而現在來看咱們花樣百出的國產手機,已經擺脫了iPhone的束縛,各家都開始玩自己的科技概念。

更有意思的是,當我們對比兩份榜單來看,市場份額前五中少了蘋果,多出的那個則是 榮耀

要知道此前的榮耀和蘋果就有那麽些愛恨情仇,榮耀CEO趙明曾在公開場合上將榮耀和蘋果的AI理念做對比,並表示 榮耀在端側AI方面整體領先蘋果3年 ,一番話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討論。

就在不久前都還有不少網友對其的觀點表示嘲諷,認為 榮耀這是在給自己臉上貼金 ,但單從銷量上來看,榮耀的確獲得了一定的成功,對那些質疑也算是一次無聲回應。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的榮耀擁有的這些成就是在與華為徹底分家之後取得的。

雖然榮耀肯定不可能與華為一刀兩斷,但從今年開始, 榮耀確實有了獨立品牌的味道,也有了與之相匹的能夠獨立的實力 ,可以說趙明也算是熬出頭了。

不夠,榮耀的崛起也並非偶然。近年來,榮耀在技術創新和市場策略上不斷突破,特別是在中低端手機市場的深耕,使其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了優勢。

拿趙明最近偏愛的榮耀小折疊來說,他曾表示,「 榮耀已為蘋果打樣這麽多年,蘋果遲遲未出折疊屏,可能是遇到了一些技術難題。」

話裏話外都透著他對榮耀所擁有的創新技術而驕傲。

不過,蘋果現在的表現並不代表它已經變成了軟柿子。

盡管蘋果正面臨著來自中國品牌的激烈競爭,但其在全球範圍內依然保持著遙遙領先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份額。

中國市場上蘋果的市場份額略有下降,不光是市場競爭的結果,主要還是咱中國消費者對本土品牌認可度有了不小的提升。

走進現在的大學校園、辦公室內,會發現曾經清一色的蘋果手機變成了如今的 Mate 60 Pura 70 vivo X100 小米14 等等。

哪怕是那些子品牌 iQOO 紅米 一加 真我 還有剛說的 榮耀 ,他們的產品單拎出來也同樣能打。

不知道大夥現在手裏的手機是蘋果、三星還是咱自己的國產手機呢?

國產手機正在起飛

僅憑榮耀一家當然代表不了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我們就來看看其他各家表現如何。

在2024年第二季度的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中,雖然前五被咱包圓了,但具體到每一家頭上的表現各有不同。

圖源:Canalys

具體來說, vivo以其19%的市場份額重回榜首,同比增長15% 。這回vivo的成功秘籍在於其穩固的線下渠道和 對「618」電商需求的精準捕捉

每年的618都會賣出一大堆手機,並且在618之前就會上架許多預售連結, 而今年的618各大平台取消了大部份產品的預售功能,開始玩現貨現賣 ,vivo充足的貨源就使得其擁有了不小的先天優勢。

當然只靠上面這招可遠遠達不到如今這1310萬台的出貨量,vivo的產品設計和技術創新,如其在 攝像領域的持續領先 螢幕顯示技術上的突破 ,才是其贏得消費者青睞的關鍵。

緊隨其後的是OPPO,以 1130萬台 的出貨量穩坐第二席位。

OPPO的成功就不能將目光局限於其強大的產品力,更要看看它深入人心的品牌行銷策略。

Reno 12系列新品的釋出,憑借其 時尚的外觀設計 意外出彩的攝影能力 ,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者。

而OPPO早已深入人心的 超級快充技術 宣傳,更讓其在使用者體驗上贏得了極高的認可。

以1070萬台的出貨量排名第三的榮耀不比多說,今年的 Magic V3折疊屏手機 ,就給了消費者不小的驚喜,榮耀折疊屏的大賣也讓其他友商看到了折疊手機的市場。

再就是咱們國產之光的華為,盡管增速略有放緩,但華為還是以 1060萬台 的出貨量位居第四。

我們都知道華為的成功,在於其強大的 技術研發能力 品牌影響力 。華為在 5G技術 AI攝影 等方面的突破,使其在高端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今年的Pura 70系列雖然有所爭議,銷量表現也不如去年的銷冠Mate 60,但產品的總體表現還算合格,能稱得上是華為的旗艦產品。

不過, 不久後就會上市的Mate 70,可能才是華為進攻市場的主武器。

最後就是最近風光無限的小米,上半年透過小米SU7汽車的釋出拉動了品牌曝光度,Redmi K70系列和小米14系列以 1000萬台 的出貨量重回前五,同比增長 17%

要說到小米的成功,創始人雷軍功不可沒。 小米的產品,以其高價效比,贏得了大量年輕消費者的喜愛,而雷軍則以其平易近人的姿態拉近了品牌與使用者的距離。

二者一結合,使得小米成為了年輕人心裏最貼近普通人的科技品牌,從而帶動一些潛在消費者對小米的認可。

回顧早期的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國際品牌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本土品牌的崛起,使得國產手機在市場份額上超越了國際品牌,屬於中國科技實力和市場策略的雙重勝利。

當然了,這背後還有著中國人文化自信和民族情懷的體現。

如今的許多品牌正在透過 設計融入中國元素 合作國潮IP 等方式,講述咱們中國自己的科技故事。

許多的消費者也表示, 他們選擇國產手機,是因為這些品牌更懂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更能提供符合他們審美和使用習慣的產品。

這種品牌認同感,來源於產品本身,更來源於品牌所傳達的文化和價值觀。

現在的國產手機不僅在效能上不輸國際品牌,更在設計和體驗上有著獨特的優勢,像 小米 華為 等品牌,還有一系列 科技生態 可互動,讓手機的價值不局限於手中。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不斷變化,中國品牌有望在全球市場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蘋果也在等著絕地反擊

不過,咱們都知道目前國內的多個市場都在漸漸趨於飽和, 當國產手機進一步吃下蘋果的市場份額後,他們之間的競爭必將延伸至海外。

事實上, 在如今的全球市場上,中國手機品牌的影響力也同樣在逐步提升。 從亞洲到拉美,從非洲到歐洲,中國品牌的身影無處不在。

小米在印度市場的深耕,華為在歐洲市場的布局,榮耀在南美市場的突破,都是中國品牌全球影響力上升的表現。

這其中,技術創新一直是推動行業發展的核心動力。隨著 5G技術的普及 AI技術的不斷進步 ,未來的中國智慧型手機將更加智慧化、個人化。

可以預見,未來將有更多的品牌在AI技術、折疊屏技術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索,以滿足消費者對高效能、高智慧裝置的需求。

但國產品牌也不能因此對蘋果、三星等國際強者掉以輕心 ,未來幾個月,這幾個國際大品牌就會有更多新品上市,中國品牌將迎接新一輪的挑戰。

特別是蘋果即將推出的 iPhone 16系列 以及被爆料出的 首款小折疊手機 ,已經引起了國內不少消費者的好奇和期待。

根據iPhone 16系列的爆料資訊匯總, 這一代的蘋果手機在顯示器、網路攝影機、電池等方面都有顯著升級

而蘋果的首款小折疊手機,更是備受期待。

盡管目前關於這款產品的具體資訊仍不多,但可以預見, 其在設計、效能、使用者體驗等方面都可能會給消費者帶來一種全新的感覺。

這對於中國品牌來說,無疑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蘋果一直以來都以 優秀的使用者體驗 著稱,它的小折疊和其他品牌的小折疊是否有著根本的不同,能否擺脫 「美麗小廢物」 這個稱號,都會在未來一一揭曉。

這次本土品牌的集體霸榜,與其說是一次市場競爭的勝利,不如說是下一輪腥風血雨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