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寵物

國家認定貓是入侵物種?系統錯誤引發降智狂歡

2024-08-31寵物



大家還看微博嗎?應該看得不多了吧,那這事兒也許你還不知道;畢竟最近最熱是黑嗎嘍(笑)。8月初時,又有一則謠言從微博溢位,甚至引發了小規模的狂歡:國家認定家貓屬於入侵物種了?!



真實情況大相徑庭。


實情是該系統最近將所有物種都添加了進去,包括貓在內,還有雪豹、老虎、白鰭豚等等,並根據全球各國情況加以備註。由於可以搜出「貓」,一群人就以為是國家認定貓「在國內」算入侵物種了,立刻到處轉發歡呼。



系統顯示,貓在其中僅在澳洲被設為入侵物種。從頭到尾不存在國家認定貓在中國/歐亞大陸算入侵物種的事兒;因為造成的誤解太大,已經將這些額外添加的物種全部刪除。


這事兒已經差不多過去接近一個月,但笑料太足,大v無腦月台,機器人般的轉發,暴漲的流量以及出格的言論,上演了一出高潮叠起的大戲,一幫人的底褲又又又一次見了光。


因為這件事引申出來的種種,還是值得拿出來聊一聊背後的現象、原因。


首當其沖,這兩年一再被提及的生態。


太多人張口生態,閉口撲殺。事實上,這才是對生態的不尊重,也是對生態學研究的粗暴侵犯。對於真正關註生態環境的人們,不如我們來看看本世紀初的一個案例。



01.

真實生態案例:

殺光島上貓,鳥類反遭罪?


生態學研究中有一個詞,叫「中端捕食者」(mesopredator,即不屬於食物鏈頂層,受頂級捕食者制約的中間層)。現實中,經常出現頂級捕食者受影響後,整體生態崩潰的現象,相當部份就來自「中端捕食者釋放「效果)


比如貓和老鼠就是這樣一種組合。小鼠/大鼠對鳥類、昆蟲都有著嚴重威脅,但貓會控制鼠類的數量。如果貓沒了呢?


澳洲麥誇裏島就是這樣一個例子。麥誇裏島位於澳洲,發現於1810年;是多種珍稀鳥類棲息地。相關組織從1985年起嘗試消滅島嶼上的野貓,2000年基本成功。旋即產生了巨大的生態災難。


貓對於麥誇裏島這樣的脆弱島嶼的確是個禍害。據記錄,貓與其它外來物種從1810年起使島上2種鳥類亞種滅絕。然而,貓的突然消失,卻讓兔子、鼠類嚴重失控,短時間產生了以往多年的損害。 貓消失後的9年後,小小的麥誇裏島有高達13萬只兔子、3.6萬只小鼠和10.3萬只野鼠。


兔子吃光了巨型草本植物和草類,導致海鳥繁殖棲息地的喪失。大型海鳥老鼠打不過,就殺進鳥巢捕食雛鳥和鳥蛋,對於海燕則成鳥、海鳥通殺。僅一個季度,島嶼上一半的信天翁築巢失敗無法進行有效繁育,六種海燕的繁殖成功率直接受到了老鼠和兔子的影響。


能怎麽辦?繼續大殺特殺。


1985-2000,滅貓,2007,突然發現再不滅鼠、滅兔島就完了。投毒、陷阱,鼓搗了七年終於成功。


對了,忘記說,麥誇裏島(Macquarie Island)才128平方公裏大小,大約是中國海南島的0.38%。



生態、食物鏈是環環相扣的。在城市環境中,可能更為不堪一擊。我們的城市環境建立在「破壞自然生態」基礎之上(本身就是非自然),其後,才有人類伴生動物(貓、鼠)與其它各式各樣的小動物搭建一個松散的平衡狀態。


如果用二極體一般的思維,不是好,就是壞,只要是外來物種就是入侵物種,只要是吃鳥就是要鳥類滅絕,然後就是殺,殺,殺。那麽像麥誇裏島這樣一環套一環的禍事,還得出現。



02.

網路恨貓之怪象


沒有無緣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由的恨。現實中,若是不養貓,那也實在沒啥理由必須喜歡。假如小區裏貓叫擾民,或是其它各類問題影響生活,也真怨不得誰討厭起貓來。


網路上就全然不同了,比如這次般,高強度轉發貓入侵生物的假訊息,猶如機器人一樣無查證轉發的,甚至幾次三番做類似事情。說到底可一言以蔽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參與這次事件的群體非常有代表性,和以往如出一撤。粗分包括幾個鳥類博主,一些爬寵類博主,以及部份所謂的科普博主,再者就是蒙著面具作亂的虐貓產業鏈人員;最後才是稀裏糊塗,為了泄憤的盲從者。那麽帶頭的人主要為了什麽?


流量。


「為了流量,是不是真的不關鍵」;而小動物中也就貓流量最大。君不見,平時無人問津的幾個爬寵,鳥類博主,幾個轉發下來流量暴漲,數倍於平常;這就是貓的威力。而虐貓產業鏈(主要銷售視訊,有組織)的混亂入場,也是為了盡可能汙名化貓,掃清盈利障礙,或者發展潛在客戶。


那其它博主呢?怎麽不發聲?也沒很多寵物博主當即反駁一下明顯的誤解?其實看多了也明白,網路環境混亂不堪,生怕被沖的居多。博主隨波逐流多屬無奈吧,扯上生態這桿大旗,肚子就是有墨水也幹不過微博暴民呀。


說到生態,嗐,生態只是虎皮,鳥類只是白手套,你以為一夜之間竄出來的生態衛士真的多關心、下功夫研究呢?暴民團而已,當人們不關註或者厭倦這種廢話時,它們就聚在一起互相拉屎吃,此次微博鬧劇,無非如此。




03.

為何恨貓,乃至「恨寵」綿綿無絕期


容筆者大膽一些:私以為,恨寵的本質是一種社會資源不足,分配壓力的折射。所以,只有烈度的周期,卻不會停歇。


在這場論戰中,湧入了太多單純泄憤、抒發恨意的人;任何反對他們的,動輒被稱作「貓孝子」。這種主動的群體劃分做法,旨在強化「我們」與「你們」(即便雙方群體中人很多樣,動機也不同),滿足抱團需求。


再者,觀察中發現了相當數量的,對所謂「貓孝子」 「養寵物者」的人身攻擊、惡言惡語,誠然,養寵人士群體種有相當多的糟糕個體,但觀察中,這些言論中的養寵、養貓,乃至貓本身都被披上一層臆造的皮,被一些人制造百般借口當作「階級敵人」,「非理性者」(所以我方是理性的?) ,「我們必須要戰勝的物件」,其言辭烈度、行為做法,早就不像是觀念之爭,更是與可笑的借口—— 生態,差了十萬八千裏。


觀察許久,直到我看到「人都活不起了,居然還養寵物」才覺得茅塞頓開。這一大幫人的言行忽然能串起來了。



不就是這樣嗎?我活得那麽累,你居然還能養寵物,還能跳出來支持一個「畜牲」,想必你更有閑,比我壓力小,憑什麽?你還想要小動物保護?我這勞動法都沒落實呢,你想保護貓?哦原來網上早有人噴他們了,那我加入!它們肯定是有美國支持的動保「恐怖分子」!


這「我們」與「你們」不就成了嗎?


觀念之爭?現在網路哪來真正的觀念之爭、哪來的道理分辨,你上一次靠講道理、講科學說服網上一個陌生人是哪年的事兒?心平氣和就事論事的網路10年前就死了,現在是屁股網路,你屁股坐哪,才被視為重點。


你不想被劃成份扣帽子?由不得你!你養寵物,已經被當作小布爾喬亞了,說什麽都沒用。談什麽生態研究,談什麽外來物種≠入侵物種,什麽入侵物種需要威脅到特定族群存續才能算數,什麽李忠秋,什麽美國馬拉有偏頗?講了半天道理,那邊竄出來一個小鬼憋出來一句「貓孝子」,或者復讀機一樣說身邊統計學:「我就是見過貓吃鳥」。



沒用。


你養寵,你有原罪。你沒罪?那我咋自己都過不下去了你還能養畜牲。


明白了嗎?沒有道理可言的,不要傻傻的去辯解,或者怕自己被打成「感性不理性」,看著眾口鑠金於是真以為貓是啥入侵物種,這反而是墻頭草和不理性。你還不如把它們幹的傻事兒抖落兩下給路人看看這幫人的傻樣(比如這次),然後安心過自己的。


這種論戰的產生的根源是:時代發展到了這個路口,經濟環境的現狀決定了,群體開始劃分、碰撞,比如養寵不養寵,或者以後還有什麽這個、那個,一定有會開始互相VS起來。



04.

盲目的愛,無端的恨


「就看無人機和河北糧哪個牛逼唄!」


因為這次事件和一位久未聯系的貓友聊了下,她語出驚人蹦出來這麽句話。


我不解。


她同我解釋,原來前陣子有奇葩人士教學如何用百來塊錢的廉價無人機投毒,與廉價無人機類似,復合弓之類曾經的高價殺器也越發便宜。同時,因為河北糧的巨大產能,餵流浪貓也便宜又方便,尤其一些沒有救助經驗,認知不足的老太太,特別熱衷。


於是乎,在我們視野外的角落,廉價貓糧催生一窩又一窩流浪,然後被神經病殺來殺去。你譴責殺貓神經病,就有人跳出來說這沒犯法。你說前者光餵不養不絕育,也會有人跳出來說「難道善意也有罪?」


我們可以呼籲不要虐待、虐殺小動物,但這些瘋子抱團之後有恃無恐,甚至到處散播貓不會捕鼠、貓危害生態的輿論給自己掃清障礙,嫻熟異常。



我們可以呼籲不要單純餵流浪,要絕育、要收養,但永遠永遠有人梗著脖子說自己樂意你管不著。


縱觀全域,我們很可能發現一個恐怖的事實:理性救助不走極端的,反而並沒有那麽多,是身邊統計學給了錯覺。


回到最初的問題,那貓呢?


族群角度,它們會長久存續下去;作為個體,慘劇只可能不斷湧現。很不幸的,它們成了群體碰撞絞肉機的原料,工業化的善意與恨意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