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寵物

「星期寵」消費問題各地多發,寵物行業瓶頸亟需打破

2024-04-20寵物

作者:周威

據【法治日報】4月11日報道,近日,多名網友在網上反映,他們在寵物店購買的寵物在一周內就出現咳嗽、嘔吐、便血甚至死亡等問題。購買到家迅速就生病、死亡的寵物被稱為「星期寵」,圍繞「星期寵」產生的消費問題各地多發。這些寵物在購買時看起來都狀態良好,但實際上大多暗藏疾病和健康隱患。

一只小狗在寵物醫院進行核磁檢查©新華社

在第三方投訴平台上,類似投訴不在少數。許多網友表示,他們在購買寵物時商家承諾會提供健康保障,但寵物出現問題後,商家卻推卸責任,拒絕賠償。「星期寵」現象的出現,一方面是一些不良商家為牟取暴利,故意隱瞞寵物健康狀況進行出售;另一方面,一些寵物店缺乏專業的寵物管理和疾病檢測手段。

寵物之於飼養者,是區別於一般商品和財產的。它們寄托了人更多的情感和精神投射,有難以用金錢衡量的情緒價值。但是不禁要問的一點是,當前我們的寵物產業做好配套準備了嗎?

「星期寵」不是新問題,20年前,江蘇南京最大的寵物交易市場就出現過「星期狗」的說法。然而,20年過去了,問題依舊。如今的寵物行業中,有些商家仍把動物當物件一樣對待:小貓小狗看起來可愛就行,商家不在乎它們有沒有染病就直接出售。此外,現在市場中還出現了用所謂「免費領養」為誘餌,利用分期支付寵物日常開銷的方式繫結消費者,推銷高利率金融產品的問題。消費者期望從寵物身上獲得情感羈絆,可他們實際獲得的,卻可能是套路和陷阱。

中國的寵物市場今非昔比。僅作為寵物飼養的貓狗數量,據統計目前已超過1億只,而根據【2023—2024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2023年城鎮寵物消費市場規模為2793億元。但令人惋惜的是,雖然寵物行業規模快速增長,但是一些基本的行業自律、經營模式,甚至對待寵物的方式和態度,並沒有得到足夠的提升和進步。這與消費者權益的維護,以及人們對寵物情感需求的投射是不匹配的。

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中國尚未建立針對寵物行業自身特點設定的監督管理和行業自律體系。中國目前的動物管理體系,主要是野生動物保護保育和經濟動物飼養防疫兩點,針對伴侶動物的飼養規範和管理規範相對空白。寵物的基礎免疫和進入市場後的流通環節管理,更需要有針對性地補足。

加強寵物幼體的源頭管控,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點。對繁殖環節實施嚴格監管,對從事繁育的人員和場所作出資質稽核,防止帶病寵物流向市場,也是提高動物福利水平的體現。很多國家對寵物繁殖實施準入制度,想要從事相關業務必須透過職業資格認證,確保具備專業技能和職業操守。

對此,多部門不妨聯動起來,加大執法力度,依法嚴懲違法違規商家,積極介入寵物活體銷售市場,加強部門間協作管理,全面落實【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透過免疫、檢疫、流通監管等手段,遏制「星期寵」問題的發生。同時,相關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也可為維護消費者權益提供更充足的法律依據。一個行業的發展進步也離不開行業自律,相關寵物協會組織應自覺培養良性的市場生態,避免「劣幣驅逐良幣」,促進寵物經濟健康發展。(周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