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數位

蘋果四折疊曝光,iPhone的高光時刻

2024-10-18數位

賈伯斯說,跟風者與領導者之間最大的差別是,領導者喜歡的是創新。

或許賈伯斯不會想到,在身死十多年後,蘋果終究淪為了跟風者。

大約一個月前,華為三折疊與iPhone16的一場正面對壘異常慘烈。

首次登場的華為三折疊手機Mate XT非凡大師系列給了市場極大驚喜。雖然售價極其昂貴,但無論是釋出10天預約量達626萬人還是如今一個月過去仍「一機難求」的盛況都讓同一天釋出預售遇冷的iPhone16顯得稍顯「淒涼」。

要知道在過去的很多年,排隊購機的盛況有且只屬於蘋果。

我們很難體會庫克當下的感受,但面對折疊手機火熱的市場前景,跟隨或許是蘋果別無選擇的路。

近期,有媒體報道稱,蘋果正積極研發首款折疊iPhone。一張曝光的新專利顯示,其後續有意投入三折疊屏、甚至四折疊屏新機的研發。

雖然當下來看,大眾並沒有報以太大的期待。但蘋果看準了折疊手機手機的未來。

畢竟賈伯斯還說過,紛亂之中醞釀著偉大。

時代的聚光燈,終於從iPhone身上略去。

隱匿在同行身後,是蘋果公司多年來的罕見時刻,但如今不得不面對華為三折疊手機的耀眼光芒。

據蘋果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這項專利名為「具有顯視器與觸控傳感器結構的電子裝置」專利,展示出該技術將可套用於三折疊屏、甚至四折屏手機。

雖然從目前曝光的資訊來看,當中不免有捕風捉影的嫌疑。但從當下iPhone面臨的境遇以及折疊手機的市場熱度來看,蘋果的布局顯得很有必要。

首先是iPhone16的遇冷。一個尤為關鍵的數據是,iPhone 16首周末銷量相較iPhone 15系列同比減少12.7%,更被諸多媒體貼上「近年來最不受歡迎的一代」。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相較於前代產品的改變和創新,iPhone16並沒有給廣大果粉帶來足夠多的驚喜。

曾經蘋果的忠實信徒——羅永浩在iPhone 16釋出後感嘆,蘋果已經失去了創新能力,成為了一家平庸的公司。

蘋果平庸與否暫且不論,但iPhone16銷量和創新期待的落空,被華為Mate XT折疊屏驗證過的市場讓蘋果看到了方向。

其次則是整個折疊手機市場的快速增長。據CINNO Research顯示,2024年二季度中國市場折疊屏手機銷售262萬部,同比增長125%,環比增長11%,連續第四個季度保持三位數同比增長振幅。上半年累計銷量498萬部,同比增長121%。

Mordor Intelligence預計,2024年全球可折疊智慧型手機市場規模將達到287.2億美元,2029年達到633.1億美元。

而與之相對的則是整個手機市場的「夕陽化」。Canalys數據稱,2023年一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同比縮窄12%,是連續第5個季度出現下滑。

而在消費者側,大眾的期待也越發消極。「手機為什麽比最初的時候稍微顯得不太能賣動了」、「年輕人不愛旗艦了」、「主流品牌為何紛紛失寵」……大眾唱衰的背後正是對許久不見的「iPhone時刻」的消極反饋。

有人稱賈伯斯是優秀的「藝術家」,庫克只是一名合格的「商人」。

但從當下iPhone面臨的市場挑戰來看,庫克作為一名合格的「商人」也正在遭受質疑。

賈伯斯用被上帝咬掉一口的蘋果自比那顆砸在牛頓頭上的蘋果。

這雖然有過譽的成分,但至此,蘋果也好,賈伯斯也好,總離不開與「創新」有關的標簽。

如果說牛頓是一個永遠孤獨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靈魂,那賈伯斯則是人類科技套用史上一個罕見的天才「發明家」。

自1984年,賈伯斯釋出世界第一台圖形視覺化電腦Mac開始,蘋果在之後的很多年創造了科技史上諸多閃光的耀眼瞬間。

尤其是2007年,被賈伯斯重新發明的手機——改變世界的IPhone誕生,滑動解鎖、雙指放大......這些現在看來稀松平常的互動方式,在那個時代創造了令全世界驚喜的「iPhone時刻」。

2008年,賈伯斯從信封中掏出了第一款MacBook Air;2010年,賈伯斯釋出了iPad——「在人人都用的智慧型手機和膝上型電腦之間,還有沒有第三類裝置的生存空間?」

一次次給果粉帶來的「超預期滿足」,都讓蘋果每一次都站在了星火璀璨的舞台中央。

以至於賈伯斯「傲慢地」說道,偉大的藝術品不必追隨潮流,它們本身就可以引領潮流。

但鬥轉星移。當天才隕落,蘋果的「創新」開始遭受質疑。

人們無法容忍一個過去時常創造驚喜的品牌變得沒有驚喜,更無比懷念那個創新的引領者。

雖然時至今日iPhone 本身作為一個成績斐然的商業資產,依舊存在於蘋果公司的產品更新序列中,它擁有更好的芯片、更強的功能,以及更貴的價格。

但也僅限於此,賈伯斯帶給 iPhone 的榮光,也都埋葬在歷史的記憶裏,供後人瞻仰。

顯然,即便「後來者」蘋果推出了三折疊、四折疊手機,消費者大機率也是不滿意的,畢竟太多人被第一代iPhone驚艷過。

但賈伯斯似乎早已為今時今日的蘋果找到了自洽的邏輯。

他曾參照畢加索的名言,「好的藝術家懂得復制,偉大的藝術家則擅長偷竊」,而我們不羞於竊取偉大的想法。

迴圈往復,以致無窮。

從電腦到手機,再從手機到電腦,科技的發展正在經歷著這樣的迴圈。今天的智慧裝置越來越多地融合了過去的科技創新,又以全新的形式繼續推動行業的前行。

或許羅永浩說的是對的,賈伯斯不是創新者,蘋果也是整合商。

不可否認,無論是華為還是蘋果都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前者在有意無意中繫結「愛國情感」早已成為許多國人心中的科技英雄,而後者在過往許多年那種極客般的耀眼創新中亦成為許多人心中的科技信仰。

但站在當下的視角討論華為或蘋果、選擇華為或蘋果,很多情況下這並非一個單純的商業問題,這當中摻雜了過多的非商業因素。

對於華為而言,自從遭受制裁以來,無論是麒麟芯片、還是鴻蒙OS,亦或在新能源造車上的非凡成就,都在這兩年隨著mate60系列、pura70系列的釋出迎來銷量的補償式反哺。

據CINNO Research的最新報告顯示,華為手機在國內市場的銷售額已連續46個月超過蘋果。特別是在高端智慧型手機市場,華為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不斷攀升,給蘋果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

雖然任正非早就說過,商品是個人喜好,跟政治沒任何關系。

但諸多普通消費者還是在華為突破美國制裁的創新力上找到了愛國情感的釋放口與參與感。

這種「愛國濾鏡」顯然對於蘋果而言是一個無解的競爭局。

正如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裏的那句經典台詞——「TO be or not to be, it’s a question.」它帶著宿命論般的悲情與決絕——已經想到了足夠壞的情況,所以才會如此決絕——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大的努力。

無論對於當下的蘋果或者華為而言,皆是如此。

華為擔心的是作為商業組織被這種「特殊」情感的裹挾和反噬。如今回頭來看,雖然它因此獲得了無數人的喜歡,但當年被美麗國制裁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反噬。

蘋果所面臨的則是後賈伯斯時代,在蘋果汽車取消、蘋果頭顯接連失利後,如何創造另一個「iPhone時刻」。

而對於每個普通消費者而言,如果科技是無國界的,那是否擁有平等選擇每一個品牌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