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雖然是個彈丸小國,但是科技還是比較發達的,就連日本手機也曾有過一段輝煌期,在 摩托羅拉V60 只能拿來打電話發簡訊的階段,日本手機已經可以拿來聽音樂、看電影、搞移動支付了。 那時候的國人誰要能買到一部日本手機,被羨慕程度遠超當下開奔馳寶馬,那麽為何如今的日本手機,在中國卻淪落到活不下去的地步呢?
在2010年之前,日本手機發展的其實還不錯,但是在2010年至2020年至10年間,日本手機非但沒有進步,在同行的映襯下,甚至顯得有倒退的嫌疑。原先各大手機品牌紛紛落馬,除了 索尼 和 夏普 之外,能被稱作「日本手機」的品牌幾乎沒有, 這兩家手機品牌雖然活著也只能說是「茍活」,隨時都有徹底被市場淘汰的可能。
倘若有人不信,那我們就看看 2020年日本本土手機市場占有率排行榜 吧, 索尼排行第二,市場占有率為9.72%,夏普排行第六,市場占有率2.71%。 可能大家會好奇,那剩下的將近90%的市場占有率去哪了呢?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 蘋果 、 華為 , 三星 , 光是這三個品牌就占據了日本手機市場的75%以上 ,日本本土手機哪有活路?日本手機在國內都幾乎快要生存不下去了,在中國又能夠混得多好呢?
至於具體這些日本手機,為什麽在中國沒有市場競爭力,我們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來闡述。
第一,不符合中國市場的需求。
一個產品它本身再好,不符合市場需求都是白瞎。目前中國市場需要的是水桶機,也就是說在各方面都不能存在短板,在這一點上蘋果、華為等品牌都做的很好,可是日本手機就不行了。 以索尼為例吧,幾乎每一代都有致命缺陷,不是續航短、手機容易發熱就是拍照像素模糊 ,你就算買回來也沒有辦法把它當做主力機型來使用,只能圖個新鮮。
再者說了,現在消費者們喜歡的是什麽?是 超高像素 、 曲面屏 、 水滴屏 、 打孔屏 、 全面取代劉海 等等,能在中國手機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品牌,基本上都是「你需要啥我就出啥」。可是日本手機品牌就不一樣了, 索尼是想出什麽就出什麽,像什麽紅外線通訊錄、紅外線交換信箱、太陽能電板以及算命軟體就完全都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不按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來,自然會被中國市場淘汰。
第二,價格昂貴,價效比極低。
日本手機有多貴呢?我們這裏就以 馬克兔 為例吧, 這款索尼手機的國行版在拖了大半年發售後,售價高達7300元人民幣,要知道這款手機當時都已經釋出大半年了,要是沒有這方面折損,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得賣多少錢。 反觀蘋果12剛出來的時候,256G的那款也僅賣7600元,而從效能上看,後者已經完全碾壓前者了,索尼的馬克兔售賣7300元,基本上沒有價效比可談。
更無語的是索尼並不是個例,而是日本手機的常態 。日本手機的普遍價格都比同效能的中國國產機要貴一到兩千元,能跟它相比擬的或許只有蘋果了,可日本手機從外觀到效能,哪裏能跟蘋果比呢?蘋果在國內好歹還有一批忠實的信徒,能夠對銷量有一個基本保障,在這種情況下,蘋果占據的市場份額都在日趨減小,就更不用說日本手機了。
第三,外觀醜陋,落後於潮流。
在智慧型手機已經發展到全面屏的當下,人們購買的手機要麽是全面屏,要麽是水滴屏,這已經演變成了一種潮流,可是日本手機廠商卻固執己見,非要給自己的手機保留「長下巴」和「大額頭」。 這就促使日本手機在中國的售賣情況愈發慘淡,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的手機給別人留下的印象是「醜陋」和「老舊」。
值得一提的是, 日本手機制造廠商之所以會如此固執,是因為手機售賣本身跟他們沒有太大關系 。 在日本特殊國情的影響下,基本上是沒有人直接買手機的,大多是充話費送手機,所以手機銷售就不是生產廠家的事兒,而是營運商的事 。這也是日本手機發展停滯不前,至今還和10年前沒有太大區別的根本原因。
第四,宣傳滯後、廠家轉型。
俗話說得好,「酒香也怕巷子深」, 想要在市場上兜售產品,宣發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在這方面蘋果、三星以及華為都是最典型的例子,不說舉行多麽盛大的釋出會吧,好歹也得請個代言人來代言一下。
然而這對於日本手機廠商來說可就太難了,由於他們本身不能夠直接釋出裸機,只能和營運商聯合發售簽約機,所以日本手機的生產商謀取的利潤是很低的,根本就沒有宣發費用 ,如此一來能夠想到去買日本手機的自然是少之又少。長此以往,日本手機廠商基本上也放棄了, 雖然不靠賣手機掙錢,但是卻牢牢把持住了手機零配件的生意 ,比如說索尼研發出來的網路攝影機,就售賣到了全世界各地,類似的配件售賣也能帶來一筆收益。
總的來說,日本手機之所以會在中國市場上被淘汰,乃至於被世界市場所淘汰,究極根本是日本特殊的國情造成的,不出意料的話,大家未來在手機市場上也很難會看到日本手機的身影,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