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數位

【耳邊評測】有了它,你可以不用買HiFi播放器了——ONIX Mystic

2024-01-27數位

再次跨界

不久前,我做了一期Miracle的開箱視訊,詳細介紹了它的使用方法、調音走向,還簡單分享了一下搭配體驗。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觀看我當時的開箱視訊:

視訊載入中...

在我使用Miracle的那段日子裏,它能從隨身、台式、家用等場景來滿足我的聽音需求,跨界裝置的使用體驗真的蠻好。並且這台裝置能從多維度解決使用者的使用痛點,真正做到了隨身、台機間無縫銜接。看見沒,懶人促進科技進步。

ONIX在Miracle推出不久後,便拿出了第二款產品——Mystic,它是一台便攜解碼耳放,不過它像Miracle一樣,有一些跨界功能。Mystic有常規便攜解碼耳放的配置,但按ONIX在Miracle上的套路,一定會在它上面整點「花活」。這台裝置可以插TF卡,並帶有一個LEMO電源介面,這兩點因素讓它有了更多可能。因為這兩個功能的加持,Mystic有了與其他同類產品不一樣的使用體驗,也可以說這台裝置既可作常規解碼耳放,又可作播放器。它的M-Power模式被開啟後,會變成一個小型「台機」。其實,Mystic也帶有跨界性質,在功能設定上繼承了這種跨界的理念。

內有乾坤

Mystic的大小比常規播放器大一圈,重量與一些大號播放器接近。在便攜播放器的範疇裏來看,它的體積算是大的。這台裝置同Miracle同樣使用黑金配色,這個配色蠻耐看的。Mystic機身上有很多貫穿式的條紋,機器邊角分明,用圓角過渡,增加了持握舒適度,手大的小夥伴可以一手掌控。

Mystic更多客觀內容,可在我的開箱視訊裏了解:

視訊載入中...

便攜解碼耳放與播放器相比,在硬體布局上會有些不同,前者沒有螢幕、作業系統等配置。所以在同等體積下,這類產品可以在內部空間裏放置更多HiFi元器件。Mystic用了一塊復古航空級OLED點陣顯示器,這塊螢幕只占據了機器內部很小的一塊面積。它在音訊硬體配置方面使用AKM AK4191EQ+雙AK4499EX解碼芯片,這套解碼方案目前套用得比較廣,很多台機在使用。這台便攜解碼耳放將PO與LO兩部份運放分開,TPA6120A2負責功率輸出,MUSE8920負責路線輸出。

這台裝置有LEMO電源介面,我們把它與附送的電源連線後,可以開啟它的M-Power模式,它的單端在300Ω負載下最高輸出為120mW,平衡端在300Ω負載下可達到480mW輸出。從紙面參數上來看,它可以驅動很多難搞的大耳。這台裝置同時配備了3.5mm、6.35mm單端與4.4mm平衡耳機介面,可以接駁市面上很多耳機。同時它的背部配備了一個4.4mm LO,它還可以當作前級來使用。

Mystic有TF、AUX、USB-DAC、藍芽、光纖、同軸模式,如果條件允許,我建議開啟它的M-Power模式,聲音體驗更佳。這台裝置的幾種模式,我偏向使用它的TF卡功能,Mystic可以讀取大容量的TF卡,此功能用起來最省心。你如果有串流媒體方面的要求,可以使用Mystic的藍芽模式,它在此模式下同諸多藍芽解碼耳放使用方法一致。有一部份燒友喜歡折騰器材,可以為Mystic搭配數位轉盤,透過前端的變化,讓它實作聲音的多樣化。

雙重加持

Mystic與以往的便攜解碼耳放最大的區別,是它設計了TF卡槽與外接電源介面。因為TF卡槽的加入,Mystic可以脫離轉盤等音源,獨立完成音樂播放,但因為它沒有螢幕與作業系統,所以在讀取大量音樂檔時,我們如何選擇歌曲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這台裝置有配套的APP——Eddict Player,我們將手機與Mystic藍芽連線後,可以在手機端讀取它的本地歌曲。使用者第一次使用這款APP時,需要把手機端的SyncLink開啟,並調整為控制端。當我們再次開啟Mystic,調整到藍芽模式,手機開啟藍芽,它們基本可以實作秒連, 手機端控制Mystic播放歌曲,還是很方便的,此時你可以認為手機成為了它的外接螢幕。

如果說TF卡槽的加入讓Mystic有了順暢的使用體驗,那M-Power模式則讓它徹底起飛了。我覺得Mystic這種體積的便攜解碼耳放一體機,適合作背包器材,它同樣能勝任PC外接音效卡的任務。不過現在諸多型別的器材都帶有USB-DAC功能,它們中有些都不用安裝驅動軟體,做到了隨插即用。但是我們在享受此類器材帶來的便利體驗時,很容易忽略供電的問題。

如果我們用手機或者PC做音源,連線小尾巴或者內建電池的便攜解碼耳放時,能感知到聲音會有一定差距,這種差距很大一部份是因為供電問題性造成的,手機提供的電壓不會超過5V,而一些內建電池的器材,增加供電穩定性,聲音上的變化很容易感知到,所以我們經常會說:「電為聲之母」。但是電源這部份的BUFF,還有另一種玩法,就是外接電源,Mystic贈送的電源輸出為12V,3.33A,功率40W,這是很多隨身器材內建電池難以達到的供電水平。Mystic的M-Power模式等於一個物理外掛, 開啟後它的音質表現會有明顯提高,某些方面已經有桌上型電腦器的水準

聲音表現

Mystic在聲音上有很多可能性。首先, 它有EAR與HEAD模式,前者的聲音框架完整,該有的細節都能準確呈現出來,人聲位置會稍遠一些,後者的驅動儲備更充足,人聲飽滿、口型清晰,聲音細節豐富 。其次,它配有三擋增益和六種數位濾波, 在聲音微調上Mystic可以實作很多種組合方式 。最後, 當Mystic的M-Power模式被開啟後,驅動力的表現已經脫離便攜解碼耳放的範疇,與一些小台機一致

我使用Mystic不同組合方式來驅動各種型別的耳機時,能感受到 它有很強的聲音包容性,同時具備超越同價位播放器的安定感 三頻均衡、細節豐富、解析準確是Mystic的基礎能力,在此基礎上,它的從容不迫的性格比較突出,對多種型別的音樂都能進行精準還原 ,我很喜歡Mystic的聲音密度,高密度帶來了暢快的聲音體驗,大資訊量加上相對暖的聲音,是一種比較討喜的調音方式。

Mystic的聲音框架比很多便攜解碼耳放更完整 ,聲場的整體維度更大,結像表達自然。同時Mystic的驅動力儲備充足,即便是不接外接電源時,它能良好地驅動不同種類的塞子,M-Power模式被開啟後,這台裝置的聲音純凈度與音色都有明顯增強,搭配一些吃電流的大耳時比較從容。 Mystic的單端與平衡的聲底一致,平衡端的聲音輪廓更精致,細節方面表現突出一些,單端更擅長氛圍的營造 ,平衡則對細微方面的表達更好一些。

我為Mystic搭配了幾款耳機,分享一下主觀聽感。

Mystic+禪Pro

禪Pro是我主力塞,並且我為它搭配了磐Pro這款線材,這款耳機的聲音在解析力與音色方面的表現是旗艦級別的。此時我開啟了Mystic的HEAD模式、中增益來驅動禪Pro,可以感受到Mystic能餵飽禪Pro, 動圈溫潤、耐聽的特點被完整地展現出來 這套組合具有很強的雜食性,人聲線條穩定,器樂表現精準。 我更喜歡用這套組合聆聽泛流行樂與一些中低頻表現突出的器樂,Mystic在中低頻與低頻方面有爆發力,聲音厚度與包圍感都很容易讓人感知到,混響自然,聽感舒適。

Mystic+MG800

我喜歡用Mystic的EAR模式來驅動大多數塞子,在Mystic的EAR模式下,開啟它的中增益,驅動MG800,沒有可聞的底噪。 這套組合的音色自然、通透,人聲清晰,口型飽滿,對男女聲都能進行準確地還原 ,低頻量感較大,回彈速度快,屬於比較暢快的型別。Mystic的中頻屬於比較細膩的型別,加上MG800潤澤度比較高, 整套組合溫潤的特點會被放大,聽感至上

Mystic+MM400

我覺得背包器材+便攜封閉頭戴這種組合方式,可以在比較嘈雜的環境下提供優質的聲音體驗,換成相對安靜的情景時,聲音體驗會更佳。Mystic的驅動力儲備比較充足,我用它驅動MM400,開啟HEAD模式,調至中增益。熟悉MM400這款耳機的燒友應該知道,它是一個聲音線條感強,很適合聽人聲的耳機。Mystic在可以餵飽MM400的前提下 ,聲音順滑,氛圍感很好,人聲位置居中,對以人聲為主的ACG還原比較拿手

Mystic+K702 65th

前面說了很多關於Mystic M-Power模式的內容,我特意把K702 65th拿出來,想測試下此模式的表現,高增益與HEAD模式同時開啟,再開啟M-Power開關。Mystic的聲音驅動力有明顯提高,驅動65th這種比較吃電流的耳機,聲音表現可圈可點。這台裝置的資訊量充足,器樂結像清晰,驅動力表現更屬於上優水準,聲音輪廓完整。 這套組合的聲音不虛,由此可見,Mystic的M-Power模式具備一定台機水準。

總結

跨界裝置在某些方面可以帶來讓人印象深刻的使用體驗,有些功能更是使用一次便會讓人無法忘記。我在使用Mystic的這段時間裏,會經常使用它的TF模式,其次是USB-DAC功能,藍芽解碼則是偶爾使用。TF卡功能是Mystic完整體的一部份,可以讓使用者不必為它額外搭配數位轉盤,便可以完成音樂檔的播放,並且它在此模式下有超越同價位播放器的聲音水準,可以與一些萬元級以上的播放器相媲美。而Mystic完整體的另一部份是M-Power,此模式讓它有了脫離便攜解碼耳放範疇,向台機靠攏的功能。當這台裝置的M-Power模式被開啟後,我覺得可以用「小身體,大能量」這句話來形容它。

作為一款售價8K的便攜解碼耳放,Mystic整體的聲音表現已可以與很多高階HiFi器材一決高下,從聲價比的角度去看,它已經非常超值了。如果你看重聲音體驗、並且尋找一款能在多種環境下使用的HiFi器材,那Mystic完全可以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