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數位

最強釘子戶神機,為什麽小米13遠比小米14U保值?關鍵原因有3點

2024-03-26數位

小米 14 Ultra用久了,突然很懷念小米 13、小米 14 的舒適手感,於是我就去二手市場多留意了一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在某海鮮市場,老旗艦小米 13,已經被吹成釘子戶神機了,12GB+256GB 的配置,還能賣個 2500 元左右——這個價格非常堅挺,相當於一年多才貶值了 40%。而且再加700 元左右,就能買到同記憶體的二手小米14了。

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米 14 Ultra,可能很多人沒註意到,先發價 6499 元的12GB+256GB 版本,一個月左右,95 新就跌到了 5000 元上下,貶值了23% 左右。至於更高配的版本,也面臨同樣的命運。

問題來了:為什麽小米 13 遠比小米 14 Ultra 保值?我個人覺得,有3個關鍵原因。

首先,2K-4K 是小米的「舒適區」

2K-4K 價位,是安卓手機廠商的舒適區,小米也不例外。買安卓手機的使用者,大多數會選擇 2K-4K 價位,一旦預算超過 5K,就必定會考慮華為、蘋果——因為這時候,使用者考慮的不是價效比,而是身份認同。

同時,針對中高端機型,小米通常會把預算都花在刀刃上,盡可能用最好的芯片、螢幕、記憶體,核心硬體幾乎就沒有縮水過。因此,紅米 K70 系列和小米數位系列,才會成為市場的爆款。小米 14 Ultra 面對的問題,不是配置夠不夠猛,而是「品牌認同感」。

二手小米 13 之所以保值,是因為價格降到了 2K 價位後,需求暴增,實在是跌無可跌了。而且今年驍龍 8Gen2依然強勢,效能強大不說,功耗也很優秀,打驍龍 7+Gen3這種今年的新中端,可以說是毫無壓力。

第二,消費者在逃避「消費主義陷阱」

消費主義陷阱,這個詞最近很火,也反應了消費者的心態變化。高端攝影、萊卡聯名、高端機帶來的身份認可,這些聽起來令人心動的賣點,不是大多數人都享受得起的。

手機效能再強,本質上也是個通訊工具,錢可以花在真正有價值的地方。舉個列子,一個不玩 3A,不挖礦,不調教 AI ,不剪輯視訊的人,即使有了 4080 顯卡,也只是瀏覽一下網頁。小米 14 Ultra 也是同理,它的攝影能力雖然是天花板級別,但是你真的需要用手機拍大片嗎?

小米 14 Ultra 真正的目標受眾,是非常小眾的攝影愛好者。因此我一直都覺得,小米 14 Ultra 最大的對手,就是 5K 價位的入門級單眼。而小米 13 就不一樣了,它的配置足夠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是很多人的理想機型。

有句話說的很對,小米 13 說不出哪裏好,但又說不出哪裏不好。正所謂沒有亮點就是最大的亮點,這句話用在 iPhone 15上也同樣合適,這類產品就是大多數人的「理想機」。

第三,智慧型手機的本質是通訊

其實啊,對於大多數使用者來說,手機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兩個字:通訊。哪怕是在行動網際網路時代,這一點依然沒有變過,只是通訊的內容型別變了——以前是通話,簡訊,現在是短視訊,APP,WeChat。

小米13小屏旗艦的定位,不僅提供了良好的手感,其攝影能力也足夠拍個短視訊。相比之下,小米14 Ultra龐大的攝影模組,直接影響了手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使用手機創作視訊的頻率,可能連1%都達不到,卻要每時每刻支付代價。

綜上所述,小米 13比小米 14 Ultra保值的原因很簡單:降到了安卓使用者的舒適區,滿足大多數人的日常需求,手感非常好。

成功的關鍵是?

最後說點題外話,小米 14 Ultra降價較快,我認為和它漲價有關。當雷軍宣布小米 14 Ultra漲價 500 元的時候,很多米粉都倒吸一口涼氣。

雷軍曾說過,成功的關鍵是「順勢而為」,而在消費降級成主流趨勢的環境下,漲價勢必會伴隨著巨大的風險。

為了追趕「遙遙領先」的友商,小米 14 Ultra首次內建了衛星通訊技術,這也是它漲價的其中一個關鍵原因。盡管小米多次強調,衛星通訊技術,是為了讓攝影師也荒山野嶺拍攝時有訊號覆蓋,但米粉普遍對這種說法並不買賬。

每個品牌都有每個品牌的底色,而這個底色不是小米能輕松改變的,而是它的使用者決定的。我們都很清楚,「理工男」是小米的基本盤,這部份使用者,最大的特征就是:理性,講事實,對參數高度敏感,只看價效比。

高端手機,是一定要做的,否則會被人嘲笑沒實力。我不是說小米 14 Ultra 沒有存在的意義,而是覺得,小米 13的成功意味著——平庸也是一種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