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巴崛起的近幾年,入門級播放器大有唱衰之勢,新興的物件必然是抓人眼球的。然而一路高歌猛進之後,小尾巴的發展似乎也達到了飽和,步調開始放緩。回過頭,入門級播放器的需求又開始被重新審視。
早在去年分享的幾篇測評中,木耳就提到了關於入門級播放器的不可替代性。小尾巴固然好用,但對於絕大多數學生黨而言,播放器或許才是最符合他們實際需求的電子產品。可惜的是,現在做入門級播放器的品牌越來越少;幸運的是,海貝依然在堅持。
在體驗R3 ii的這幾個月裏,這台售價不到一千塊的mini播放器,重新整理了我對「入門級」這三個字的認知,更甚者,說它拉高了百元播放器的門檻一點也不為過。
或許在很多燒友的觀念中,入門級的播放器,其操作還是停留在早期晦澀難用,效率低下的階段,美曰其名:能用就行。的確,最近兩年我也用過一些這類操作尷尬的播放器,實事求是的講,操作的不便,會嚴重影響實際使用體驗,進而影響使用欲望。所以,相比之下,當我拿到R3 ii的時候,出色的操控體驗和全面的功能體驗給我帶來的驚喜,不亞於當年玩機時,初次上手Flyme的那種驚艷。
用一句話來陳述,那就是:既有小而美的細膩體驗,又有量大管飽的功能滿足。
海貝自家的HiBy OS在使用體驗上,趨近於主流手機系統的操作邏輯,上手快,不需要額外的學習成本。功能豐富的同時,系統的自由調配度也非常高,例如下拉欄中的快捷鍵支持自訂分配(多達十幾項功能),又或者通知欄的喚出手勢,可設定為上拉和下拉兩種模式,方便不同習慣的燒友能更好的上手。甚至是感覺沒有太大必要的螢幕旋轉功能,海貝也是抱著一種「你可以不用,但我必須給你」的態度,這算不算是「禮多人不怪」的真實寫照?
這裏單獨說幾點我個人非常受用的細節,首先是雙擊喚醒的功能,這類手機上常見的功能,用在播放器上也很實用。其次是側資訊看板首字母找歌,這個功能對於小螢幕播放器來講就應該必備,嘎嘎實用。然後是指示燈功能,這個功能在小尾巴上比較常見,播放器中倒是或有或無,即便有,也是和小尾巴一樣,多為「點狀」。R3 ii則是以燈帶的形式呈現,觀感上更美觀,是個加分項。最後,針對R3 ii音量旋鈕突出,容易誤觸的設計,海貝非常人性化的在系統設定中加入了「關屏時音量旋鈕操作」的開關,這種透過軟體層面來解決硬體痛點的手段,難度高不高我不清楚,但是貼心程度拉滿了。人性化的功能設計說明海貝是真的有用心在做產品,哪怕它只是一款百元級的入門播放器,這些細節體驗做的就讓人忍不住的想給好評。
2024年了,入門級播放器的功能也變得多樣化,雖說R3 ii沒有搭載安卓系統,但基於Linux研發的HiBy OS和安卓也算同宗同源,功能性大差不差,同樣支持串流媒體服務(暫且支持Tidal、Qobuz),並具有網路收音機,和電子書這些學生黨最愛的功能。
對於除學生黨以外的群體,R3 ii豐富的傳輸方式,也是某種程度上的曲線救國,為重度串流媒體使用者提供了退而求其次的選擇。透過連線線,R3 ii可以充當小尾巴的角色,獨立供電的優勢,讓R3 ii能夠提供同價位小尾巴無法比肩的能量感和飽滿度。如果是以便利性為主的話,無線傳輸的方式多得有點不講武德:藍芽,熱點,AirPlay,DLNA,HiBy Link。幾乎涵蓋了目前所有常見的使用場景。當然,最省心省電的還是插上一張TF卡,走哪聽哪,即插即走。
R3 ii的機身設計語言簡單直接,整體令人滿意。金屬機身和玻璃面板的組合經久不衰,兼顧質感和手感,三圍體積對小手黨也能做到盈盈一握。本來嘛,哪哪都好,可它非在實體按鍵的設計上讓我大為不解,我嚴重懷疑設計師在畫按鍵圖紙的時候打了個盹,竟然把下一首的按鍵和暫停鍵歸置在一起,上一首的按鍵被區分開,這點實在是無力吐槽。另外,順帶提一嘴,軟體層面也有一處值得吐槽,即歌詞的顯示方式,R3 ii的歌詞顯示並不是切換至獨立界面,而是直接覆蓋在歌曲封面之上,同時並未做高斯模糊處理,導致觀感生硬,期待後續能夠透過OTA改善一下。
聲音方面,我們先來看看R3 ii的相關配置:雙ES9219C芯片,獨立音訊時鐘,DSD256硬解,最高支持PCM384kHz/32bit,MQA 16X展開,MSEB調音台,380mW@32Ω最大輸出功率。這些數據放在一塊,首先賬面上就很好看了對不對?實際體驗下來,只要不是過分挑剔,R3 ii足以勝任日常的聽歌需求。
首先從驅動力來講,R3 ii最大380mW@32Ω的輸出功率,在同價位的產品中,應該是屬於天花板級別,驅動市面上大多數的塞子都無甚壓力。雙芯片所帶來的動態範圍和解析力的天然優勢也是比較明顯的。相比同級別的小尾巴而言,R3 ii的聲音在聽感上透露出的飽滿和潤澤感是最突出的加分項。整體聲音的厚度與密度在比例的調配上,能給使用者一種紮實有勁,且不失律動的聽感體驗。
和大多數采用ES9219C芯片的裝置一樣,R3 ii屬於背景較為幹凈清爽的一類,線條感雖然談不上硬朗,但整體框架勾勒出來還是棱角清晰明亮的。在此基礎上,R3 ii的能量分布偏集中於中頻和低頻。低頻的飽滿和凝聚是一大亮點,回彈的速度中等偏快,有種IOS系統動畫回彈優雅的既視感,不拖沓也不傻快。這一點在搭配鑠耳DZ4的時候顯得額外的契合,二者共同呈現出的透氣性氛圍感是在入門級產品中極為少見的,清新中帶著暖意,聽感舒適且風格百搭,是我比較推薦的搭配之一。
相比低頻的優雅,R3 ii的中頻則加重了些許劑量,感知最為清晰的就是R3 ii無論是對樂器還是人聲,有著明顯的提鮮增味兒,樂器入耳飽滿不失光澤,人聲厚實穩重富含情感,在搭配女巫pro這類偏ACG風格的塞子時,可以令其風格更加全面,聲音更加均衡。同時對於達音科隼ultra這樣速度快,風格硬朗的塞子也有種百煉鋼化為繞指柔的功效,磨合後的聽感會柔順絲滑不少,別有一番風味。
有一說一,R3 ii這種把能量偏重於中低頻的手法特別適合其定位。在解析力等細節呈現方面不比旗艦播放器有優勢的情況下,盡可能地發揮自己的長處,走好聽感路線是最合適的玩法,特別是這種中下盤的走向,聽感是相對安全的,底盤穩重,聲底飽滿,不飄不燥,在高頻的調教上只要做到自然明亮,通順溫潤即可,不用刻意拉解析和線條,就能做到穩紮穩打了。不是有那麽一句話嗎,不犯錯,就是成功,R3 ii明顯是懂這個道理的。
關於R3 ii這個播放器,其實並不需要我在文章內做過多的主觀安利,我只需實事求是地去表達出這段時間的真實體驗,想必就已經足夠激發小夥伴們的購買欲了。這是一台可以花著不多的鈔票,但能體驗一把國產一線品牌設計理念的高水準之作,我願誠心推薦給所有有此類需求的小夥伴,包括但不限於學生黨,因為,對老燒來說,R3 ii也是一台值得入手把玩的高品質「玩具」。
————————————
酌情腦放,耳朵收貨
願你們的耳朵,都能收到好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