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數位

實際體驗:耳夾式和掛耳式耳機,哪個更適合你?

2024-02-09數位

| hello~我是你們的der(得兒)一個愛好數位、喜歡談論時事熱點,挖掘價效比東西的宅,der友們點個關註叭!

最近有小夥伴私信 der,說如果是運動的話,不知道「耳夾式」和「掛耳式」耳機哪種會更好。

有人說,肯定是新出的耳夾式,這種像耳環一樣佩戴在耳骨上,佩戴體驗上不會有掛耳式那種「夾耳」感;有人說,肯定是掛耳式耳機,貼合耳朵且佩戴穩固,能經受住市場的考驗不是吹出來的;也有人說,反正都是開放式耳機,兩個都一樣......

所以今天 der 就和大家聊聊,倘若在運動等場景,「耳夾式」和「掛耳式」耳機哪種會更好?

耳夾式耳機

提及耳夾式耳機,相信很多小夥伴並不怎麽了解,但從字面意思上不難理解,它就是一款——夾在耳朵上的耳機,就像耳夾一樣,透過可彎曲的支架夾在耳朵上。

由於耳夾式耳機不入耳的佩戴方式,決定了它開放式的設計,與很多「氣傳導耳機」一樣無需進入耳道,屬於近年來比較新穎的一種真無線耳機形式。

像日常使用、運動等場景,耳夾式耳機體積較小,在佩戴上不會對耳道造成壓迫,夾在耳朵上的穩定性也較好,長期佩戴也比較舒適、不易脫落,還能聽到外界聲音,特殊情況下可以保持警惕更安全。尤其是運動這種容易大量出汗,對於中耳炎患者和耳朵敏感的人群比較友好。

不過它的缺點也很明顯,首先耳夾式夾住耳朵的位置離耳道比較遠,漏音比一般的開放式耳機嚴重一些,音量也偏小一些,如果在雜嘈的地方比較難聽到聲音,加大音量又容易損傷聽力,雖說有的廠商提供降噪功能,但因演算法不同效果也參差不齊。

其次,如果在運動場景使用耳夾式耳機的話,就要註意「舒適豆」的位置容易下滑,甚至有掉落的可能,穩固性方面可能更傾向日常使用。

掛耳式耳機

掛耳式耳機,其形式可分為耳掛與喇叭兩部份,目前更多的出現在運動耳機類目。

正因如此,der 覺得掛耳式耳機算是一個比較廣義的概括,因為有像骨傳導耳機之類開放式設計,也有像掛耳+入耳、掛耳+半入耳式設計的耳機,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都是掛在耳朵上,也算是眾多佩戴方式的一種。

由於掛耳式的佩戴方式,相比絕大多數耳機來說它的穩定性是最好的,即便是較為激烈的運動場景也不易脫落,再加上有些耳機采用掛耳+入耳的佩戴方式,可謂更牢固了。由於掛耳式有開放、半開放、入耳式三種不同形式的組合方式可選,佩戴方式上也更為靈活,適配的場景也就更多,尤其是主打運動場景的掛耳式耳機,防水效能都較好。

和很多耳機一樣,掛耳式耳機終究是「物理」掛在耳朵上,佩戴時間過久難免會覺得耳朵疼,而且在日常場景下使用可能會影響眼鏡的佩戴,除此之外並沒有什麽大的缺點。

耳夾式與掛耳式,如何抉擇?

其實對於這兩款耳機,der 覺得沒有誰好不好一說,而更多的得看使用場景才能抉擇。

像耳夾式耳機最大的特點,在於其小巧的腔體,佩戴上更為輕盈的同時,容易有滑落的情況,但其開放式的設計在日常走路的時候,確實能夠聽到外部聲音,更為安全一些。當然,在地鐵等一些嘈雜的環境下,耳夾式耳機聽音體驗有所下降,如果一味加大音量容易對耳朵聽力造成傷害。

所以在耳夾式耳機的使用場景,應該更適合日常使用且需要較為安靜的環境,對佩戴穩固性沒有太大要求。

耳掛式耳機的特點則是穩固性,而且擁有開放式、半入耳式或入耳式的靈活搭配組合,總有一種能夠滿足你,可以說不吃環境因素的影響。當然,它佩戴的方式會一直占據耳朵背部,如果耳機腔體較重,佩戴時間就容易疼,而且對戴眼鏡的小夥伴不友好。

不過現在有的廠商也針對這種情況,透過多種佩戴方式的組合,減緩耳朵的疼痛感或佩戴眼鏡也能使用,像倍思 Eli 系列的 Sport 1 開放式真無線耳機,就掛耳式+全開放式、頸掛式兩種模式,讓日常與運動也能得心應手。

所以不受環境影響的耳掛式耳機,除日常等都是很好的選擇,但考慮到各種運動場景一般不佩戴眼鏡,所以更適合運動場景下使用。

最後,耳夾式耳機終究是近年來新出的形式,der 覺得在很多方面還能夠有所改善,讓體驗上有所提升;而相對成熟的掛耳式耳機,也在逐漸尋找自己的新形式,創新出體驗更好的形態,無論形態還是技術方面會比耳夾式耳機略勝一籌。

但耳機這種東西因人而異,不知道大家會選擇耳夾式還是掛耳式耳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