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數位

蘋果戰略調整:部份生產線回歸中國,印度制造之路受阻

2024-07-24數位


蘋果公司為了降低風險和分散供應鏈,開始把生產訂單轉移到印度。不過,這個計劃似乎沒有想象中的那麽成功。

今年,蘋果決定把一部份產能重新轉移回中國的代工廠。現在,像比亞迪和立訊精密這樣的大企業已經加入了蘋果的新生產線,成為了蘋果的合作夥伴。


蘋果公司之前嘗試在中國以外的地方建立供應鏈,特別是印度,但遇到了不少困難。現在,他們決定回到中國,因為中國的供應鏈依然無法被印度所取代。

去年,在印度組裝的iPhone 15只占了一小部份,但卻需要從中國進口大量的零件,這影響了產品的品質和效率。

而且,印度工廠在生產iPhone時的合格率只有大約一半,衛生條件也有問題,導致去年的iPhone 15系列出現了很多品質問題,甚至需要降價銷售。

這讓蘋果CEO提姆·庫克不得不親自到中國來整頓供應鏈。對於即將釋出的iPhone 16,蘋果寄予厚望,希望它是第一款具有系統級AI功能的手機,預估將生產9000萬台。

這款手機的效能非常強大,使用的是台積電最新的N3E芯片,還有高通的X75 5G基頻,支持Wi-Fi 7。由於這款手機對供應鏈的要求極高,蘋果認為回到中國是最穩妥的選擇。


新款蘋果手機叫iPhone16要出來了,它變得更好看了,網路攝影機變成了豎排,螢幕更大,邊框更窄,背面的相機模組也換了位置,還改了靜音開關的設計。

這款手機的技術含量很高,印度那邊的制造能力可能跟不上,所以做不出來。如果真的在印度生產,可能會出問題,導致蘋果CEO庫克的努力白費。從商業角度看,只有在中國的供應鏈上,才能把這款手機做好。

但這對富士康(一個給蘋果做代工的大公司)不太公平。因為富士康為了配合蘋果的計劃,已經把很多生產線和員工轉移到了印度,結果在國內的業務減少了,接的訂單也不多了。這就相當於富士康自己掏錢去適應蘋果的全球戰略,結果在國內的業務卻受到影響。


所以當蘋果開始讓比亞迪和立訊精密接更多iPhone的訂單時,鄭州的富士康就開始努力招更多工人,還給出了很高的薪資。

他們說,如果員工願意回到工廠工作,每小時能拿到25塊錢,還會額外獎勵7500塊錢。這比上個月的獎勵多了一千五百塊,看起來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工人。

不過,你知道嗎?其實富士康這些年一直在減少在中國的生產線。今年一季度,作為外貿大省的河南,進口出口都下降了23.4%,相當於減少了486.8億的貿易額。


河南的對外貿易出口大部份靠富士康,但是富士康正在把工廠搬到印度去。今年頭三個月,富士康的出口量減少了58%。這就導致了外貿訂單變少,很多在富士康工作的人都失去了工作,他們中的很多人又回到了家鄉。


富士康原本以為蘋果會把更多的生產工作放到印度去,因為這樣可以節省成本。但是沒想到,蘋果最新的iPhone16大部份還是在中國制造。這是因為iPhone15在印度生產的品質問題和速度都比不上中國。

去年,富士康在印度遇到了不少麻煩。印度的工人工作技能和效率不如中國,而且印度的基礎設施不完善,經常停電,物流也不順暢,這些都影響了iPhone15的品質和生產進度。

為了保證按時交貨,蘋果只好把一些訂單轉給別的制造商。以前,蘋果的大部份訂單都是由富士康獨家完成的。

但現在,蘋果開始分一些訂單給比亞迪和立訊精密,同時,把一些生產線從印度搬回中國。

今年,蘋果公布了新的供應商名單,有10家來自中國大陸的企業加入了蘋果的供應鏈,可能是因為富士康在中國的生產能力有所下降,蘋果需要找一些更穩定、更有能力的供應商來分散風險。

在印度市場,除了基礎設施和工人技能的問題,印度的天氣也對蘋果的生產造成了影響。今年夏天,新德裏的氣溫高達52度,導致很多企業缺水,影響了水電供應,而高溫又增加了用電量,導致電力供應不足。


印度遇到了一個大問題,就是電不夠用,所以他們突然決定要限制一些公司的用電量,比如富士康這樣的大廠,得把用電量減少30%。

這樣做的原因是,天氣太熱了,工廠裏的工人工作效率會降低。這可能就是為什麽蘋果公司更願意在中國生產iPhone16的原因之一。在中國,工業生產需要的穩定水電供應和強大的基礎設施比較有保障,不容易受到天氣的影響。


即使是印度的iPhone生產訂單,富士康並不是唯一的供應商,還需要和其他公司如立訊精密、和碩、印度塔塔集團等合作。

富士康可能在某些決策上犯了錯誤。印度傾向於扶持本地企業,特別是對中國的公司進行更嚴格的審查,要求管理層必須是印度人,產業鏈也盡量使用印度本土的資源。如果蘋果的生產線在印度發展成熟,塔塔集團的訂單可能會逐漸增加。

蘋果在印度的訂單並沒有預期中大幅增加,甚至可能不會按照之前的計劃進行大規模擴張,蘋果可能會繼續加大在中國的生產。#蘋果生產線開始轉移#

在中國市場,比亞迪和立訊精密可能會獲得更多的訂單。富士康的問題在於它過於依賴蘋果,而無法像台積電或ASML這些公司在技術上有不可替代的優勢。雖然比亞迪、立訊精密也能提供類似的服務,但在規模上還無法與富士康相比。


從目前蘋果將部份產能從印度轉移到中國市場,並且將一部份產能交給了比亞迪與立訊精密的情況來看,以及蘋果在印度的產能開始放棄擴張的趨勢,可以發現富士康在過去全力撤往印度的決策可能犯了一個選擇上的錯誤。

富士康在中國大陸的產能撤走了很多,而比亞迪與立訊精密卻不斷填補了這部份產能。因此,未來中國大陸的訂單可能會被分走越來越多。然而,印度的變數太大了,蘋果在印度的訂單可能更多地被塔塔集團所占據。


這也是為什麽有業內分析認為,蘋果或許已經意識到印度市場可能存在風險,特別是針對蘋果的「殺豬盤」可能性,這使得蘋果開始重新考慮轉向中國市場。這樣一來,富士康在印度的大規模投資和重資產投入,可能就押錯了寶。


對於個人或者企業來說,準確判斷大趨勢並做出正確的選擇至關重要。做出正確的選擇,能夠讓我們乘風破浪,反之則可能導致道路越走越狹窄。

資訊來源:齊魯壹點,參考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