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遊戲

投B站,比你想象中賺錢

2024-03-20遊戲

1

這幾年老是有人質疑B站的商業價值,還有人直接說投B站壓根就沒意義。

但這種刻板印象其實挺離譜的,有的品牌在B站玩不轉,真的能怪B站沒商業價值嗎?

你不能玩兒MOBA開局送人頭,打一半掛機,然後說這遊戲根本沒法贏對吧。

菜就多練,輸不起就別玩,不要甩鍋給平台。

你都根本不知道B站是個什麽樣的社群,直接拿著過去在傳統入口網站批次投垃圾廣告的思路做B站了,那可不就是要被吊起來打。

很多年輕使用者從小就在玩B站,他們是真把這個平台當互聯網娘家看的。

你跑來投垃圾廣告,在他們眼裏相當於在自家客廳隨地大小便。

還想讓他們買你的賬?

不揍你就不錯了。

但只要你搞懂了B站的玩法,這地方就全是商業機會。

2

想一下。

使用者把平台當自己家看,眼裏揉不得沙子,這真的是壞事嗎?

你跑去亂投垃圾廣告確實很容易得罪他們,但這也意味著只要你的行銷做得好,就可以一步到位,直接走進他們的內心。

可以,掏出大錢來。

還有一些品牌覺得B站使用者消費力不行,我都笑了,你但凡看過幾分鐘B站的AD TALK(行銷夥伴大會)也不會這麽說。

B站這個平台到底有沒有商業價值,使用者的消費力到底行不行,你憑感覺說了不算,我說了也不算,只有數據說了算。

很多品牌在投放B站後都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報酬,這些都是有實打實的數據佐證的。

尤其是在高客單價的東西上,B站使用者更是展示出了讓全平台都羨慕的購買力。

說白了,一個被那麽多年輕人真心喜歡的平台,怎麽可能沒有商業價值?

最核心的,還是你要怎麽打動他們,以及你的行銷到底要怎麽玩兒。

3

破除刻板印象的第一步,是了解你要面對的人群。

B站使用者最大的特點不是消費觀念或者經濟條件怎麽樣,而是【幾乎沒有資訊差】。

我自己就在B站發過很多期談消費的視訊,從評論區的反饋來看,他們是真的活得非常清醒。

對各種PUA話術和消費主義陷阱,已經是魔抗拉滿的狀態了。

對品牌行銷來說,這既是壞事,也是好事。

如果你是想騙、想糊弄他們,非常非常難,甚至可能被做出鬼畜,反復拉出來鞭屍+嘲諷。

但清醒只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不想要什麽,不代表就不消費了。

乍一看這些人好像很挑剔、很難討好,其實一旦摸準了他們的想法,他們反而可以展現出非常驚人的購買力。

甚至正因為他們不會亂花錢,不會三天兩頭被各種噱頭和打折掏空錢包,所以對於真正認可和喜歡的東西,反而有能力掏大錢。

也可以理解為要麽不買,要麽就買個大的。

所以你去看B站使用者的消費習慣,會發現他們呈現一種很魔幻的兩個極端。

大部份時候都是【不買立省百分百,消費主義殺殺殺】,但對於真正戳中痛點、走進內心的東西,馬上化身純愛戰神為愛買單。

4

再從品牌角度來看,你想做高客單價的東西,肯定也是要選在一個使用者熟悉且信任的社群。

這就像我要買一個很貴的東西,在家門口開了十幾年的老店和路邊隨便一個新開的門店之間選,我肯定會在老店消費。

有一天它店裏多了一個新東西,價格有點貴,我也會願意給它一個機會,聽它講講這個東西到底哪裏好。

我不一定會買,但起碼我會耐心聽下去,會思考和權衡到底值不值。

要是換在其他地方我直接看都不看了,什麽破玩意兒還想割我韭菜?

但這個老店不一樣,我是看著它過來的,我信任它,知道它不會隨便坑我。

對使用者而言,B站就是這個老店。

徠芬大家應該都知道吧,今天這個牌子已經賣得非常好了,甚至都從高速吹風機跨界到電動牙刷了。

但早在它還是一個新品牌的時候,B站使用者就給了它最大的耐心和信任。

剛創業的時候徠芬其實過得非常艱難,首月銷售只有十幾單。

轉機是怎麽出現的?

是它開了個釋出會,並且在B站發了釋出會的片段視訊。

視訊裏,徠芬創始人頂著個強者發型,用那種很理工科的思路和語言去講自己的產品,一條條和同行對比參數和價格。

你換在其他任何平台,使用者可能都會覺得這也太無聊了,太不酷了。

但因為這是在B站,使用者就能耐心聽下去,並且被他的真誠打動。

比起普通一兩百的國產吹風機,徠芬的產品肯定是高客單價的。

但徠芬耐心講了自己在效能上為什麽能對標戴森,為什麽算下來其實價效比很高,B站使用者就真聽了,信了,而且買了。

從那條視訊釋出到年底,徠芬在B站陸陸續續投了一千萬,獲得了一億的銷售額,這個轉化做過投放的應該都知道有多恐怖。

除了對社群的信任,品牌還可以借助使用者對UP本人的信任。

B站有個UP叫MR迷瞪,在618家裝節上單場直播的帶貨就破了2.6億,客單價甚至能達到兩萬;

雙11帶貨更是達到了16.8億,這在全網來說也已經是頭部水平了。

像家居家電這種大件的消費決策,就不是直播間裏主播幾句討人喜歡的口癖能左右的了。

因為萬一買不好,自己要長期受罪。

這筆錢不是個小數,花給誰不花給誰,使用者只會聽自己絕對信任的人提建議。

迷瞪平時的視訊內容就是做家居家電的科普+推薦的,粉絲在他視訊裏學到了怎麽防雷避坑,也知道了這個UP不會隨便亂說。

粉絲甚至不需要相信他的人品,他如果亂說直接拿他以前發過的科普視訊連結甩臉就好了,他說過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會變成最響亮的耳光。

對社群的信任,對UP的信任,就是B站能把高客單價的東西賣出去的核心原因。

5

在B站做投放還有一個特點,品牌放得越開,效果才會越好。

作為中文互聯網上碩果僅存的原創長視訊平台,B站有大量具有獨立創作能力的UP主。

和吃表演和情緒的短視訊不同,能在B站卷出來的UP,大部份都是有創作強邏輯+深度內容的能力的。

品牌想玩好B站,就不能把這些人當成提線木偶,指揮他們做這做那。

更不能要求他們像傳統廣告公司那樣,提煉產品賣點一頓狂吹。

很簡單,這些UP才是在內容場上廝殺出來的最後勝利者。

品牌可能對產品和技術更專業,但一定沒有他們懂內容,不然為什麽做UP接廣告的是他們對吧?

這些人對內容有自己的想法,懂使用者情緒和心態,有靈感和創造力。

品牌要做的就是放權給他們,別瞎指揮。

你在其他地方投放,投廣告可能就是投廣告,但你在B站投放,其實是【共創】,是和UP一起做一個作品。

這種作品看起來沒有那麽商業,沒有把你的產品一頓狂吹。

但只要你足夠真誠,足夠好玩愛玩能玩,受得了調侃,B站使用者反而會非常喜歡和認可你。

有個UP叫小桑菜奈,做了個【仙劍奇俠傳三】的解析視訊,猝不及防就把品牌的產品給種草了。

看似奇葩,但粉絲喜歡看,對UP主和內容都認可,行銷效果自然就會好。

這年頭商品選擇那麽多,我肯定是買那個更能討我喜歡的。

至於你是用價效比來討我喜歡,還是用【仙劍奇俠傳三】解析視訊來討我喜歡,其實都是一碼事。

6

關鍵是,B站的商業化程度比起其他內容平台確實還不高。

別人都已經做了那麽多年商業化了,對流量成本和品牌收益算得非常清楚。

剛好就是卡在品牌的極限上,你不投沒流量,但投了也沒什麽利潤。

但B站不一樣。

某種意義上它還是一個商業藍海,是可以吃到紅利的。

這就有了品牌【以小博大】的空間。

人家在AD TALK上也曬了案例,某國產美妝品牌持續在B站做種草,在雙十一期間進行集中爆發,透過花火合作商單精準覆蓋了2000萬目標使用者,最後預售期達成了全店破億的成交額。

只做了幾百萬的投放,就得到了全店過億的成交額,這是在B站才會發生的套利奇跡。

而且它從B站引流進店的單個成本算下來才2元,你對比一下就會知道B站簡直是白給。

這麽低的進店成本,還可以做成高客單價的生意,這能叫沒商業價值?

這商業價值大到都算開掛了!

而且B站行銷的玩法不只是單純的【賣貨】,還能在很多不同領域幫到品牌。

不是所有品牌的投放需求都是賣貨,有時候他們對於品牌聲譽和聲量的需求會更大。

針對這種個人化需求,B站有4個更有針對性的場景解決方案。

比如說新品釋出,過往這是讓品牌最頭疼的事情之一,經常是抱著豬頭找不到廟門,想投放又怕花了冤枉錢。

但現在想上新來B站就好了,這個平台不但年輕人多,而且年輕人的密度在全網都是非常高的,更適合讓新事物迅速發酵和引爆。

很多品牌都希望能更年輕化,但怎麽才能做好年輕化?肯定是要擁抱像B站這樣年輕人聚集的平台啊!無論是想重塑經典品牌還是想觸達更多年輕使用者,B站都是品牌的必選項。

行銷說到底,不能脫離銷售的【銷】字。

巧了,B站也可以幫品牌完成交易轉化,助推年輕使用者從喜歡到選擇,從心動到下單。

最後還有每年的各種大節點,B站可以幫品牌策劃關鍵節點上的大事件,實作和年輕使用者的情感共鳴。

別的平台可能會有更大的流量和更高的銷售峰值,但只要你願意下功夫,玩好這四個場景——

B站就能告訴你,什麽才叫真正的商業價值和價效比!

7

你如果只想聽好話,想聽評論區都是誇你的,那B站使用者更愛說大實話。

但如果你是真想把東西賣出去,而且對自己的產品確實有信心,或者說想知道使用者最貼臉最真實的感受,那B站就是不會錯的選擇。

好話是最便宜的,但很多人說了好話也不一定掏錢啊。

甚至人家是這麽一個邏輯,我都已經誇你了,你不應該白送我嗎?

還要我掏錢買你,你做夢呢。

B站使用者確實很挑剔,但他們也確實真願意掏錢。

只有挑貨的,才是買貨人。

而且B站的年輕人密度高,無論是好事壞事他們都能給你嚷嚷得全網都知道。

品牌做好了B站,某種意義上就是做好了全網。

現在你要投廣告、要做行銷,你投不投B站?

肯定是要投的啊。

對,其他平台也有年輕人,但哪個大平台敢跟B站比年輕人密度?

與其追求怎麽精準地大海撈針,不如直接選擇那個年輕人高度聚集的平台。

是,投B站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實踐。

但沒有門檻的事情,早就卷爛了,憑什麽是你?

現在,該開始動腦子了。